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尼结构及其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6714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阻尼结构及其构造方法,包括:轴向延伸的轴套,以及依次套设于轴套外部的摩擦片和金属箍,该摩擦片包括与轴套配合的第一C形部和从其边缘延伸出的第一延伸部,金属箍是铝合金或铜合金挤出件,包括与摩擦片配合的第二C形部和从其边缘延伸出的第二延伸部,摩擦片与金属箍之间的压紧力通过贯穿第一、第二延伸部设置的紧固件调节,进而调节摩擦片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轴套与摩擦片之间形成摩擦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铝合金或铜合金通过挤出工艺成型金属箍,既保留了挤出工艺的高稳定性和高精度性,又保留了铝合金或铜合金的高硬度和低密度的特性,同时释放了金属箍内部塑性变形应力,提供了一种具有显著优越性的阻尼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结构,更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在一些产品中需要减缓两个部件(固定件和转动件)的相对转动,使其在预定速度下维持转动时通常需要增加阻尼结构。常见的情况有汽车的扶手箱盖,当打开锁扣时,箱盖会在弹簧作用下自动打开,这时阻尼结构能防止箱盖猛地弹开;当松开制动机构时,阻尼结构能防止箱盖在自身重量和/弹簧拉力作用下急剧关闭。 但是,上述阻尼往往只具备减缓作用,而无法控制转动件在任意位置悬停。 专利JP 200923575中公开了一种阻尼结构,该阻尼结构从里到外依次包括弹簧钢制成的夹持件、塑料摩擦片和转轴。其中夹持件和摩擦片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以及调节夹紧力,转轴和塑料摩擦片之间产生摩擦力。 专利CN 201320296282.5中也公开了一种阻尼结构,该阻尼结构从里到外依次包括不锈钢或金属锰制成的金属箍、塑料摩擦套和转轴。其中金属箍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到固定件上以及调节夹紧力。转轴具有腰形横截面,并且与摩擦套上扁孔相匹配。摩擦套和金属箍之间产生摩擦力。 以上两个专利,虽然都可以起到悬停作用,但由于阻尼结构中起到作用的金属夹持件多采用钢或锰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包括:轴向延伸的轴套(1),以及依次套设于所述轴套(1)外部的摩擦片(2)和金属箍(3),所述摩擦片(2)包括与所述轴套配合的第一C形部(2a)和从所述第一C形部(2a)的两边缘相互平行延伸出的第一延伸部(2b),所述金属箍(3)是铝合金或铜合金挤出件,包括与所述摩擦片(2)的所述第一C形部(2a)配合的第二C形部(3a)和从所述第二C形部(3a)的两边缘相互平行延伸出的第二延伸部(3b),所述摩擦片(2)与金属箍(3)之间的压紧力通过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2b)和第二延伸部(3b)上的紧固件调节,进而间接调节所述轴套(1)与摩擦片(2)之间的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包括:轴向延伸的轴套(1),以及依次套设于所述轴套(1)外部的摩擦片(2)和金属箍(3),所述摩擦片(2)包括与所述轴套配合的第一 C形部(2a)和从所述第一 C形部(2a)的两边缘相互平行延伸出的第一延伸部(2b),所述金属箍(3)是铝合金或铜合金挤出件,包括与所述摩擦片(2)的所述第一 C形部(2a)配合的第二 C形部(3a)和从所述第二 C形部(3a)的两边缘相互平行延伸出的第二延伸部(3b),所述摩擦片(2)与金属箍(3)之间的压紧力通过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2b)和第二延伸部(3b)上的紧固件调节,进而间接调节所述轴套(1)与摩擦片(2)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轴套(1)与所述摩擦片(2)之间形成摩擦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2)由聚甲醛塑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的表面为镀铬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从所述摩擦片(2)和金属箍(3)伸出的部分具有腰形横截面。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勇吕继超王万里邹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