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空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592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9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陆空机器人,包括飞控主板、旋翼,还包括固定杆、转动轴、圆筒支架,所述飞控主板四角均设置有旋翼;飞控主板底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设置为中空结构,固定杆内通过轴承套接有转动轴;所述飞控主板设置在圆筒支架内;所述转动轴与圆筒支架两内侧面中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陆空机器人,可以根据地形情况,选择飞行或陆地两种前进模式,可以节约自身能耗,也可以轻松翻越障碍物;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陆空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陆空机器人,属于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四轴飞行器,由于其四旋翼带来的稳定性,不仅使操控带来了便利,更加为其附加功能(航拍,载物运输等)创造了可能性。但由于操作不当或电力续航问题造成的非常规性着陆,将会对飞行器造成毁灭性损伤。陆地式机器人,通常为履带式或轮式驱动,在地面上运行除会遇到颠簸抖动对信号传输和实时画面造成影响,及对机器人上的电子元件造成损伤。当遇到大型障碍物如墙壁等则会完全无法越过。所以,如何实现一种陆空一体的机器人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陆空机器人。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陆空机器人,包括飞控主板、旋翼,还包括固定杆、转动轴、圆筒支架,所述飞控主板四角均设置有旋翼;飞控主板底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设置为中空结构,固定杆内通过轴承套接有转动轴;所述飞控主板设置在圆筒支架内;所述转动轴与圆筒支架两内侧面中心相连接。 所述圆筒支架设置为均匀间隔的框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蓝牙摄像头,所述蓝牙摄像头设置在飞控主板底部。 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陆空机器人,通过将飞控主板设置在圆筒支架内,起到了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另外圆筒支架与转动轴相连接,可以驱动圆筒支架自转,向前方运动,从而实现了陆上行驶的功能。本设计机器人可以根据地形情况,选择飞行或陆地两种前进模式,可以节约自身能耗,也可以轻松翻越障碍物;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固定杆与转动轴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陆空机器人,包括飞控主板1、旋翼2,还包括固定杆3、转动轴4、圆筒支架5,所述飞控主板1四角均设置有旋翼2 ;飞控主板1底部设置有固定杆3,固定杆3设置为中空结构,固定杆3内通过轴承6套接有转动轴4 ;所述飞控主板1设置在圆筒支架5内;所述转动轴4与圆筒支架5两内侧面中心相连接。 所述圆筒支架5设置为均匀间隔的框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蓝牙摄像头,所述蓝牙摄像头设置在飞控主板1底部。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飞控主板1底部设置有飞行电机、转动电机,飞行电机与四个旋翼相连接,控制陆空机器人飞行。转动电机与转动轴4相连接,使得圆筒5转动,控制陆空机器人在地面前进。操控人员可根据具体地况,实时控制飞机电机、转动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陆空机器人空中或陆地两种前进模式的自由切换,从而达到节约能耗,轻松翻越障碍物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陆空机器人,包括飞控主板、旋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转动轴、圆筒支架,所述飞控主板四角均设置有旋翼;飞控主板底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设置为中空结构,固定杆内通过轴承套接有转动轴;所述飞控主板设置在圆筒支架内;所述转动轴与圆筒支架两内侧面中心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空机器人,包括飞控主板、旋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转动轴、圆筒支架,所述飞控主板四角均设置有旋翼;飞控主板底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设置为中空结构,固定杆内通过轴承套接有转动轴;所述飞控主板设置在圆筒支架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家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