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352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池管理系统上的第一接口电路和设置在充电机上的第二接口电路;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第二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通过信号线电连接,进行单线信号通讯;第二接口电路通过信号线传输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接口电路,控制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第一接口电路通过信号线传输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接口电路,调节充电机的充电参数。其不需要更改充电机的软件或硬件,也不需要另外设置功率开关或复杂的数字通讯方式,即可适应电池组充电参数的变化。电路简单,成本低廉,有效解决了通过更换充电机,或增加复杂的数字通讯方式以适应电池组充电参数变化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低速电动车车载或非车载充电机在充电过程中与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 SYSTEM,BMS)并无通讯,往往只有功率线连接到电池组。充电参数的调节只能依靠充电机自身进行控制。电池组的过压保护由电池管理系统完成。当电池组的规格或充电参数发生改变,需要进行调整时,只能更改充电机的软件或硬件。 并且,通过现有方式连接的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不能进行实时数据传递。当电池组进行过压保护时,电池管理系统必须通过功率开关来切断充电机与电池组之间的充电电流进行过压保护。并且,当电池组的充电功率要求发生变化时,必须更换另一型号的充电机与电池组相匹配,或在充电机与电池组之间增加复杂的数字通讯方式。而通过更换充电机,或在充电机与电池组之间增加复杂的数字通讯方式,虽然实现了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组的过压保护以及适应电池组充电参数的变化,但是却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通过更换充电机,或增加复杂的数字通讯方式以适应电池组充电参数变化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 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上的第一接口电路和设置在所述充电机上的第二接口电路;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通过信号线电连接,进行单线信号通讯;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通过所述信号线传输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接口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通过所述信号线传输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接口电路,调节所述充电机的充电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均为按预设规律变化的电平信号或以预设占空比变化的脉冲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通过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接地端;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的连接端连接第一电阻后,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板输入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 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还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并联连接的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和接地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还包括第三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后,作为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板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第四电阻,且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端接地;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为NPN型晶体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还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并联连接的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和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通过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的连接端串联第六电阻后,与第二供电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串联第七电阻后,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连接端,作为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的主控板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所述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的连接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为PNP型晶体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所述以预设占空比变化的脉冲信号时,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充电机输出的充电电流成正比; 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输出最小充电电流; 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二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输出最大充电电流; 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三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输出过压报警信号; 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为第四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输出温度报警信号; 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所述第四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为20% ;所述第二预设值的取值为80% ;所述第三预设值的取值为90% ;所述第四预设值的取值为10%。 上述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的有益效果:其分别在电池管理系统上设置第一接口电路,在充电机上设置第二接口电路。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第二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通过信号线电连接,进行单线信号通讯。电池管理系统根据充电机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进行充电开启以及充电停止等工作状态的转换;充电机根据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实时调节充电参数(充电电压或充电电流的大小)。即分别在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机上设置第一接口电路和第二接口电路,通过信号线传输的信号实现双向(充电机一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管理系统一充电机)传递多种实时信息,进而分别实现充电机的充电参数的实时调整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实时转换。其不需要更改充电机的软件或硬件即可适应电池组充电参数的变化,同时也不需要另外设置功率开关或复杂的数字通讯方式以适应电池组充电参数的变化。只通过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单线信号通讯,即可适应电池组充电参数的变化。电路简单,成本低廉,有效地解决了通过更换充电机,或增加复杂的数字通讯方式以适应点出租充电参数的变化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电路图; 图2为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一具体实施例信号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作为一具体实施例的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池管理系统上的第一接口电路110和设置在充电机上的第二接口电路120。 第一接口电路110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第二接口电路120的信号传输端口通过信号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进行单线信号通讯。 第二接口电路120通过信号线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接口电路110,控制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第一接口电路110通过信号线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接口电路120,调节充电机的充电参数。 其分别在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机上设置第一接口电路110和第二接口电路120,通过信号线传输的信号实现双向(充电机一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管理系统一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上的第一接口电路和设置在所述充电机上的第二接口电路;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通过信号线电连接,进行单线信号通讯;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通过所述信号线传输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接口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通过所述信号线传输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接口电路,调节所述充电机的充电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上的第一接口电路和设置在所述充电机上的第二接口电路;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通过信号线电连接,进行单线信号通讯;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通过所述信号线传输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接口电路,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通过所述信号线传输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接口电路,调节所述充电机的充电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均为按预设规律变化的电平信号或以预设占空比变化的脉冲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通过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接地端;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的连接端连接第一电阻后,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板输入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 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还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并联连接的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和接地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交互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还包括第三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后,作为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板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第四电阻,且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端接地;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东马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维能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