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凸轮运动线图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0006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绘制凸轮运动线图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架、主传动部件、固定圆盘、平动板、同步带张紧机构、从动件机构和凸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教具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凸轮运动曲线图有关运动规律知识点的讲解,可绘制任意形状凸轮的运动曲线图,凸轮转角、基圆尺寸、回程角、去程角、远休止角、近休止角等参数都可以有效测出。方便实用,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凸轮运动曲线的理解,方便了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绘制凸轮运动线图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教具,具体涉及一种绘制凸轮运动线图的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同学们学习《机械原理》吃力费时,概念不清,效率低下的现状,我们深入分析了有关机械原理的有关难点,就《机械原理》中《凸轮机构及其设计》这一章设计一款有关凸轮的教学用具,教师可用它来作为教具,讲解有关凸轮部分的机械原理课知识,也可以用来作为实验用具,旨在让同学们更加轻松地学习《机械原理》这门课,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让学习过程变得真实可感、形象生趣,节省同学们的宝贵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绘制凸轮运动线图的装置。 本技术一种绘制凸轮运动线图的装置包括机架、主传动部件、固定圆盘、平动板、同步带张紧机构、从动件机构和凸轮。 所述机架由一块底板、一块后板和一块前板组成。前板长度小于后板长度。前板和后板相互平行,且都垂直固定在底板上。在后板高于前板的位置设置有光轴导轨固定架,光轴导轨固定架上水平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光轴导轨。 所述主传动部件包括手摇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下同步带轮、上同步带轮、同步带、变速齿轮和齿条。 所述的手摇柄通过传动轴固定在后板的外侧,传动轴的末端设置一个变速齿轮,变速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下同步带轮同轴设置在前板和后板之间,下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上同步带轮,上同步带轮与从动齿轮同轴设置,从动齿轮与水平设置的齿条啮合,所述的变速齿轮与主动齿轮的齿数比为1:3。 所述固定圆盘上刻有刻度,与主动齿轮、下同步带轮同轴设置,并设置在前板的外侦牝固定圆盘的圆心处设有圆柱形凸台,凸台的左右两边分别开有一个螺纹孔。将凸轮由固定圆盘中间的圆形凸台定位、通过锁紧螺栓与固定圆盘上的螺纹孔配合旋紧。 所述平动板为一块矩形板,其宽度小于前板的宽度,通过两个直线轴承设置在两根光轴导轨上;平动板的左右两边分别开有两个螺纹孔,压板通过四个锁紧螺钉与平动板上的四个螺纹孔配合连接,所述的压板为U形板,压板的底端开有一个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一根与平动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条,在压板的左右两边刻有刻度。 所述从动件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滑块、一条自由直线导轨、一个上固定架、连接件; 所述的固定滑块固定设置在前板上,自由直线导轨与固定滑块配合连接,自由直线导轨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架,上固定架上开有一个与平动板垂直的画笔安装孔,安装孔外侧设置一个锁紧螺栓,自由直线导轨的下端与下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接头上开有三个圆柱磁头安装孔,所述的连接件上设有三个的圆柱磁头,滚子接触头与下接头匹配安装。 有益效果:与现有教具相比,本技术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凸轮运动曲线图有关运动规律知识点的讲解,可绘制任意形状凸轮的运动曲线图,凸轮转角、基圆尺寸、回程角、去程角、远休止角、近休止角等参数都可以有效测出。方便实用,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凸轮运动曲线的理解,方便了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图3-1为滚子型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3-2为滚子型连接件的轴测图; 图3-3为下接头的主视图; 图4为主传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技术一种绘制凸轮运动线图的装置包括机架、主传动部件、固定圆盘1、平动板22、同步带张紧机构、从动件机构和凸轮。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机架由一块底板12、一块后板13和一块前板34组成。前板长度小于后板长度。前板和后板相互平行,且都垂直固定在底板上。在后板高于前板的位置设置有光轴导轨固定架4,光轴导轨固定架4上水平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光轴导轨3。 如图4所示,所述主传动部件包括手摇柄14、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27、下同步带轮16、上同步带轮18、同步带17、变速齿轮15和齿条19。 所述的手摇柄14通过传动轴固定在后板的外侧,传动轴的末端设置一个变速齿轮15,变速齿轮与主动齿轮33啮合,主动齿轮33、下同步带轮16同轴设置在前板34和后板13之间,下同步带轮16通过同步带带动上同步带轮18,上同步带轮18与从动齿轮27同轴设置,从动齿轮27与水平设置的齿条19啮合。 所述固定圆盘I上刻有刻度,与主动齿轮33、下同步带轮16同轴设置,并设置在前板的外侧,固定圆盘的圆心处设有圆柱形凸台11,凸台的左右两边分别开有一个螺纹孔。将凸轮32由固定圆盘I中间的圆形凸台11定位、通过锁紧螺栓10与固定圆盘I上的螺纹孔配合旋紧。 所述平动板22为一块矩形板,其宽度小于前板的宽度,通过两个直线轴承21设置在两根光轴导轨3上;平动板22的左右两边分别开有两个螺纹孔,压板5通过四个锁紧螺钉6与平动板22上的四个螺纹孔配合连接,所述的压板为U形板,压板的底端开有一个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一根与平动板22固定连接的限位条7,在压板的左右两边刻有刻度。 所述从动件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滑块29、一条自由直线导轨25、一个上固定架23、连接件31 ; 如图3-1、图3-2、图3-3所示,所述的固定滑29块固定设置在前板上,自由直线导轨与固定滑块配合连接,自由直线导轨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架,上固定架上开有一个与平动板垂直的画笔安装孔,安装孔外侧设置一个锁紧螺栓,自由直线导轨的下端与下接头30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接头上开有三个圆柱磁头安装孔44,所述的连接件上设有三个的圆柱磁头45,滚子接触头31与下接头匹配安装。 ①选取所需型号的凸轮32,凸轮32由固定圆盘I中间的圆形凸台11定位、通过锁紧螺栓10与固定圆盘I上的螺纹孔配合旋紧; ②将滚子接触头31装在竖直自由直线导轨25下接头30上,并与凸轮抵住。 ③在上固定架23上夹上画笔24,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 ⑤将平动板22移到最右端,调节压板5松紧,夹上画纸。 ⑥转动手轮14,带动变速齿轮,从而带动与变速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33,主动齿轮33、下同步带轮16、固定圆盘I同轴固定,主动齿轮33转动带动下同步带轮16、固定圆盘转动I,下同步带轮16通过同步带17带动上同步带轮18转动,上同步带轮18与从动齿轮27同轴固定,从而带动从动齿轮27转动,从动齿轮27与齿条19啮合,从而带动齿条19以及和齿条19固定连接的平动板22左右平动。 转动手轮14,通过上述的一系列传动机构直至固定圆盘I转动一周,凸轮32运动曲线便绘制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绘制凸轮运动线图的装置,包括机架、主传动部件、固定圆盘、平动板、同步带张紧机构、从动件机构和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一块底板、一块后板和一块前板组成;前板长度小于后板长度;前板和后板相互平行,且都垂直固定在底板上;在后板高于前板的位置设置有光轴导轨固定架,光轴导轨固定架上水平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光轴导轨;所述主传动部件包括手摇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下同步带轮、上同步带轮、同步带、变速齿轮和齿条;所述的手摇柄通过传动轴固定在后板的外侧,传动轴的末端设置一个变速齿轮,变速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下同步带轮同轴设置在前板和后板之间,下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上同步带轮,上同步带轮与从动齿轮同轴设置,从动齿轮与水平设置的齿条啮合,所述的变速齿轮与主动齿轮的齿数比为1:3;所述固定圆盘上刻有刻度,与主动齿轮、下同步带轮同轴设置,并设置在前板的外侧,固定圆盘的圆心处设有圆柱形凸台,凸台的左右两边分别开有一个螺纹孔;将凸轮由固定圆盘中间的圆形凸台定位、通过锁紧螺栓与固定圆盘上的螺纹孔配合旋紧;所述平动板为一块矩形板,其宽度小于前板的宽度,通过两个直线轴承设置在两根光轴导轨上;平动板的左右两边分别开有两个螺纹孔,压板通过四个锁紧螺钉与平动板上的四个螺纹孔配合连接,所述的压板为U形板,压板的底端开有一个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一根与平动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条,在压板的左右两边刻有刻度;所述从动件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滑块、一条自由直线导轨、一个上固定架、连接件;所述的固定滑块固定设置在前板上,自由直线导轨与固定滑块配合连接,自由直线导轨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架,上固定架上开有一个与平动板垂直的画笔安装孔,安装孔外侧设置一个锁紧螺栓,自由直线导轨的下端与下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接头上开有三个圆柱磁头安装孔,所述的连接件上设有三个的圆柱磁头,滚子接触头与下接头匹配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绘制凸轮运动线图的装置,包括机架、主传动部件、固定圆盘、平动板、同步带张紧机构、从动件机构和凸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一块底板、一块后板和一块前板组成;前板长度小于后板长度;前板和后板相互平行,且都垂直固定在底板上;在后板高于前板的位置设置有光轴导轨固定架,光轴导轨固定架上水平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光轴导轨; 所述主传动部件包括手摇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下同步带轮、上同步带轮、同步带、变速齿轮和齿条; 所述的手摇柄通过传动轴固定在后板的外侧,传动轴的末端设置一个变速齿轮,变速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下同步带轮同轴设置在前板和后板之间,下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上同步带轮,上同步带轮与从动齿轮同轴设置,从动齿轮与水平设置的齿条啮合,所述的变速齿轮与主动齿轮的齿数比为1:3 ; 所述固定圆盘上刻有刻度,与主动齿轮、下同步带轮同轴设置,并设置在前板的外侧,固定圆盘的圆心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志华雷幸义李韵声倪孝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