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砌筑阳极焙烧炉周墙外绝热层用的高温藻质绝热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996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砌筑阳极焙烧炉周墙外绝热层用的高温藻质绝热块,它具有相对的二个砌筑面,一个砌筑面具有凸条,而另一个砌筑面具有沟槽,使得相邻高温藻质绝热块在砌筑面对合时,凸条与沟槽咬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凸条呈凸弧形,所述沟槽呈凹曲面形,所述凸条其圆弧半径范围为5~30mm,所述沟槽其圆弧半径范围为7~32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得相邻高温藻质绝热块在砌筑面对合时,实现凸条与沟槽的咬合连接,增大了砌筑结合面,简化了外绝热层砌筑过程,砌筑施工速度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绝热层具有砌筑牢固可靠,增大了砌筑结合面,结构稳定性高,抗机械冲击的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砌筑阳极焙烧炉周墙外绝热层用的高温藻质绝热块,它具有相对的二个砌筑面,一个砌筑面具有凸条,而另一个砌筑面具有沟槽,使得相邻高温藻质绝热块在砌筑面对合时,凸条与沟槽咬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凸条呈凸弧形,所述沟槽呈凹曲面形,所述凸条其圆弧半径范围为5~30mm,所述沟槽其圆弧半径范围为7~32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得相邻高温藻质绝热块在砌筑面对合时,实现凸条与沟槽的咬合连接,增大了砌筑结合面,简化了外绝热层砌筑过程,砌筑施工速度快,本技术的外绝热层具有砌筑牢固可靠,增大了砌筑结合面,结构稳定性高,抗机械冲击的能力强的特点。【专利说明】一种供砌筑阳极焙烧炉周墙外绝热层用的高温藻质绝热块【
】 本技术涉及一种筑炉用的砌块,尤其是涉及一种供砌筑阳极焙烧炉周墙外绝热层用的高温藻质绝热块,适用于铝用阳极生产领域的阳极焙烧炉。 【
技术介绍
】 阳极焙烧炉的周侧大墙是采用不同使用温度和密度的保温材料砌筑而成,与炉子的边部火道相边接,砌筑周墙所用的保温材料具有密度小、导热率低等特点,以保证焙烧炉运行过程中具有较低的传热和蓄热损失。 现有阳极焙烧炉的周墙,沿温度由高至低其组成结构为:密度与厚度分别为 1.0?1.5g/cm3、230?350mm的粘土质保温砖,密度与厚度分别为0.3?0.6g/cm3、30?50mm的陶瓷纤维板,密度与厚度分别为0.6?0.7g/cm3、230?350mm的硅藻土砖,其中,硅藻土砖的砌筑结合面为纯平面,这种周墙结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娃藻土砖砌筑成阳极焙烧炉周墙的外绝热层过程中,上、下相邻硅藻土砖仅用隔热耐火泥粘接,粘接可靠性差、抗机械冲击能力差,施工效率低下;2、所采用的各种保温材料,尤其是存在薄弱环节最外层的硅藻土砖常温耐压强度小,一般只有1.5?2.0MPa,在运输、保管和砌筑过程中极易破损、缺棱掉角,降低砌筑质量、增加炉子造价;3、这种低强度的硅藻土砖,在炉子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应力和温度的作用,极易产生破损和粉化,导致炉子热损失增加,周墙整体变形,并将推力传递至边火道,造成边火道漏风、边料箱低温,同时也缩短了炉子的使用寿命;4、上述硅藻土砖在历时8小时、试验温度低于900°C条件下的重烧线收缩率为2%,周墙极易出现体积收缩,在砌体中形成塌陷和空洞,造成边火道漏风、边料箱低温;5、硅藻土砖在阳极焙烧炉周墙上使用的诸多缺陷,最终导致阳极焙烧炉热耗增加、废品率上升,不利于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砌筑阳极焙烧炉周墙外绝热层用的高温藻质绝热块,在阳极焙烧炉周墙的外绝热层砌筑施工过程中,外绝热层施工速度快,砌筑牢固可靠,结构稳定性高,抗机械冲击能力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供砌筑阳极焙烧炉周墙外绝热层用的高温藻质绝热块,它具有相对的二个砌筑面,一个砌筑面具有凸条,而另一个砌筑面具有沟槽,使得相邻高温藻质绝热块在砌筑面对合时,凸条与沟槽咬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凸条呈凸弧形,所述沟槽呈凹曲面形,所述凸条其圆弧半径范围为5?30mm,所述沟槽其圆弧半径范围为7?32mm。 上述凸条沿所述一个砌筑面延伸,上述沟槽沿所述另一个砌筑面延伸。 上述高温藻质绝热块的密度为0.8?0.9g/cm3。 上述高温藻质绝热块的常温耐压强度彡4MPa。 上述高温藻质绝热块的长度尺寸范围为150?360mm,宽度尺寸范围为100?300mm,厚度尺寸范围为60?24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阳极焙烧炉周墙的外绝热层由高温藻质绝热块砌筑而成,替代了硅藻土砖,该高温藻质绝热块的二个砌筑面分别具有凸条和沟槽,使得相邻高温藻质绝热块在砌筑面对合时,实现凸条与沟槽的咬合连接,凸弧形凸条的圆弧半径范围为5?30mm,凹曲面形沟槽的圆弧半径范围为7?32mm,如此增大了砌筑结合面,简化了外绝热层砌筑过程,砌筑施工速度快,本技术的外绝热层具有砌筑牢固可靠,结构稳定性高,抗机械冲击能力强,而外绝热层作为阳极焙烧炉周墙的其中一环,有利于改善阳极焙烧炉周墙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2、由于本技术的高温藻质绝热块的密度为0.8?0.9g/cm3,具有较好的常温耐压强度(> 4MPa),不但可在运输途中、保管过程中及砌筑施工时保持良好的外形,材料的破损或缺棱掉角现象明显减少,有利于保证砌筑质量、降低炉体造价,而且砌筑得到的外绝热层强度高,在阳极焙烧炉长期运行过程中,可保证高温藻质绝热块具有抵抗焙烧炉膨胀应力的能力,对延缓高温藻质绝热块粉化时间和防止早期破损起到积极作用,边火道不致于因漏风而影响边火道及边料箱的温度与焙烧工艺曲线的一致性;由于高温藻质绝热块的常温耐压强度在4MPa以上,可明显减少周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内倾,以致挤推边火道的现象,这将有利于提高阳极焙烧炉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高温藻质绝热块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的高温藻质绝热块的一个侧端面的视图; 图3是外绝热层处于阳极焙烧炉周墙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阳极焙烧炉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2、3、4加以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一种供砌筑阳极焙烧炉周墙外绝热层用的高温藻质绝热块,它具有相对的二个砌筑面,一个砌筑面具有凸条,而另一个砌筑面具有沟槽,使得相邻高温藻质绝热块在砌筑面对合时,凸条与沟槽咬合连接在一起,其中,凸条24呈凸弧形,沟槽23呈凹曲面形,凸条24的圆弧半径范围为5?30mm,沟槽23的圆弧半径范围为7?32m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高温藻质绝热块具有上砌筑面21、下砌筑面22,沟槽23设置在上砌筑面21上,凸条24设置在下砌筑面22上。 高温藻质绝热块的左右两侧端面结构对称。 为提高加工效率,凸条24沿下砌筑面22延伸,而沟槽23则沿上砌筑面21延伸。 高温藻质绝热块的密度为0.8?0.9g/cm3 ;常温耐压强度彡4MPa。 高温藻质绝热块的长度尺寸范围为150?360mm,宽度尺寸范围为100?300mm,厚度尺寸范围为60?240mm。 在本实施例中,高温藻质绝热块的尺寸:长270mmX宽133mmX厚66mm。 在砌筑外绝热层2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高温藻质绝热块采用专门的隔热耐火泥进行逐块砌筑,凸条24与沟槽23咬合连接,从而形成不易错动的外绝热层2。 其中,布置在顶部的一块高温藻质绝热块仅有一个砌筑面,即下砌筑面22设置有凸条24,相应地,布置在底部的一块高温藻质绝热块仅有一个砌筑面,即上砌筑面21设置有沟槽23。 经相关检测机构检测,尺寸为长270mmX宽133mmX厚66mm的本技术的高温藻质绝热块,其导热率为0.19ff/m.k,符合工艺要求。其余技术指标如下: 密度为0.87g/cm3,常温耐压强度为4.95MPa ; 试验时间8小时、试验温度高达940°C的条件下,重烧线收缩率仍然达到2%。 重烧线收缩试验表明:该高温藻质绝热块可明显改善所砌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砌筑阳极焙烧炉周墙外绝热层用的高温藻质绝热块,它具有相对的二个砌筑面,其特征在于:一个砌筑面具有凸条,而另一个砌筑面具有沟槽,使得相邻高温藻质绝热块在砌筑面对合时,凸条与沟槽咬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凸条呈凸弧形,所述沟槽呈凹曲面形,所述凸条其圆弧半径范围为5~30mm,所述沟槽其圆弧半径范围为7~3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小杭裘珞密裘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嵊州市崇仁建筑材料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