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347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包括支撑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镜壳,所述镜壳内安装有棱镜组件,所述镜壳和所述棱镜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棱镜组件转动的棱镜调节器;所述棱镜组件包括镜托板及设置在所述镜托板上的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2°-4°的夹角,所述棱镜的内侧面上还镀有铬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型能够解决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的眼睛内造成的炫目问题,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采用光敏元件,大幅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包括支撑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镜壳,所述镜壳内安装有棱镜组件,所述镜壳和所述棱镜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棱镜组件转动的棱镜调节器;所述棱镜组件包括镜托板及设置在所述镜托板上的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2°-4°的夹角,所述棱镜的内侧面上还镀有铬层。本技术提供的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型能够解决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的眼睛内造成的炫目问题,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采用光敏元件,大幅地降低了制造成本。【专利说明】一种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尤其涉及一种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
技术介绍
车辆的外后视镜作为一种车辆安全辅助设施是很重要的,它能够反映汽车后方的情况,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但如果在夜间行车时遇到后面的车的大灯照射,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反光,光线会进入驾驶员的眼睛内,人眼受到强光射入会出现短暂的夜盲现象,影响安全驾驶。因此,目前车辆的外后视镜制作上通常采用防炫目技术,以减弱后面照射的灯光的反射强度,降低强光对驾驶人员的刺激。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外后视镜主要通过在两层玻璃之间添加电致变液,利用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亮度的变化,转化成电流信号的变化,改变电致变液的反射率,从而达到防炫目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防炫目车辆外后视镜需要光亮传感器,电致变液及复杂的计算程序,而且采用的加工工艺复杂,因此使制造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其能够切换的反射状态,满足不同光线下的反射需要,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包括支撑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镜壳,所述镜壳内安装有棱镜组件,所述镜壳和所述棱镜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棱镜组件转动的棱镜调节器; 所述棱镜组件包括镜托板及设置在所述镜托板上的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2° -4°的夹角,所述棱镜的内侧面上还镀有铬层。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3°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镜托板与所述棱镜调节器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粘接在所述镜托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调节器与所述镜壳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壳上还设置有镜圈,所述棱镜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壳和所述镜圈之间。 本技术提供的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型能够解决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的眼睛内造成的炫目问题,本技术通过棱镜调节器带动棱镜组件转动,可以根据不同光线强度来调整棱镜转动位置,从而降低了强光对驾驶人员的刺激,避免炫目问题。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采用光敏元件,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优选的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的棱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包括支撑座I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I上的镜壳2,所述镜壳2内安装有棱镜组件3,所述镜壳2和所述棱镜组件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棱镜组件3转动的棱镜调节器4。本技术所采用的棱镜调节器4可以由直流电机等执行设备实现。所述棱镜调节器4可以驱动所述棱镜组件3上下转动,所述旋转角度及旋转方向可以根据所述棱镜组件3的反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本技术的棱镜组件3包括镜托板31及设置在所述镜托板31上的棱镜32,所述镜托板31优选地包裹所述棱镜32的边缘,当所述棱镜32旋出所述镜壳2时,所述镜托板31能够保证所述棱镜31凸出部分不易划伤驾驶员或乘员。 本技术的棱镜32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如图3所示,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2° -4°的夹角,更优选地,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3°的夹角,所述棱镜32的内侧面上还镀有铬层。 如图3所示,所述棱镜3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形成有夹角,因此,当外界光线照射时,会造成所产生的反射光的反射角度的不同,反射光进入到驾驶员的眼中的时候便产生强弱不同的效果,藉此,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线强度来调整棱镜组件3的角度,进而实现防眩目的要求。例如,在白天行车时,由于白天外界光线较为充足,需要较高的反射率,本技术利用所述棱镜32的内侧面进行反射,驾驶员才能通过棱镜看清车后的状况。而在夜间行车时,利用所述棱镜调节器4将所述棱镜32的外侧面旋转至内侧面的位置,即利用所述棱镜32的外侧面进行反射,从而在保证反射效果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防炫目效果。经过大量试验证实,本技术棱镜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形成2° -4°的夹角时,更优选地,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3°的夹角时,就可以避免夜间行车时后视镜的反射光炫目,有效地降低强光对驾驶人员的刺激。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镜托板31与所述棱镜调节器4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棱镜32优选地粘接在所述镜托板31上,本实施例更优选地采用双面胶将所述棱镜32的内侧面粘接在所述镜托板31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卡扣连接、粘接仅是本技术将棱镜32固定在镜壳2上的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它固定连接方案将所述棱镜32固定在所述镜壳2上,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优选地通过螺钉将所述棱镜调节器4与所述镜壳2连接在一起。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的是,上述螺钉连接方式只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棱镜调节器4与所述镜壳2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它常用的连接方式,例如焊接、铆接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镜壳2上还优选地设置有镜圈,所述棱镜组件3设置在所述镜壳2和所述镜圈之间。所述镜圈的能够对所述棱镜组件3进行有效密封,避免外界的水分进入所述镜壳2内,进而有助于防止所述棱镜组件3受到腐蚀,从而延长本技术外后视镜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型能够解决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的眼睛内造成的炫目问题,本技术通过棱镜调节器带动棱镜组件转动,可以根据不同光线强度来调整棱镜转动位置,从而降低了强光对驾驶人员的刺激,避免炫目问题。此夕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采用光敏元件,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炫目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炫目的车辆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镜壳,所述镜壳内安装有棱镜组件,所述镜壳和所述棱镜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棱镜组件转动的棱镜调节器;所述棱镜组件包括镜托板及设置在所述镜托板上的棱镜,所述棱镜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之间形成2°‑4°的夹角,所述棱镜的内侧面上还镀有铬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石海琳戴敏曹彬彬王昌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