【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左心耳封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左心耳封堵的封堵器。
技术介绍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发病率约0.89%,其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房颤除了可以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外,还可以引起脑卒中及其他血栓事件,每年约有5%的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而脑卒中引起的致死率及致残率高达50%,因此如何预防或减少因房颤血栓而引发的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对左心耳进行封堵可降低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左心耳封堵术,是经皮穿刺封堵术,其手术过程复杂,需要穿刺房间隔,手术难度较大,所用器械较为复杂,手术过程中一般使用X光作为引导,其对医患双方都有一定得辐射伤害。此外,在经皮穿刺封堵术的手术过程中还需要确定封堵器的植入位置和封堵效果,现有技术是通过X光或者超声显影来实现,其操作过程中是通过置入一根显影鞘管来实现,但是对于左心耳外科介入手术来说,如果要置入显影鞘管就需要建立显影通道,显影通道要从静脉穿刺进入右心房,然后再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心房,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手术的复杂程度,而且增加了对患者的伤害。专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形状记忆丝线编织的内盘面(11)和外盘面(12),所述内盘面(11)和外盘面(12)的中心通过连接部(13)相连接,所述连接部(13)是一根预制的杆,所述内盘面(11)和外盘面(12)分别固定在连接部(13)的两端,所述内盘面(11)和外盘面(12)中均设有阻流膜(2),所述外盘面(12)上设有连接接头(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形状记忆丝线编织的内盘面(11)和外盘面(12),所述内盘面(11)和外盘面(12)的中心通过连接部(13)相连接,所述连接部(13)是一根预制的杆,所述内盘面(11)和外盘面(12)分别固定在连接部(13)的两端,所述内盘面(11)和外盘面(12)中均设有阻流膜(2),所述外盘面(12)上设有连接接头(3),所述连接部(13)是具有内腔的管状结构,所述连接接头(3)内设有通孔,所述连接部(13)与连接接头(3)相连接,且连接部(13)的内腔和连接接头(3)的通孔相通,形成一条输送通道;所述连接部(13)是一根长度可以伸缩的弹性套管,所述弹性套管由一根弹簧(132)、弹性膜(133)和端管(134)组成,所述端管(134)固定在内盘面(11)的中心位置,所述弹簧(132)的一端与端管(134)相连接,弹簧(132)的另一端与连接接头(3)相连接,所述弹性膜(133)包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忠杰,周而辰,陈娟,杨永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