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091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3:57
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属于制造装备技术领域,在机架上设置X向移动装置、Y向移动装置和Z向移动装置,在Y向小车上分别支撑前摩擦轮驱动装置和后摩擦轮驱动装置,在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之间布置第一导链环和第二导链环。Z向移动装置包括支撑在Y向小车上的Z向移动控制装置,在Z向移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齿轮,在竖向齿条的两侧分别固定直线导轨,各直线导轨与固定在设置于Y向小车下端的连接架上的滑块相互滚动配合,在齿条的背面布置沿齿条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导链环,在第三导链环下方的齿条上设置机械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按照预定的盘绕轨迹全自动化、高精度地将补偿链逐圈逐层盘绕至所需高度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
本技术属于先进制造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盘绕技术,特指用于包裹型电梯平衡补偿链在其挤出加工过程中,将其按冷定型所要求的跑道形轨迹自动盘绕的装备,也可用于其他需要按跑道形轨迹盘绕各种链或绳的自动盘绕装备。
技术介绍
由电焊锚链和PVC及复合材料通过挤出加工制成的包裹型电梯平衡补偿链,具有弹性好、强度高、寿命长、使电梯运行平稳可靠等优点,市场需求量大。由于PVC及复合材料是热塑性材料,需要在包裹型电梯平衡补偿链的挤出加工过程中,随挤出速度将其按有相对较多的直线段、较少的弯曲段的跑道形轨迹逐圈逐层盘绕堆放,以使自然冷却定型后的包裹型电梯平衡补偿链产品具有良好的平直性品质。而CN102490337 A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在实际盘绕中尚存在一些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盘绕后需要人工消除下落到平板车上的补偿链的长度累积误差;难以精确保证补偿链完全按预定盘绕轨迹下落到平板车上;不能将下落到平板车上后由于补偿链内部电焊锚链的特性所导致的自由扭转而偏离预定轨迹的补偿链推回到预定的盘绕轨迹上;盘绕装备的工作空间较小,以及盘绕装备的维护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以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在盘绕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以实现按照预定的盘绕轨迹全自动化、高精度地将补偿链逐圈逐层盘绕至所需高度的目标。 本技术在机架的一侧设置送链导向装置,在机架的另一侧设置包括X向小车的X向移动装置,在X向小车上设置包括Y向小车的Y向移动装置,在Y向小车上设置Z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Y向小车上分别支撑前摩擦轮驱动装置和后摩擦轮驱动装置,在前摩擦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前摩擦轮,在后摩擦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后摩擦轮,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相互平行设置,在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之间布置第一导链环和第二导链环。 所述Z向移动装置包括支撑在Y向小车上的Z向移动控制装置,在Z向移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齿轮,在竖向齿条的两侧分别固定直线导轨,各直线导轨与固定在设置于Y向小车下端的连接架上的滑块相互滚动配合,在齿条的背面布置沿齿条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三组第三导链环,在第三导链环最下方的齿条上设置一机械手。 来自挤出机的连续的电梯平衡补偿链在送链导向装置的引领下,进入本装备,补偿链经前、后摩擦轮的主动传送,再经第三导链环和机械手盘绕在位于该装置的下端的平板车上。另外,在X向小车、Y向小车及Z向移动装置的配合下,盘绕的轨迹呈跑道形。 本技术克服了 CN 102490337A只有一个摩擦轮,盘绕时由于摩擦轮与挤出机之间的距离有较大的变化,使摩擦轮上两边补偿链的张力差变化较大,补偿链在摩擦轮上产生的弹性滑动量变化较大,引起补偿链从摩擦轮向平板车下落的速度波动较大,导致经过一段时间盘绕后,需要人工消除下落到平板车上的补偿链的长度累积误差,才能使下落的补偿长度和盘绕长度保持一致的不足存在。 本技术还克服了 CN 102490337 A摩擦轮和Z向移动装置之间没有机械连接、摩擦轮与平板车之间的补偿链始终维持折线状态,以及在盘绕圆弧段轨迹时摩擦轮和Z向移动装置并不同步运动,导致难以精确保证补偿链完全按预定盘绕轨迹下落到平板车上的不足。 本技术在齿条的背面布置沿齿条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三组第三导链环,可以避免CN 102530645 A由于Z向齿条上设置的导链环间距太大,当某个导链环的滚筒(或滚子)转动不太灵活使补偿链在导链环内下移的阻力有所增大时,引起补偿链不通过该导链环而直接从该导链环的上面向外鼓出导致盘绕中断的现象发生。 本技术还取消了 CN 102490337 A中的内架,使得装备的工作空间量更大。 本技术的所有移动机构均采用齿轮齿条机构,克服了技术CN 102490337A在X和Y向采用同步带传移动机构,存在同步带的纠偏和张紧等维护工作量较大的不足。 另外,本技术所述机械手包括与齿条连接的设有中心通孔的机械手机架,中心通孔与第三导链环同心,且中心通孔的直径不小于第三导链环的内径,在机械手机架下方通过平面轴承连接水平布置的中空大齿轮,在机械手机架上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中空大齿轮相互啮合; 在中空大齿轮的下端同心固定连接一个C形环状机械指机架,在机械指机架的下端布置一个机械长指和两个机械短指,在机械长指的下端滚动配合中心滚筒指套,在两个机械短指的下端分别滚动配合侧滚筒指套,所述中心滚筒指套与中空大齿轮同轴布置,两个侧滚筒指套布置在中心滚筒指套的两侧,且中心滚筒指套和两个侧滚筒指套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连线在中空大齿轮的一个径向上。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下落到平板车上后自由扭转的补偿链推回到预定盘绕轨迹上的不足。本技术可以按照Y向小车预定的跑道形盘绕运动轨迹,全自动化、高精度、可靠地将补偿链逐圈逐层盘绕至所需高度。 另外,本技术还在所述前摩擦轮下方的Y向小车上设置与前摩擦轮配合的傍轮。傍轮的主要作用使增加补偿链在前摩擦轮上的围包角,以提高前摩擦轮对拽送补偿链的能力。 在所述送链导向装置和前摩擦轮之间的机架上设置至少两组托辊,可为前摩擦拽送链装置和导向装置之间的补偿链提供良好支撑,并减少前摩擦拽送链装置拖拽补偿链所需的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械手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机械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机架I上设置有送链导向装置、前摩擦拽送链装置、后摩擦拽送链装置、X向移动装置、Y方向移动装置、Z向移动装置和托辊组。 两组X向移动装置对称地布置在机架I的上顶部,每组X向移动装置包括一台X向小车2、固定在机架I上的X向齿条和X向路轨3,X向小车2内设置X向小车驱动装置,X向小车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X向齿轮,X向齿轮与X向齿条啮合形成齿轮齿条驱动装置。当X向小车驱动装置带动X向齿轮旋转时,旋转的X向齿轮与X向齿条相啮合,使X向小车2沿X向路轨移动,X向小车和X向路轨滚动配合,X向小车驱动装置带动X向齿轮正反转,正、反转的X向齿轮与X向齿条相啮合,使X向小车2沿X向路轨往复平稳移动。 Y向移动装置包括连接在两组X向移动装置的两台X向小车2之间的Y向路轨和Y向齿条4,在Y向齿条4上方布置一台Y向小车5,在Y向小车5上设置Y向小车驱动装置6,在Y向小车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连接Y向齿轮,该Y向齿轮与Y向齿条4啮合形成另一组齿轮齿条驱动装置。当Y向小车驱动装置6带动Y向齿轮正反向旋转时,使Y向小车5沿Y向路轨正反向往复平稳移动。 本技术将前摩擦拽送链装置、后摩擦拽送链装置和Z向移动装置都设置在Y向小车5上。 前摩擦拽送链装置设有通过连接架7支撑在Y向小车5下方的前摩擦轮驱动装置8,在前摩擦轮驱动装置8的输出端连接前摩擦轮9,在前摩擦轮9下方的连接架7上通过轴承连接傍轮10,在傍轮10前方的连接架7上设置一只导链环11,在前摩擦轮9下方的连接架7上还设置另一只导链环12。 后摩擦拽送链装置设有通过连接架7支撑在Y向小车5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一侧设置送链导向装置,在机架的另一侧设置包括X向小车的X向移动装置,在X向小车上设置包括Y向小车的Y向移动装置,在Y向小车上设置Z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Y向小车上分别支撑前摩擦轮驱动装置和后摩擦轮驱动装置,在前摩擦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前摩擦轮,在后摩擦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后摩擦轮,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相互平行设置,在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之间布置第一导链环和第二导链环;所述Z向移动装置包括支撑在Y向小车上的Z向移动控制装置,在Z向移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齿轮,在竖向齿条的两侧分别固定直线导轨,各直线导轨与固定在设置于Y向小车下端的连接架上的滑块相互滚动配合,在齿条的背面布置沿齿条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三组第三导链环,在第三导链环最下方的齿条上设置一机械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一侧设置送链导向装置,在机架的另一侧设置包括X向小车的X向移动装置,在X向小车上设置包括Y向小车的Y向移动装置,在Y向小车上设置Z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Y向小车上分别支撑前摩擦轮驱动装置和后摩擦轮驱动装置,在前摩擦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前摩擦轮,在后摩擦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后摩擦轮,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相互平行设置,在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之间布置第一导链环和第二导链环;所述Z向移动装置包括支撑在Y向小车上的Z向移动控制装置,在Z向移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齿轮,在竖向齿条的两侧分别固定直线导轨,各直线导轨与固定在设置于Y向小车下端的连接架上的滑块相互滚动配合,在齿条的背面布置沿齿条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三组第三导链环,在第三导链环最下方的齿条上设置一机械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与齿条连接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爱萍魏伟刘善淑史先传魏昌林朱伟钱磊张琳毛亮韩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