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接车架和刚性车轴的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522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旋转移动接头完成刚性轴8、18、38与车辆底盘21、26之间的固定联接,这些旋转移动接头经适当组合后能吸收侧向推力,并为车轴提供了铰链联接.每个车轴至少使用一个这种接头,该接头固定在悬架10、20的底部和车轴8、18、38之间.该接头包括一个可转动的销柱3、13、43,此销柱或与一个旋转移动套筒2、12联接,或者与一个叉形构件37联接,叉形构件37可绕车轴38上的一个销子36转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旋转移动接头连接车辆轴和可垂直滑动的悬架的联接装置。更准确地说,本专利技术介绍的是一种用旋转移动接头,使刚性轴装在机动车辆底盘上的联接装置,或更通俗地讲,用旋转移动接头把装有垂直滑动悬架的车辆底盘联接在车轴上。已经知道,在刚性轴的悬架中使用可作垂直运动轨迹的弹性元件(螺旋弹簧、空气弹簧,液压空气弹簧和类似的其它弹簧),其纵向和横向推力被车辆车轴和底盘之间的各个独立联接元件所吸收;这些联接元件由铰接的臂和反作用杆系统组成。本说明书中所用的术语“横向”和“纵向”是对车辆的行进方向而说的。对于一般安装在工业车辆上的悬架,所说的刚性轴与底盘之间的联接件铰接系统,包括一组与一根刚性横向杆(Panhard式)相联的多元纵向拉杆;或由一根横向推力杆与一个三角形拉杆相联,而三角形拉杆的底部紧固在车轴上,其顶部枢轴连接在底盘上;或者由许多纵向拉杆与一个三角形拉杆相联,而三角形拉杆的顶部枢轴连接在车轴上,其底部通过一根可吸收横向推力的销子联接在底盘上。因此,无论在那种情况下,车轴与底盘之间都需要一个由许多独立的联接件构成的复杂系统,以便吸收横向和纵向推力,使悬架严格按照一个垂直的运动轨迹运动。由于这种系统中包括有许多联接件和接头,而且这种复杂的联接结构的尺寸和重量都相当大,维护保养困难(比如接头的润滑),因此,该联接系统的制造和运行费用都很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或减小上述系统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接刚性轴和底盘的装置,其基本构件是,由设置在车轴和悬架之间的联接头组成,因此在底盘和车轴之间仅需要少量的联接元件,从而减小了联接结构的尺寸和重量,维修方便,降低制造和运行费用。从下列描述中,将会更明显地认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它们通过一联接装置而实现,该联接装置把装有可垂直滑动悬架的车辆底盘紧固在车轴上,联接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刚性轴和底盘之间的联接元件,这些联接元件适于承受纵向推力和制动扭矩,其特征是可垂直滑动的悬架至少通过一个联接头与所说的车轴联接,所说的接头基本上由一个可转动的销柱组成,转动销柱与一个旋转移动套筒相联接,而旋转移动套筒装在所说悬架底部的圆柱形支座内。现在参照一个无约束例子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联接头的透视部件分解图;图2是图1中的接头联接在一个车轴和一个可垂直滑动悬架上的透视图,其中一部分为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联接头的透视部件分解图;图4是图3中的接头联接在一个车轴和一个可垂直滑动悬架上的透视图,其中一部分为横向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接头联接在一个车轴和一个可垂直滑动悬架上的透视图,其中一部分为纵向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联接头的透视部件分解图;图7是图6中的接头联接在一个车轴和一个可垂直滑动悬架上的透视图,其中一部分为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接头联接在一个车轴和一个可垂直滑动悬架上的透视图,其中一部分为剖视图;图9和图10简略地表示两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刚性轴联接装置;图11和图12简略地表示出图9中的车轴悬架系统处于两种不同运行位置时的情况,其中一部分为正剖视图;图13和图14简略地表示出图9中的一部分车轴悬架系统处于两种不同运行位置时的情况,其中一部分为侧剖视图;图15和图16简略地表示出图10中的车轴悬架系统处于两种不同运行位置时的情况,其中一部分为正剖视图;图17和图18为沿图10中箭头A向的侧视图,表示一部分车轴悬架系统处于两种不同运行位置时的情况;图19和图20为沿图10中箭头B向的侧视图,表示一部分车轴悬架系统处于与图17和图18同样的两种位置时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联接车辆刚性轴和固定在底盘上的悬架的系统,包括在底盘和车轴之间使用独立联接元件,这些联接元件适于承受纵向推力和制动扭矩,还包括有设置在悬架和车轴之间的旋转移动联接头,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参照附图1和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移动接头包括有一个空心圆筒形壳体1,圆筒形壳体1底部开启,圆筒柱面上至少有一开口4,最好是两个相对的开口4和4′。壳体1内容纳一个空心套筒2,套筒2同样向下开启,空心套筒2由两垂直交叉的圆柱形成一固件,可以作旋转移动运动。实事上,套筒2可沿开口4、4′的轴线,也就是图1中箭头A的方向移动,并能绕所说的轴线转动,即沿图1中箭头B的方向。带有一个销柱3的球接头5通过耳轴6装在套筒2内,销柱3可绕耳轴的轴线转动,如图1中箭头c所指转动方向。销柱3穿过套筒2和壳体1底部的开口并通过一座板7联接到车辆的车轴8上。另一方面,圆筒形壳体1固定在悬架构件10的一个内套筒9的底部,套筒9可垂直运动在悬架内装设如气动弹簧、机械弹簧、油压弹簧或组合式弹簧。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头使可垂直滑动悬架10与车轴8枢轴连接起来。从理论上讲,当车轴8与车辆底盘(未图示)之间的相对运动正好在垂直方向时,本专利技术的接头无任何内部运动,因此这个垂直运动全部被悬架10吸收,当车轴与底盘之间的相对运动有非垂直方向上的分量时,接头开始运行并能完成下列的运动。1)销柱3的球形端头5在套筒2内绕耳轴6轴线的转动,即沿图1中箭头c向的转动;2)被耳轴6紧固在一起的销柱和套筒在圆筒形壳体1内绕开口44′轴线的转动,即沿图1中箭头B向的转动;3)套筒2在圆筒形壳体1内沿开口4、4′轴线的移动,即沿图1中箭头A向的移动。因此,接头就有两种转动的可能性和一种移动的可能性,使车轴8即可相对悬架10的内套筒9横向移动,也可相对一横向轴线和一纵向轴线转动,接头还可吸收纵向推力,特别是由制动扭矩引起的推力,从而使原来为这种用途而使用的拉杆系统得以简化,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图3、4、5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接头,其作用与图1、2所示接头的作用一样。在第二实施例中,销柱3α带有一圆柱形端头5α,端头5α装在空心套筒2α中,套筒2α除向下开启外,其圆柱面上还有两个横向开口30和31,这些开口被圆盘32、33封闭,使圆柱形端头5α之能在套筒2α内转动。这个组件包括有插入上述圆筒形壳体1内的销柱3α、套筒2α和圆盘32、33,使所形成的接头同样能沿上述箭头A、B、c所指的方向运动。图4和图5表示图3的接头联接在车轴8和悬架10上时的情形,分别为横剖视图和纵剖视图。图6和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接头。该接头的形成同样有一个底部开启并至少在圆柱面上有一开口14的圆筒形壳体11,开口最好是两个相对的开口14、14′。壳体11内容纳一个与上述套筒2α形状相同的空心套筒12,套筒12的圆柱面上有三个开口16、16′、16”并能做旋转移动运动。装入壳体11内的套筒12的轴线正好与开口14、14′的轴线重合,使套筒12能沿此轴线移动,即沿图6中箭头A的方向,并能绕此轴线转动,如图6中箭头B所指方向。销柱13从套筒的下开口16和圆筒形壳体11的底部伸出,与销柱13紧固在一起的接头端15能沿其自身轴线移动,如图6中箭头D所指方向,并能绕该轴线转动,如图6中箭头c所指方向。因为圆柱形接头端15的高度比套筒12空腔的尺寸小,因此沿箭头D向的移动是可能的。如上面参照附图所述,销柱13与车轴18联接,圆筒形壳体11紧固在可垂直滑动的弹性悬架20的一个内套筒19的底部。因此,参照图6和图7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接头可作下列运动1、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刚性轴和刚性联接在车辆底盘上的可垂直滑动悬架之间的联接装置,该装置包括位于底盘和刚性轴之间的联接元件,这些元件适于承受纵向推力和制动扭矩,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可垂直滑动悬架通过一个接头与所说的车轴8相联接,该接头基本上由一个可转动的销柱3组成,转动销柱3与一个旋转移动套筒2联接,旋转移动套筒2装在所说悬架底部的圆筒形支座1内。

【技术特征摘要】
IT 1984-11-5 68.100-A/81.车辆刚性轴和刚性联接在车辆底盘上的可垂直滑动悬架之间的联接装置,该装置包括位于底盘和刚性轴之间的联接元件,这些元件适于承受纵向推力和制动扭矩,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可垂直滑动悬架通过一个接头与所说的车轴8相联接,该接头基本上由一个可转动的销柱3组成,转动销柱3与一个旋转移动套筒2联接,旋转移动套筒装在所说悬架底部的圆筒形支座1内。2.根据权项1要求的刚性轴联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接头由下列零件组成固定在所说悬架下端的一个空心圆筒1、11,空心圆筒上至少有一个开口4、14,可滑动地插入开口4、14中的一个可作旋转移动运动的套筒2、2α、12,装在套筒内的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接头端5、5α、15,接头端带有一个销柱3、3α、13。3.根据权项1和2要求的刚性轴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销柱3的接头端是一球形端头5,该球形端头5通过一耳轴6与所说的套筒2联接,耳轴6垂直于套筒2所对应的开口4的轴线延伸。4.根据权项1和2要求的刚性轴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销柱3α的接头端是一圆柱形端头5α,该圆柱形端头5α由从套筒侧向开口30、31插入的圆盘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普里尼罗伯托
申请(专利权)人:普里尼罗伯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