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47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空调器,包括冷风道、设置在每个冷风道内的致冷用热交换器,用于盖住致冷热交换器以限定出致冷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一个气流通道的罩盖、设置在致冷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下行方向的罩盖上的空气出口、以及数个并列地设置在罩盖的外侧面上的鼓风器。数个鼓风器都包括蜗形壳和离心扇,蜗形壳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的入口设置在蜗形壳的一侧上,而出口设置在冷风道内的蜗形壳的外周边上,离心扇设置在蜗形壳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冷却器的车用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象公共汽车这样的车辆的车用空调器。在传统的用于公共汽车的空调器中,冷风道沿车辆的纵向设置在车辆顶棚的右手侧和左手侧,而冷却器则设置在冷风道内的适当的位置上,这样,通过冷却器的致冷热交换器而致冷的冷风就能够从设置在冷风道上的并且是冲着旅客头部方向的数个出口中吹出。在上述的技术中,采用的是普通的冷却器,该冷却器是通过把致冷热交换器置于隔热罩内而构成的,没加以改进就设置在冷风道内。在两侧的冷却器内都沿车辆的纵向设置了离心鼓风器,在致冷热交换器的下行端和鼓风器之间采用支管来连通这个气流通道。其结果是,安装工作必须发三步进行,就是在公共汽车上安装上述的冷却器、离心鼓风器和支管。因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安装工作复杂。另外,制造所述的支管需要较高成本,造成的问题是空调器的成本提高了。还有,支管的形状必须在趋向车辆的一端与冷风道相适应,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通用性。本专利技术是针对至此所说明的问题而想到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空调器,该空调器尺寸小并且结构简单,其致冷热交换器部分和鼓风器部分是直接连通的,没有使用任何连接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推荐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冷风道,沿车辆的纵向设置在车辆的顶棚上并且包括数个冷风出口和一个入口,其中的冷风出口用于把冷风吹入车辆的车箱,而入口用于吸入车箱内的空气;一个热交换器,用于致冷,设置在每个冷风道内并且沿着车辆的纵向延伸,以使从入口吸入的空气致冷;一个罩盖,沿着车辆的纵向延伸,在冷风道上用于盖住致冷热交换器以限定出致冷热交换器的一个气流通道;空气出口,设置在致冷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下行方向的罩盖上并且是设置在罩盖上的沿着车辆的纵向延伸的表面上;和数个鼓风器,并列地设置在冷风道的具有空气出口的罩盖的外侧面上,数个鼓风器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蜗形壳和一个离心扇,蜗形壳具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其中的入口设置在蜗形壳的一侧上,用于从致冷热交换器的下行方向向空气出口吸入空气,而出口设置在冷风道内的蜗形壳的外周边上,离心扇设置在蜗形壳内用于把从入口吸入的空气吹向出口,其中的数个鼓风器的离心扇的转轴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就是该转轴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推荐的实施例中,车用空调器进一步包括一个排水盘,该排水盘设置在致冷热交换器及罩盖之下用于容纳从致冷热交换器中滴下来的冷凝水和在罩盖的外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推荐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一个支撑元件和一个安装元件,该支撑元件用于支撑数个鼓风器的蜗形壳,该安装元件介于蜗形壳和支撑元件之间用于使蜗形壳的可转动的安装位置定位。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推荐的实施例中,安装元件具有槽和连接件,其中的槽沿着每个蜗形壳的一个圆周进行布置,而连接件用于通过槽把蜗形壳固定在安装元件上,蜗形壳的安装位置可以进行调节,这是通过调节连接件在沿着离心扇的转动方向上的槽中的位置而完成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推荐的实施例中,安装元件具有许多小孔和连接件,其中的小孔分布在安装元件上的围绕着每个蜗形壳的一个预定位置的一个圆周上,而连接件作用于通过所述小孔把蜗形壳固定在安装元件上,小孔的数量比连接件要多,蜗形壳的转动安装位置可以通过选择要与连接件相装配的小孔的位置而进行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措施,离心式鼓风器的入口直接与罩盖后表面上的空心出口相通,在罩盖的后表面上风向变化了90°,从宽度方向变为车辆的长度方向,因而,在现行技术中采用的支管和连接管在本专利技术中就都取消了。其结果是,制造这些管路的成本消除了,由热交换器、罩盖、鼓风器、以及排水盘构成的冷却器可以在工厂中预先装配好,因此可以作为组件而很容易地安装在车辆上。这样,所得到的一个重要效果是,冷却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安装在车辆上。除了上述效果之外,在致冷热交换器和罩盖的下方还设置了一个排水盘,该排水盘用于容纳从致冷热交换器上滴下来的冷凝水和在罩盖的外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其结果是,即使是根据空调器的工作条件在罩盖的外表面上产生了冷凝水,该冷凝水也能可靠地容纳在排水盘中,从而防止了冷凝水喷溅到车箱内。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该示了冷却器和车用冷风道的安装结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质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一辆公共汽车的整体的总体透视图,该公共汽车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图4是一个配置图,该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器和冷风道的布置情况,这是从背面观察的;图5是一个截面图,该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器和冷风道的布置情况;图6是一个局部剖的透视图,该示了冷却器和冷风道的布置情况,这是从前面观察的;图7是一个局部剖的透视图,该示了冷却器和冷风道的布置情况,这是从背面观察的;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罩盖的透视图;图9A和9B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盘的透视图和前视图;图10A和10B均为冷却器结构的侧视图;图11是冷却器内的鼓风器蜗形壳的安装板的前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在冷却器内的鼓风器蜗形壳的出口方向的组合方案说明图,该图还图示了安装冷却器的相应位置;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鼓风器蜗形壳的安装板的前视图;图14A至14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鼓风器蜗形壳的改变出口方向的各种组合的说明图;图15是鼓风器壳的总体透视图;图16是鼓风器出口的总体透视图;图17是冷却器布置方案的总体结构图18是电路的结构图;和图19A和图19B是冷风道内冷却空气的温度特征图。本专利技术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至图9表示的是第一实施例,图3是在总体上图示了公共汽车1,该公共汽车1上装备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标号2和3代表冷风道,该冷风道设置在公共汽车1的顶棚的右侧角和左侧角的位置上,并且是以车辆的纵向方向设置的。冷风道2或3的安装如图4所示,冷风道2和冷风道3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冷风道3的零件用括号内的标号表示,在冷风道的下表面上有数个冷风出口4,冷风出口4用于把冷风从冷风道吹向车箱内旅客的头部。标号5和6分别代表安装在冷风道2和3内的冷却器。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冷却器5和6分别安装在公共汽车1的中部。这两个冷却器5和6的结构是相同的,并且都装有热交换器7,如图5所示。特别地,这些热交换器7由制冷循环中的致冷剂蒸发器构成,这样,致冷剂通过制冷循环中的压缩机8而在各个冷却器5和6的热交换器7内循环,压缩机8安装在如图3所示的公共汽车1的最后部位。这里的压缩机8由(没有示出的)车辆驱动发动机来驱动,该发动机安装在车辆的最后部位上。下面将详细说明该冷却器5和6的特定结构,这是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实质部分。致冷热交换器7的断面是矩形的,如图6和图7所示,热交换器7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特别地,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7具有这样的结构,就是板形散热片7a和往返巡回管7b是相通的,安装侧板7c设置在两个纵向的端部。罩盖10限定了热交换器7的气流通道,其结构是这样的,就是用冲压的方法把钢板弯成“L”形,在热交换器7的端面处的向下的一侧焊上一块辅助板10a。这样构成的罩盖10也是纵向延伸的,成为细长的形状,该罩盖盖住了热交换器7的上表面及上表面的向下部分,从而形成了热交换器7的气流通道。在罩盖10上的与车箱相背方向的一侧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空调器,包括: 冷风道,沿车辆的纵向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顶棚上并且包括数个冷风出口和一个入口,其中的冷风出口用于把冷风吹入所述车辆的车箱,而入口用于吸入所述车箱内的空气; 一个用于致冷的热交换器,用于致冷,设置在每个所述的冷风道内并且沿着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以使从所述入口吸入的空气致冷; 一个罩盖,沿着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在所述冷风道上用于盖住所述的致冷热交换器,以限制出所述致冷热交换器的一个气流通道; 空气出口,设置在所述致冷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下行方向的所述罩盖上,并且是设置在所述罩盖上的沿车辆的纵向延伸的表面上;和 数个鼓风器,并列地设置在所述冷风道中、具有所述空气出口的所述罩盖的所述外表面上,所述数个鼓风器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蜗形壳和一个离心扇,所述蜗形壳具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其中的入口设置在蜗形壳的一侧上,用于从所述致冷热交换器的下行方向的空气出口吸入空气,而出口设置在所述冷风道内的蜗形壳的外周边上,离心扇设置在所述蜗形壳内用于把从所述入口吸入的空气吹向所述的出口,其中的数个鼓风器的所述离心扇的转轴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就是该转轴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裕志神谷博田中信贵小栗英嗣笠井弘一秋田克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