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59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采用铸造工艺把前板簧后支架和下横梁支架融合为一体,将下横梁直接与前板簧后支架进行连接。包括上部梯形布置用以与车架纵梁连接的4或5个孔,并且在孔之间设置了加强筋;中部有2~3个垂直的孔与纵梁下翼面连接;下部前端的大孔是板簧吊耳的连接孔;下部后端有4或5个梯形布置的孔用来连接下横梁,并且与下横梁的连接面和车架纵向垂直面之间有夹角α(2°~6°),同时在外侧设置了2~3道加强筋。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工艺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方便实用,适宜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板簧支架,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
技术介绍
重型卡车因为承载量大,对车架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由于车架前部需要 布置发动机和变速器,车架的第一横梁往往不能布置的太靠车架前部,导致车 架前部强度较弱,很多重卡厂家都采取在变速器下部增加下横梁的措施来加强 车架,下横梁有的直接与车架连接,有的通过支架与车架连接。下横梁及其支 架的布置要受到发动机定位的影响,还要考虑与变速器的间隙、离地间隙、前 板簧后支架的位置影响等问题。由于空间很紧张,几个方面相互制约,下横梁 及其支架的布置往往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前板簧后 支架,采用铸造工艺把前板簧后支架和下横梁支架融合为一体,将下横梁直接与前 板簧后支架进行连接,既加强了车架又加强了前板簧后支架,结构紧凑,工艺简单。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所述的前 簧后支架和下横梁支架融合为一体,即将下横梁直接与前板簧后支架进行连接。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上部用4或5个孔与车架纵梁连接并且这些孔呈梯形布置, 在孔之间设置了加强筋。所述的前簧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簧后支架和下横梁支架融合为一体,即将下横梁直接与前板簧后支架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刚高蕊张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