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及其低功耗输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040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的低功耗输出模块,包括级联的多个驱动单元的输出模块,每个驱动单元的输出模块包括级联输出级、输出级和控制端;所述级联输出级与交流信号线连接,由交流信号驱动;所述输出级与直流信号线连接,由直流信号驱动;所述级联输出级与下一级的驱动单元的输出级连接;输出级的输出信号直接驱动行像素;所述控制端以级联输出级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控制输出级的开关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包含上述输出模块的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出模块结构简易,消耗玻璃面积小,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出模块能节省栅极驱动电路主要的动态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的低功耗输出模块,包括级联的多个驱动单元的输出模块,每个驱动单元的输出模块包括级联输出级、输出级和控制端;所述级联输出级与交流信号线连接,由交流信号驱动;所述输出级与直流信号线连接,由直流信号驱动;所述级联输出级与下一级的驱动单元的输出级连接;输出级的输出信号直接驱动行像素;所述控制端以级联输出级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控制输出级的开关状态。本技术还公开了包含上述输出模块的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本技术的输出模块结构简易,消耗玻璃面积小,采用本技术的输出模块能节省栅极驱动电路主要的动态功耗。【专利说明】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及其低功耗输出模块
本技术涉及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及其低功耗输出模块。
技术介绍
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有两种方法实现,一种采用CMOS的集成电路实现,CMOS技术成熟,速度快,往往大尺寸的显示器采用CMOS的栅极驱动技术,但是由于CMOS技术与TFT技术不兼容,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艺,如COG技术;CM0S比TFT面积要小,需要牺牲一些边框面积使得CMOS芯片与TFT阵列相连。另一种方法就是采用TFT构成的栅极驱动器代替CMOS集成电路,优点有减少工艺步骤,实现窄边框;缺点在大尺寸的显示屏中,过长的引线和过多的器件,会导致良率下降。在中小尺寸的显示屏中,为了追求人性化,美观化,TFT的栅极集成驱动器成为面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移动设备中,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已是主流,TFT栅极集成驱动器更显重要,我们要求栅极集成驱动器所占面积越小,功耗越低,使得显示屏美观和移动设备有更加长的持航时间。 栅极集成驱动电路的驱动技术往往可分为,交流驱动技术和直流驱动技术。交流驱动技术由于电路工作原理简单,采用TFT器件较少,而广泛受到平板显示厂家的应用,但是采用交流驱动技术的栅极驱动电路,在上拉TFT的漏极外界时钟信号,用于提供阵列的扫描信号,由于上拉TFT的尺寸较大,寄生电容大,因此无法避免输出级的动态功耗,特别是在大尺寸高分辨率的显示屏中,动态功耗成为电路工作的主要功耗;采用直流驱动技术的栅极集成驱动电路,直流驱动技术的栅极集成驱动电路驱动原理复杂,需要较多的TFT器件,不但消耗较多的玻璃面积,而且较多的走线,容易造成信号干扰和丢失,难以保证信号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结构简易,消耗玻璃面积小,采用本技术的输出模块,节省栅极驱动电路主要的动态功耗。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输出模块的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的低功耗输出模块,包括级联的多个驱动单元的输出模块,每个驱动单元的输出模块包括级联输出级、输出级和控制端;所述级联输出级与交流信号线连接,由交流信号驱动;所述输出级与直流信号线连接,由直流信号驱动;所述级联输出级与下一级的驱动单元的输出级连接;输出级的输出信号直接驱动行像素;所述的控制端以级联输出级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来控制输出级的开关状态。 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驱动单元,包括上述的低功耗输出模块。 优选的,每个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第十五晶体管和第一?第二电容; 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一时钟信号线CLKl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源线VDD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八晶体管的栅极、第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信号输入端VIN连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第二电源线VSSL、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八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十四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 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二时钟信号线CLK2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输入端VIN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分别与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三时钟信号线CLK3连接;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第二端、第八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九晶体管的栅极、第十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连接点作为级联输出级的输出端COUT ; 第九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源线VDD连接;第九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OUT、第十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十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第十五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三电源线VSS连接;第十三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第十四晶体管的栅极、第十五晶体管的栅极、初始信号线init连接。 优选的,每个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第十六晶体管和第一?第二电容; 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一时钟信号线CLKl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源线VDD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八晶体管的栅极、第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输入端VIN连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第二电源线VSSL、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八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十四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十六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 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二时钟信号线CLK2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输入端VIN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分别与第十二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三时钟信号线CLK3连接;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八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二晶体管的栅极、第九晶体管的栅极、第十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作为级联输出级的输出端COUT ; 第九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源线VDD、第十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九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分别与驱动单元的输出端OUT、第十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十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十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源线VSS连接;第十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第十五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第十六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十三晶体管的栅极、第十四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初始信号线init连接。 优选的,每个驱动单元包括每个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第十三晶体管和第一电容; 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源线VDD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晶体管栅极、第二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平板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的低功耗输出模块,包括级联的多个驱动单元的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单元的输出模块包括级联输出级、输出级和控制端;所述级联输出级与交流信号线连接,由交流信号驱动;所述输出级与直流信号线连接,由直流信号驱动;所述级联输出级与下一级的驱动单元的输出级连接;输出级的输出信号直接驱动行像素;所述控制端以级联输出级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控制输出级的开关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为敬张立荣宋小锋周雷徐苗王磊彭俊彪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