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14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净化器,属于空气调节器。该装置主要由外壳、电极及过滤元件构成,壳体的对应两端面中其中一面带有进口,另一面带有出口,在进口及出口之间分别连接有净化室、缓冲室及过滤室,各室之间依次连通,净化室内安装有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过滤元件安装于过滤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尘效果强,向车内提供清新空气,该装置可自动进行除尘,应用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的除尘、过滤空气的净化装置,属于空气调节器。目前,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已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机动车辆在缓行及等红灯时,所排出的尾气中含有的有害成分最多。而对于乘车的人们及司机来说,总是处于一个相对密封、污浊的空气环境之中。虽然目前机动车上安装有换气装置,但这种换气装置是将外界的空气直接送入车内。当车辆首尾相接在道路上行驶时,便通过换气装置将有害成分浓度较高的污浊空气送入了车内,在红灯停车等候时情况更为糟糕,污染的空气送入车内,会严重损害乘客及司机的身体健康。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车用净化器,其结构简单,能够将车外的空气除尘、净化后送入车内,提供车内清新的空气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主要由外壳、电极及过滤元件构成,壳体的对应两端面中其中一面带有进口,另一面带有出口,在进口及出口之间分别连接有净化室、缓冲室及过滤室,各室之间依次连通,净化室内安装有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过滤元件安装于过滤室内。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中的净化室的壁面为绝缘的圆筒形,靠近净化室的壁面安装有筒形负电极,正电极的轴芯位于圆筒的中心线上,其两端安装于净化室上、下底面上,放电针垂直安装在正电极的轴芯表面周围,正、负电极之间由空气隔离。为实现自动除尘,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的净化室中还安装有除尘机构。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中的除尘机构由除尘刷及慢速电机构成,除尘刷的两端安装于正电极轴芯的两端,可相对于正电极轴芯转动,除尘刷的一端带有齿轮,慢速电机安装于缓冲室内,其输出轴上带有齿轮,与除尘刷端部的齿轮相啮合,慢速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中可带有两个以上的并列的净化室。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中的过滤元件为过滤网及活性炭过滤层两层构成。为方便灵活使用,既可以从车外向车内输送洁净空气,又能够作为车内空气净化器用,在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的净化室进口端的下部还可安装有转接件,转接件为管状,其侧壁上带有通口,其上端与外壳固定连接,下端带有可将下端口封盖的转接门,转接门的转轴位于通口所在侧壁下端,转接门可被控制绕转轴转动。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的外型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或方管形。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在应用时,由车内电源供电,将其与汽车的换气装置连接安装,使车用净化器下部的转接件下端与换气装置的进气道相连接,转接件的通口与车内连通。控制转接门封闭下端或封闭通口,形成车内气体净化循环或从车外向车内送气循环。当启动车内的换气装置时,在换气装置中风机作用下,内部或外部的气体进入进气道,通过车用净化器的进口进入净化室内,通过净化室内电极放电形成静电除尘,同时产生负氧离子及臭氧;清除空气中较大的悬浮颗粒及有毒有害气体;而后空气向内流动通过缓冲室进入过滤室,进一步净化、除尘,然后经过过滤、净化的清新空气通过出口经气道送入车内。当应用一段时间后,启动除尘机构中的慢速电机转动,带动除尘刷转动,将净化室内壁面的灰尘除去。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的优点是1.结构合理,实现从车外向内输送净化空气或净化车内空气的目的;2.除尘效果强,向车内提供连续的清新的有益于健康的森林空气;3.可自动进行除尘、维护机器内部正常的工作环境,无须人工更换滤芯或清除内部的灰尘;4.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能耗低。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主要适用于带换气装置的汽车上,也可以用于其它空气净化装置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A-A向视图。图3是图1的侧剖示意图。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净化器的结构及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车用净化器,主要由外壳6、电极及过滤元件1构成,外壳6为方管形,外壳6的一端面上带有三个进口10,相对的另一端面上为出口11。三个相同的并列的圆柱形净化室12分别与三个进口10连接,由支架5固定支撑,净化室12的壁面为绝缘材料制成,每个净化室内分别安装有电极,负电极7为圆筒形,安装在靠近净化室12的侧壁面处,正电极9的轴芯安装固定于圆筒的中心线上,其上带有放电针13。在净化室12内还安装有除尘刷8,除尘刷8的两端安装在正电极9的轴芯上,除尘刷8为绝缘体。外壳6内的中间部位为缓冲室4,靠近出口端为过滤室14。缓冲室4与净化室12连通,净化室12与过滤室14连通。位于净化室12内的除尘刷8的端部伸入缓冲室4内,其上带有齿轮15,慢速电机2安装在过滤室14内,慢速电机2的输出轴伸入缓冲室4内,其上带有齿轮16,齿轮16与齿轮15啮合,如图2所示。在过滤室14内安装有过滤元件1,过滤元件1由过滤网及活性炭过滤层两层构成,其中一层安装于出口11处。在净化室12的下端安装有方管形的转接件17,通过螺栓与外壳6密封固定连接。在转接件17的侧壁上带有通口3,此侧壁的下端带有转轴19,如图3所示,通过转轴19连接安装有转接门18。转接门18可通过外部的控制封闭转接件17的下端或封闭通口3。车用净化器内的慢速电机2及正、负电极分别由汽车上的电池提供电源。这种结构的车用净化器应用时安装于汽车的换气装置中,车用净化器中的转接件17下端与换气装置中进气道连接,而转接件17中通口3与车内连通。选择转接门18的封闭位置,当转接门18将转接件17下端封闭时,此时车外向车内进气通道被切断,形成车内气体自循环的净化器;当转接门18将通口3封闭时,车外向车内进气通道畅通,形成从外向内进气的净化器。在换气装置中的风机作用下,将气体从进口10吸入,通过净化室12静电除尘,除去空气中的较大的灰尘颗粒,同时产生负氧离子及臭氧,对空气杀菌消毒,增氧净化,之后通过缓冲室4进入过滤室14进一步过滤除尘后,从出口11经换气装置进入汽车内,为车内提供干净、清新的空气。过一段时间后,可启动慢速电机2,由慢速电机2带动除尘刷8转动,对净化室12自动除尘。这种结构的车用净化器体积小,易于安装,能够提供车内清新空气,适用于带有换气装置的汽车上,且改装容易,主要广泛应用在车上,也适用于其它气体净化装置中。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净化器,其特征是主要由外壳、电极及过滤元件构成,壳体的对应两端面中其中一面带有进口,另一面带有出口,在进口及出口之间分别连接有净化室、缓冲室及过滤室,各室之间依次连通,净化室内安装有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过滤元件安装于过滤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净化器,其特征还在于净化室的壁面为绝缘的圆筒形,靠近净化室的壁面安装有筒形负电极,正电极的轴芯位于圆筒的中心线上,其两端安装于净化室上、下底面上,放电针垂直安装在正电极的轴芯表面周围,正、负电极之间由空气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净化器,其特征还在于净化室中还安装有除尘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净化器,其特征还在于除尘机构由除尘刷及慢速电机构成,除尘刷的两端安装于正电极轴芯的两端,可相对于正电极轴芯转动,除尘刷的一端带有齿轮,慢速电机安装于缓冲室内,其输出轴上带有齿轮,与除尘刷端部的齿轮相啮合,慢速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净化器,其特征还在于可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净化器,其特征是:主要由外壳、电极及过滤元件构成,壳体的对应两端面中其中一面带有进口,另一面带有出口,在进口及出口之间分别连接有净化室、缓冲室及过滤室,各室之间依次连通,净化室内安装有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过滤元件安装于过滤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邢淑琴张浩于宏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