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陆专利>正文

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3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由机架、动力行走系统、秧盘和插秧装置组成。机架上设置有落秧板、秧盘摆动板和隔栅框推动轨。落秧板开有落秧孔,秧盘摆动板和隔栅框推动轨由扁形凸轮通过杠杆和棘轮带动。插秧装置为电磁插秧装置,其插秧叉后退、上升、前伸和落下等动作由电磁铁组来控制。秧盘由盘托和苗体隔栅框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易轻便,效率高,质量好,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等优点。不伤苗,无漏插,不漂秧,入土适度,禾苗直立,株距均匀,行距可调,能满足农艺要求,比抛秧增产10%左右;只需2-3人操作,每小时可插3亩左右,工效比人力抛秧提高10倍以上;既可在大田使用,也可在小块稻田上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类,特别是一种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
技术介绍
:水稻钵苗体的移栽技术从人工抛秧、机械抛秧已发展到机械行栽。机械行栽技术不但具有抛秧技术的浅栽、秧苗无返青期等使水稻增产的优点,同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抛秧所产生的秧苗杂乱无序,疏密不均,不便田间管理,机械化收割困难等缺点。目前水稻行栽机械已陆续出现。具有代表性的如2ZB-8电磁振动式小型水稻摆秧机(见《广两农业机械化》2003年第1期),它主要由喂秧斗、振动排秧盘等部分组成。成堆的水稻钵苗体由工人从喂秧斗喂入,经振动排秧盘,在电磁激振力的作用下使钵苗体在滑移过程中相对有序排列,后经导苗管靠自重落入田里。这种摆秧机虽能使摆落到田里的秧苗基本成行,有一定的株距,较抛秧齐整。但其均匀度受钵苗苗高影响较大,行距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株距是随机的,极不均匀,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椐有关试验证明,移栽均匀度的高低对产量影响很大,均匀度高的可增产15%左右);在摆动和滑移过程中,钵苗体坭团甚至根系易受损伤,影响秧苗直立度,不利于秧苗的初期生长。同时操作人员过多,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不易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所述水稻行栽机械的缺点,研制一种株距均匀,行距可调,操作简易的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这种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由机架、动力行走系统、秧盘和插秧装置组成。机架上设置有落秧板、秧盘摆动板和隔栅框推动轨。落秧板上等距离开有落秧孔;秧盘摆动板两端有长形导孔和秧盘卡轴槽,通过机架上的竖桩与机架活动连接,由带摆动顶杆的圆柱形凸轮带动;隔栅框推动轨内装有直齿推动杆,推动杆由直齿轮带动。圆柱形凸轮及直齿轮与棘轮安装在同一传动轴上,棘轮则通过棘爪及杠杆由扁形凸轮驱动,从而带动圆柱形凸轮和直齿轮;行距变速轮组由动力轮和变速轮组成,动力轮安装在防滑轮轴上以获取动力,通过链条带动变速轮,扁形凸轮则安装在变速轮轴上。插秧装置为电磁插秧装置,由框架、插秧叉、双软性托片和电磁铁组所组成,通过导秧管与落秧板上的落秧孔对接,电磁铁组由四块电磁铁A、B、C、D组成,分别控制着插秧叉后退、上升、前伸和落下等运动,其电源由杠杆末端带动的转动开关控制,框架左右两端下框条上开有与机架左右两下架条上相对应的行距调节孔。秧盘由盘托和苗体隔栅框组成。盘托上设置有落秧板条状套沟,将秧盘分格成2个以上大小相同的小秧盘,盘托两边有卡轴;苗体隔栅框套装在盘托上,与盘托上条状套沟对应处为隔条外,其余部位为均匀分布的苗体隔栅;苗体隔栅框前端设置连接环并通过连接销轴与苗体隔栅框推动轨上直齿推动杆前端的连接环连接。动力行走系统由汽油机、减速箱和防滑轮(前进轮)组成,防滑轮轴上安装有变速轮组中的动力轮,以带动变速轮和扁形凸轮。本技术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易轻便,效率高,质量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不伤苗,无漏插,不漂秧,入土适度,禾苗直立,株距均匀,行距可调,能满足农艺要求,比抛秧增产10%左右;只需2-3人操作,每小时可插3亩左右,工效比人力抛秧提高10-->倍以上;既可在大田使用,也可在小块稻田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隔栅框推动轨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隔栅框推动轨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传动轴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电磁插秧装置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转动开关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电气接线图。图9为本技术秧盘结构图。图10为本技术苗体隔栅框结构图。图11为本技术盘托结构图。在图1~图11中,机架(1)、插秧装置(2)、落秧板(3)、秧盘摆动板(4)、隔栅框推动轨(5)、落秧孔(6)、长形导孔(7)、秧盘卡轴槽(8)、竖桩(9)、摆动顶杆(10)、圆柱形凸轮(11)、直齿推动杆(12)、直齿轮(13)、传动轴(14)、棘轮(15)、棘爪(16)、杠杆(17)、行距变速轮组(18)、扁形凸轮(19)、框架(20)、插秧叉(21)、双软性托片(22)、电磁铁组(23)、导秧管(24)、转动开关(25)、行距调节孔(26)、盘托(27)、苗体隔栅框(28)、条形套沟(29)、小秧盘(30)、卡轴(31)、隔条(32)、隔栅(33)、隔栅框连接环(34)、推动杆连接环(35)、汽油机(36)、减速箱(37)、蓄电池组(38)、防滑轮(39)、动力轮(40)、变速轮(41)、减速箱皮带轮操纵杆(42)、扁形凸轮操纵杆(43)、直齿轮操纵杆(44)、把-->手(45)、f1和f2为相连的动触头,a、b、c和d为静触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由机架(1)、动力行走系统、秧盘和插秧装置(2)组成。机架(1)上设置有落秧板(3)、秧盘摆动板(4)和隔栅框推动轨(5)。落秧板(3)上等距离开有落秧孔(6);秧盘摆动板(4)两端有长形导孔(7)和秧盘卡轴槽(8),并通过机架(1)上的竖桩(9)与机架活动连接,由带摆动顶杆(10)的圆柱形凸轮(11)带动;参照图3和图4,隔栅框推动轨(5)内装有直齿推动杆(12),推动杆由直齿轮(13)带动。参照图5,传动轴(14)上安装有棘轮(15)、圆柱形凸轮(11)和直齿轮(13),棘轮(15)通过棘爪(16)及杠杆(17)由扁形凸轮(19)驱动,从而带动圆柱形凸轮和直齿轮;行距变速轮组(18)由动力轮(40)和变速轮(41)组成,动力轮(40)安装在防滑轮(39)轴上以获取动力,通过链条带动变速轮,扁形凸轮(19)则安装在变速轮(41)轴上。参照图6、图7和图8,插秧装置(2)为电磁插秧装置,由框架(20)、插秧叉(21)、双软性托片(22)和电磁铁组(23)所组成,通过导秧管(24)与落秧板(3)上的落秧孔(6)对接,电磁铁组(23)由四块电磁铁A、B、C、D组成,分别控制着插秧叉(21)后退、上升、前伸和落下等动作,其电源由杠杆末端带动的转动开关(25)控制。框架(20)左右两端下框条上开有与机架(1)左右两下架条上相对应的行距调节孔(26)。参照图9、图10和图11,秧盘由盘托(27)和苗体隔栅框(28)组成。盘托上设置有落秧板条状套沟(29),将秧盘分格成2个以上大小相同的小秧盘(30),盘托两边有卡轴(31)。苗体隔栅框套装在盘托上,与盘托上条状套沟对应处为隔条(32)外,其余部位为均匀分布的苗体隔栅(33)。苗体隔栅框前端设-->置连接环(34)并通过连接销轴与苗体隔栅框推动轨上直齿推动杆前端的连接环(35)连接。参照图1,动力行走系统由汽油机(36)、减速箱(37)和防滑轮(39)组成,防滑轮轴上安装有变速轮组中的动力轮(40),以带动变速轮(41)和扁形凸轮(19)。棘轮齿数为偶数。直齿轮(13)和直齿推动杆(12)上的直齿其啮合面为垂直面,另一面为斜面。为了使分离和啮合稳当,直齿轮(13)上只有对称的两个直齿,沿轴线错开等于或大于齿宽的距离;直齿推动杆(12)上为品字形错开的两排直齿。机架(1)上落秧板(3)为2-6条,将秧盘相应分为大小相同的2-6个小秧盘(30)。电磁插秧装置框架(20)左右两端各安装一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由机架、动力行走系统、秧盘和插秧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机架(1)上设置有落秧板(3)、秧盘摆动板(4)和隔栅框推动轨(5);落秧板(3)上等距离开有落秧孔(6);秧盘摆动板(4)两端有长形导孔(7)和秧盘卡轴槽(8),并通过机架(1)上的竖桩(9)与机架活动连接,由带摆动顶杆(10)的圆柱形凸轮(11)带动;隔栅框推动轨(5)内装有直齿推动杆(12)并由直齿轮(13)带动;圆柱形凸轮(11)、直齿轮(13)和棘轮(15)安装在同一传动轴(14)上,棘轮(15)通过棘爪(16)及杠杆(17)由扁形凸轮(19)驱动;行距变速轮组(18)由动力轮(40)和变速轮(41)组成,动力轮(40)安装在防滑轮(39)轴上,通过链条带动变速轮,变速轮(41)轴上则安装扁形凸轮(19);插秧装置(2)为电磁插秧装置,由框架(20)、插秧叉(21)、双软性托片(22)和电磁铁组(23)所组成,通过导秧管(24)与落秧板(3)上的落秧孔(6)对接,电磁铁组(23)的电源由杠杆末端带动的转动开关(25)控制,框架(20)左右两端下框条上开有与机架(1)左右两下架条上相对应的行距调节孔(26);秧盘由盘托(27)和苗体隔栅框(28)组成,盘托上设置有落秧板条状套沟(29),将秧盘分格成2个以上大小相同的小秧盘(30),秧盘两边有卡轴(31),苗体隔栅框套装在盘托上,与盘托上条状套沟对应处为隔条(32)外,其余部位为均匀分布的苗体隔栅(33),前端设置连接环(34)并通过连接销轴与苗体隔栅框推动轨上直齿推动杆前端的连接环(3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钵苗体磁力插秧机,由机架、动力行走系统、秧盘和插秧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机架(1)上设置有落秧板(3)、秧盘摆动板(4)和隔栅框推动轨(5);落秧板(3)上等距离开有落秧孔(6);秧盘摆动板(4)两端有长形导孔(7)和秧盘卡轴槽(8),并通过机架(1)上的竖桩(9)与机架活动连接,由带摆动顶杆(10)的圆柱形凸轮(11)带动;隔栅框推动轨(5)内装有直齿推动杆(12)并由直齿轮(13)带动;圆柱形凸轮(11)、直齿轮(13)和棘轮(15)安装在同一传动轴(14)上,棘轮(15)通过棘爪(16)及杠杆(17)由扁形凸轮(19)驱动;行距变速轮组(18)由动力轮(40)和变速轮(41)组成,动力轮(40)安装在防滑轮(39)轴上,通过链条带动变速轮,变速轮(41)轴上则安装扁形凸轮(19);插秧装置(2)为电磁插秧装置,由框架(20)、插秧叉(21)、双软性托片(22)和电磁铁组(23)所组成,通过导秧管(24)与落秧板(3)上的落秧孔(6)对接,电磁铁组(23)的电源由杠杆末端带动的转动开关(25)控制,框架(20)左右两端下框条上开有与机架(1)左右两下架条上相对应的行距调节孔(26);秧盘由盘托(27)和苗体隔栅框(28)组成,盘托上设置有落秧板条状套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学武梁静梁陆
申请(专利权)人:梁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