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9806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2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包含:回归缓冲机构,回归缓冲机构设长条状沟槽,长条状沟槽设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拨动件,拨动件设第一凹口部和第二凹口部;缓冲机构,缓冲机构设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缓冲机构设第一滑动座,第一滑动座与第一弹性件结合,缓冲机构设第一滑动片,第一滑动片设第一释放爪,第一释放爪可在第一凹口部内滑移转动,缓冲机构设至少一个缓冲棒,缓冲机构设第二弹性件;第二滑动片,第二滑动片设第二释放爪,第二释放爪在第二凹口部内滑移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缓冲机构设有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分别使缓冲机构产生两段回归力,即可达到提高回归缓冲装置的回归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归缓冲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按,一般回归缓冲器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于一回归缓冲机构11、一滑动机构12与一拨动件13所构成,该回归缓冲机构11具有一壳体111与一盖体112,该滑动机构12设于该壳体111内,又该回归缓冲机构11及拨动件13分别装设于一门框14及一门体15上,该滑动机构12内通常尚包含有弹性件16、缓冲机构17 (如缓冲棒)及释放爪18,该释放爪18与拨动件13两者系可分离地相互卡抵,其达到自动回归与缓冲的原理系藉由门体15之移动来控制并切换该拨动件13与释放爪18之分离或结合卡抵,而可切换弹性件16之拉伸定位或回归复位,从而使该门体15可达到自动回归与缓冲之目的,在此,该滑轨回归装置的其余细部构造及动作原理均为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具体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M448202号「回归缓冲装置(二)」或M441705号「门体回归缓冲机构」等案,于此不再赘述。 按一般回归缓冲装置,其虽可因弹性件16随着弹性拉伸变形而达到回归之功效,但往往因使用的弹性件16为仅具备单一弹力系数特性的弹簧,导致回归缓冲装置在回归时随着弹性件16变形量减少,而使后段回归的力道减弱,造成回归缓冲装置在带动门体15回归时无法有力的将门完全闭合,因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的回归缓冲器结构,因弹性件随着收缩变形而导致回复力减弱,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可提高回归缓冲装置的回归力; 为达成以上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包含: 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设有一盖体、一上壳体、一下壳体,该盖体设有一长条状沟槽,该长条状沟槽设有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二限位孔,该上壳体设有被接合部; 一拨动件,该拨动件系供上壳体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系可滑移的套设于盖体内,又该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和第二凹口部,该第二凹口部系对应上壳体的第二限位孔配置,又该拨动件设有一磁铁; 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与下壳体结合,又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又该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一滑动座,该第一滑动座设有第一限位孔,又该第一滑动座系与第一弹性件结合,又该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滑动片,该第一滑动片设有一第一释放爪,该第一释放爪系可穿设拨动件的第一凹口部和第一滑动座的第一限位孔,并可在第一限位孔内和第一凹口部内滑移转动,又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该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一端与下壳体结合,又该第二弹性件另一端设有一与上壳体之被接合部相对应的接合部; 一第二滑动片,该第二滑动片设有一第二释放爪,该第二释放爪系可穿设第二限位孔和第二凹口部,并可在第二限位孔和第二凹口部内滑移转动;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藉由回归缓冲机构与拨动件结合,并藉由回归缓冲机构内设有一缓冲机构,再藉由缓冲机构设有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分别使缓冲机构有两段回归力,即可达到提高回归缓冲装置的回归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回归缓冲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11-回归缓冲机构,111-壳体,112-盖体,12-滑动机构,13-拨动件,14-门框,15-门体,16-弹性件,17-缓冲机构,18-释放爪;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的第一释放爪卡抵第一缺口部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的第二缺口部动作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关门动作前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关门动作后不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的组合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四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四的组合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五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五的第一释放爪卡抵第一缺口部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五的第二释放爪卡底第二缺口部示意图; 其中,2-回归缓冲机构,2a_回归缓冲装置,20_盖体,200-长条状沟槽,200a_第二长条状沟槽,201-第一缺口部,202-第二缺口部,21-上壳体,210-第二限位孔,211-被接合部,22-下壳体,23-壳体,230-缓冲棒容置空间,231-拨动件容置空间,3-拨动件,3a-第二拨动件,3b-第三拨动件,3c-第四拨动件,30-第一凹口部,31-第二凹口部,32-磁铁,33-弹性固定端,4-缓冲机构,40-第一弹性件,40a-后段弹性件,41-第一滑动座,41a_第二滑动座,41b-第三滑动座,410-第一限位孔,42-第一滑动片,420-第一释放爪,43-缓冲棒,44-第二弹性件,44a-前段弹性件,440-接合部,45-第三弹性件,46-伸缩管,46a_伸缩孔,5-第二滑动片,50-第二释放爪,6-平开门,60-磁铁,7-抵挡部,8-磁铁,9-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包含: 一回归缓冲机构2,该回归缓冲机构2设有一盖体20、一上壳体21、一下壳体22,该盖体20系与下壳体22相组设结合,该盖体20设有一长条状沟槽200,在本实施例中,该长条状沟槽200系设置于该盖体20顶部下表面,而可于组立后保持盖体20外观的平整,该长条状沟槽200设有第一缺口部201与第二缺口部202,且该第一缺口部201与第二缺口部202两者缺口方向相反,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二限位孔210,该第二限位孔210可为弧状透孔,该上壳体21设有被接合部211 ; 一拨动件3,该拨动件3系供上壳体21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3系可滑移地套设于盖体20内,更具体而言,该拨动件3系介于盖体20与上壳体21之间,又该拨动件3设有一第一凹口部30和第二凹口部31,该第二凹口部31系对应上壳体21的第二限位孔210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凹口部30为开放状的斜向缺口,该第二凹口部31则为封闭状的斜向孔,又该拨动件3的外侧端设有一磁铁32 ; —缓冲机构4,该缓冲机构4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2内,该缓冲机构4设有一第一滑动座41与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40,该第一弹性件40两端分别与回归缓冲机构2及第一滑动座41相连接,该第一弹性件40可为弹簧,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件4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平行设置于该第一滑动座41两侧,该第一滑动座41设有第一限位孔410,该第一限位孔410可为弧状透孔,又该缓冲机构4设有第一滑动片42,该第一滑动片42上方设有一第一释放爪420,该第一滑动片42位于第一滑动座41下方,且第一释放爪420系穿设第一滑动座41的第一限位孔410及该长条状沟槽200,另该拨动件3其第一凹口部30系可分离地与该第一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设有一盖体、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该盖体与下壳体相组设结合,该盖体设有一长条状沟槽,该长条状沟槽设有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且该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两者缺口方向相反,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二限位孔,该上壳体设有被接合部;一拨动件,该拨动件系供上壳体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套设于盖体内,该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和第二凹口部;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内,又该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一滑动座与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回归缓冲机构及第一滑动座相连接,该第一滑动座设有第一限位孔,又该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滑动片,该第一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一释放爪,该第一释放爪系穿设第一滑动座的第一限位孔及该长条状沟槽,该拨动件其第一凹口部系与该第一释放爪相卡抵,又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与一第二弹性件,该缓冲棒与上壳体之被接合部动力连接,该第二弹性件一端与下壳体结合,又该第二弹性件另一端设有一与上壳体之被接合部相对应的接合部;一第二滑动片,该第二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二释放爪,该第二释放爪分别依序穿设第二限位孔、第二凹口部及长条状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设有一盖体、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该盖体与下壳体相组设结合,该盖体设有一长条状沟槽,该长条状沟槽设有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且该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两者缺口方向相反,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二限位孔,该上壳体设有被接合部; 一拨动件,该拨动件系供上壳体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套设于盖体内,该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和第二凹口部; 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内,又该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一滑动座与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回归缓冲机构及第一滑动座相连接,该第一滑动座设有第一限位孔,又该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滑动片,该第一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一释放爪,该第一释放爪系穿设第一滑动座的第一限位孔及该长条状沟槽,该拨动件其第一凹口部系与该第一释放爪相卡抵,又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与一第二弹性件,该缓冲棒与上壳体之被接合部动力连接,该第二弹性件一端与下壳体结合,又该第二弹性件另一端设有一与上壳体之被接合部相对应的接合部; 一第二滑动片,该第二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二释放爪,该第二释放爪分别依序穿设第二限位孔、第二凹口部及长条状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拨动件设有一磁铁;该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3.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设有一盖体、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该盖体与下壳体相组设结合,该盖体设有一长条状沟槽,该长条状沟槽设有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且该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两者缺口方向相反,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二限位孔,该上壳体设有被接合部; 一拨动件,该拨动件系供上壳体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套设于盖体内,该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和第二凹口部,该第二凹口部系对应上壳体的第二限位孔配置; 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设置于回归缓冲机构内,又该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三弹性件,该第三弹性件设有一后段弹性件与一前段弹性件,该第三弹性件的后段弹性件端与回归缓冲机构连接,又该第三弹性件的前段弹性件端设有一与上壳体之被接合部相对应的第二弹性件接合部,该第三弹性件的前段弹性件端与上壳体动力连接,又该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二滑动座,该第二滑动座设有第一限位孔,又该第二滑动座设有一伸缩管,该伸缩管套设后段弹性件,又该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滑动片,该第一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一释放爪,该第一释放爪系穿设第一滑动座的第一限位孔及该长条状沟槽,该拨动件其第一凹口部系与该第一释放爪相卡抵,又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 一第二滑动片,该第二滑动片上方设有一第二释放爪,该第二释放爪分别依序穿设第二限位孔、第二凹口部及长条状沟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拨动件设有一磁铁;该第三弹性件为弹簧;该前段弹性件的直径大于后段弹性件的直径。5.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瑞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