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及根据供电电路实现的低功耗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6879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及根据供电电路实现的低功耗控制系统,该供电电路包括转换器U1503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源和电容C1514的第一端相连,转换器U1503的使能控制端分别与电阻R1517的第一端、电阻R1518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501的集电极相连,转换器U1503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1516的第一端和负载相连,电阻R1518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1501的基极分别与处理器的供电信号控制输出端相连,转换器U1503的接地端、电容C1514的第二端、三极管Q1501的发射极和电容C1516的第二端分别与地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为负载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根据供电电路实现的低功耗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在电子产品中如何为电子产品(例如RFID模块、WIFI模块或者GPS模块)提供一个稳定的供电电压,以及如何降低电子产品的功耗,已经成为了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供电电路及根据供电电路实现的低功耗控制系统。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该电路包括转换器U1503,转换器U1503的型号为BL9198-28BAPRN,转换器U1503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源和电容C1514的第一端相连,转换器U1503的使能控制端分别与电阻R1517的第一端、电阻R1518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501的集电极相连,转换器U1503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1516的第一端和负载相连,电阻R1518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1501的基极分别与处理器的供电信号控制输出端相连,转换器U1503的接地端、电容C1514的第二端、三极管Q1501的发射 极和电容C1516的第二端分别与地相连。该供电电路能够为负载稳定提供输出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供电电路及根据供电电路实现的低功耗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器U1503,转换器U1503的型号为BL9198‑28BAPRN,转换器U1503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源和电容C1514的第一端相连,转换器U1503的使能控制端分别与电阻R1517的第一端、电阻R1518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501的集电极相连,转换器U1503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1516的第一端和负载相连,电阻R1518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1501的基极分别与处理器的供电信号控制输出端相连,转换器U1503的接地端、电容C1514的第二端、三极管Q1501的发射极和电容C1516的第二端分别与地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器U1503,转换器U1503的型号为BL9198-28BAPRN,转换器U1503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源和电容C1514的第一端相连,转换器U1503的使能控制端分别与电阻R1517的第一端、电阻R1518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501的集电极相连,转换器U1503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1516的第一端和负载相连,电阻R1518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1501的基极分别与处理器的供电信号控制输出端相连,转换器U1503的接地端、电容C1514的第二端、三极管Q1501的发射极和电容C1516的第二端分别与地相连。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实现的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G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丰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