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和用于陆地车辆的碰撞吸能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588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该车辆具有保险杠横梁,该吸能装置包括:中央主体,中央主体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保险杠横梁,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保险杠横梁而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保险杠横梁间隔开;第一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第二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二边缘处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以及肋,从中央主体处远离纵向延伸结构件延伸。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陆地车辆的碰撞吸能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能装置和碰撞吸能组件能够为发生在车辆纵梁外侧的保险杠横梁的碰撞提供额外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和用于陆地车辆的碰撞吸能组件
本公开涉及用于卷入小偏移刚性障碍物正面碰撞中的车辆的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陆地车辆通过多种测试来测试耐撞性,这些测试包括正面撞击、侧面撞击、后面撞击、翻转和其它测试。先前已开发出正面撞击测试,其规定车辆在相对于车辆纵向延伸的车架纵梁之间撞击障碍物。在这种类型的测试中,车架纵梁为车身提供主要支撑并且降低侵入客厢内的任何可能性。向客厢内的任何侵入的程度在制动踏板处、脚靠处、左脚趾窝(toepan)处、中脚趾窝处、右脚趾窝处、左仪表板处、右仪表板处和车门处进行测量。 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撞向刚性障碍物的小偏移正面碰撞的新型测试。在所提出的测试中,车辆以40MPH的速度在一个拐角以25%的重叠撞击在具有6英寸柱状半径的刚性障碍物。该撞击位于车架纵梁的外侧,因此,车架纵梁对于客厢内的侵入没有提供如撞击发生在车架纵梁之间的情况下的同样大的阻力。 陆地车辆的重量被大幅减小以提高燃料经济型。当前车辆被设计成在不牺牲性能或耐撞性的并行目标下减小车辆的重量。在减小车辆重量并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难以满足提出的针对小偏移刚性障碍物碰撞测试的测试要求。 通过如下总结的本公开,解决了上述问题和其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装置,该吸能装置能够为在车辆纵梁外侧的保险杠横梁的碰撞提供额外的保护。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该车辆具有保险杠横梁,该吸能装置包括连接至吸能组件的附件。该装置包括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保险杠横梁的中央主体,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保险杠横梁而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保险杠横梁间隔开。第一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第二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二边缘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肋从中央主体处远离结构件延伸。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该车辆具有保险杠横梁,该吸能装置包括:中央主体,中央主体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保险杠横梁,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保险杠横梁而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保险杠横梁间隔开;第一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第二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二边缘处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以及肋,从中央主体处远离纵向延伸结构件延伸。 根据涉及上述装置的本公开的其它方面,该肋可在邻近前边缘处最宽而在后边缘处最窄。第一壁和第二壁可在邻近前边缘处最窄而在后边缘处最宽。纵向延伸结构件可为设置在保险杠横梁的后方和车辆的车架纵梁的前方的溃缩盒。肋可为辊压接合的双厚度金属板,其焊接至或以其它方式附接至中央主体并且从中央主体处延伸。肋可具有梯形形状。第一壁和第二壁可为三角形。来自车辆与设置在吸能装置外侧的物体的碰撞的力施加至肋,然后至中央主体,然后至第一壁和第二壁,然后至纵向延伸结构件。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陆地车辆的碰撞吸能组件,包括:保险杠横梁,设置在车辆的前端;至少一个溃缩盒,设置在保险杠横梁的后方;该车辆的车架组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溃缩盒的后方;以及碰撞吸收附件,附接至保险杠横梁并且接触其中一个溃缩盒的侧面,其中,碰撞吸收附件包括中央主体,中央主体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保险杠横梁,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保险杠横梁而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保险杠横梁间隔开,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延伸,第一壁和第二壁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向溃缩盒延伸,并且肋从中央主体处远离该溃缩盒延伸。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车架组件与溃缩盒之间的支架,并且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支架间隔开。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碰撞吸收附件焊接至所述保险杠横梁并且接触邻近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溃缩盒而未以其它方式附接至溃缩盒。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肋在邻近前边缘处最宽并在后边缘处最窄。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壁和第二壁在邻近前边缘处最窄而在后边缘处最宽。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肋为附接至中央主体的辊压接合的双厚度金属板。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肋具有梯形形状,第一壁和第二壁为三角形。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来自车辆与设置在吸能装置的外侧的物体的碰撞的力从保险杠横梁传递至肋,然后传递至中央主体,然后传递至第一壁和第二壁,然后传递至溃缩盒。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陆地车辆的碰撞吸收组件。该陆地车辆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前端处的保险杠横梁、设置在保险杠横梁的后方的一个或多个溃缩盒以及设置在溃缩盒的后方的车辆的车架组件。碰撞吸收附件附接至保险杠横梁并且接触一个溃缩盒的侧面。该碰撞吸收装置包括中央主体,中央主体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保险杠横梁,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保险杠横梁而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保险杠横梁间隔开。第一壁和第二壁分别从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延伸至一个溃缩盒。肋附接至中央主体以从中央主体处远离一个溃缩盒而延伸。 根据涉及碰撞吸收组件的本公开的其他方面,支架可设置在车架组件与溃缩盒之间,并且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支架间隔开。碰撞吸收附件可焊接至保险杠横梁并且可接触邻近于保险杠横梁的溃缩盒的前端,但未以其他方式附接至溃缩盒。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吸能装置能够在弯曲之前将更多的碰撞载荷传递至主溃缩盒,从而为与车架纵梁外侧的保险杠横梁的碰撞提供额外的保护。 本公开的上述方面和其它方面会参照附图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碰撞吸能装置的实例的车辆前端的局部立体图。 图2为车辆如端和图1中所不的碰撞吸能装直的局部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碰撞吸能装置的侧/后视立体图。 图4为车辆前端和图1中所示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局部平面图。 图5为附接至溃缩盒的图1中所示的碰撞吸能装置的正视图。 图6为附接至溃缩盒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提供了对本技术的所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为可通过多种可替代方式实施的本技术的实例。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以被放大或最小化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本申请中所公开的特定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不意在从限制意义上理解,而是仅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践本本技术的代表性基础。 参照图1和图2,吸能装置10设置在车辆14的前端12 (局部示出)中。保险杠横梁16设置在车辆14的前端12处。溃缩盒(crush can) 18装配在保险杠横梁16与支架20之间。支架20介于溃缩盒18与车架纵梁24之间。吸能装置10焊接至保险杠横梁16并且与支架20间隔开。溃缩盒18被设计成在前端碰撞事件中吸收能量。吸能装置10为与车架纵梁24外侧的保险杠横梁16的碰撞提供额外的保护。 参照图3,示出了吸能装置1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吸能装置10包括中央主体28,可将中央主体28制造为常规的冲压零件或可通过压辊接合铝而形成中央主体28。压力接合铝允许两个薄铝板接合在一起来增加刚性并且节省重量。辊压接合的、双厚度的铝板包括多个圆形压痕30,该压痕30提供更高的截面刚性和更高的压曲载荷。更高的压曲载荷允许吸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所述车辆具有保险杠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装置包括:中央主体,所述中央主体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所述保险杠横梁,所述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所述保险杠横梁而所述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所述保险杠横梁间隔开;第一壁,从所述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延伸至支撑所述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第二壁,从所述中央主体的第二边缘延伸至支撑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纵向延伸结构件;以及肋,从所述中央主体处远离所述纵向延伸结构件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15 US 13/967,6171.一种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所述车辆具有保险杠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装置包括: 中央主体,所述中央主体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所述保险杠横梁,所述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所述保险杠横梁而所述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所述保险杠横梁间隔开; 第一壁,从所述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延伸至支撑所述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第二壁,从所述中央主体的第二边缘延伸至支撑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纵向延伸结构件;以及 肋,从所述中央主体处远离所述纵向延伸结构件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在邻近所述前边缘处最宽而在所述后边缘处最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在邻近所述前边缘处最窄而在所述后边缘处最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延伸结构件为设置在所述保险杠横梁的后方和所述车辆的车架纵梁的前方的溃缩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为附接至所述中央主体的辊压接合的双厚度金属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为梯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萨伊德·戴维·巴尔巴特穆罕默德·里达·巴库什拉胡尔·阿罗拉赛伊德·努希尔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