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78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包括电动发动机及减速机的致动器的稳定器控制装置,该装置考虑减速机的传递效率来提高车体倾斜运动的收敛性能。对于具有配置于左右车轮之间的一对平衡杆(SBfr、SBfl)和配置于该一对平衡杆之间的电动发动机驱动的稳定器致动器(FT)的稳定器(SBf),根据车辆的转向状态来控制电动发动机(M),从而控制稳定器的扭曲刚性。而且,判断车辆的转向状态的变化,从而根据该判断结果来改变电动发动机的控制参数(例如发动机电流目标值)。例如,当判断为转向减少状态时,急速减少向电动发动机的通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稳定器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由电驱动的致动器来可变地控制配置在左右车轮之间的稳定器的扭转刚性的稳定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车辆的稳定器控制装置在车辆的转弯行驶中通过稳定器的作用从外部施加适当的侧倾力矩,从而降低或抑制车体的倾斜运动。为了实现所述功能,例如,在下述非专利文献1中,如下对将使用液压主动稳定车辆倾斜运动的系统作为“动态驾驶系统(Dynamic drive)”进行了说明。即,将由引擎驱动的双朕泵作为能量的供应源,并且输入传感器信号、CAN信号,从而通过这些的逻辑、数字组合来确定横向运动信号。基于所述信号调节方向控制阀,所述方向控制阀保证了设定主动压力的比例压力控制阀和油的方向。在阀组(valve block)上具有用于前、后轴的稳定器的两个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力被反馈到方向控制阀和控制单元。此外,还公知有使用电气系统的主动的倾斜抑制控制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对应车辆的转向强度来驱动、控制致动器,从而改变稳定器的表观扭曲刚性的稳定器效率控制装置。具体来说,如下构成即,通过从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算出电磁式线性致动器的推力,并将该推力转换为电流值,从而设定目标电流值并执行PID控制。而且,公开了根据基于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的同步信号,对由三角形接线的三相线圈的层叠体构成的定子提供励磁电流,并且反馈实际电流,由此驱动致动器使其伸缩,以使稳定器的扭曲刚性最优化。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横摆稳定装置,该横摆稳定装置将平衡杆分为两半,并在所述半个部分之间设置了机电式转向致动器。即,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构成为产生初始应力(initialstress)转矩的机电式转向致动器包括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电机、减速齿轮装置及配置在它们中间的制动器,由电机产生的转矩经由减速齿轮装置转换为稳定器的初始应力所需的转矩,并且稳定器的半个部分经由轴承直接被机电式转向致动器以至壳体所支撑,并且稳定器的另一半个部分与减速齿轮装置的输出(高转矩端)连接,并由轴承支撑。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7173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表2002-518245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Dynamic Driver.Technology..BMW Group,2002..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URLhttp//www.bmwgroup.com/e/0_0_www_bmwgroup_com/7_innovation/7_3_technologie/7_3_4_dynamic_drive.shtml> 上述的非专利文献1涉及使用了电动-液压系统的主动的倾斜抑制控制装置,该装置利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比例压力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的、从而进行所谓的压力控制。在由稳定器主动抑制并控制倾斜的装置中,为了抑制车辆转向时的倾斜运动,通过稳定器控制来施加与由转向时作用于车体的惯性力引起的侧倾力矩对抗的侧倾力矩。由此,需要对直接换算为侧倾力矩的稳定器致动器的压力进行反馈控制。另一方面,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平衡杆和悬架部件之间配置了直线移动(move)的电磁式线性致动器的实施例,但并没有公开其他的致动器的具体例子。尤其没有提到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具有电动发动机和减速机的致动器。但是,如专利文献2所述,当使用减速机对由电动发动机形成的输出进行动力传递时,产生下述的问题。即,用于上述致动器的减速机具有从电动发动机向车体传递动力时的正效率和从车体向电动发动机进行动力传递的逆效率。由于上述减速机的效率(正效率及逆效率),若基于横向加速度(实际横向加速度或计算横向加速度)设定倾斜抑制控制中的主动侧倾力矩,则存在倾斜运动无法良好收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具有致动器的稳定器控制装置中,考虑减速机的传递效率来提高车体倾斜运动的收敛性能,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电动发动机及减速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如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那样构成,所述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器控制装置,其包括稳定器,具有配置于车辆的左右车轮之间的一对平衡杆,和配置于所述一对平衡杆之间并具有电动发动机及减速机的致动器;以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车辆的转向状态来控制所述电动发动机,从而控制所述稳定器的扭曲刚性;其中,具有判断所述车辆的转向状态的变化的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的判断结果来改变所述电动发动机的控制参数。此外,所述电动发动机的控制参数例如是电动发动机的驱动电流的目标值。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如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那样构成,所述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器控制装置,包括稳定器,具有配置于车辆的左右车轮之间的一对平衡杆,和配置于所述一对平衡杆之间并具有电动发动机及减速机的致动器;以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车辆的转向状态来控制所述电动发动机,从而控制所述稳定器的扭曲刚性;其中,具有判断所述车辆的转向状态的变化的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当所述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判断出转向减少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急速减少向所述电动发动机的通电。此处,“转向减少状态”是指车辆的转向程度(可用横向加速度表示)减少,从而渐渐接近直进的状态。此外,在下面,将车辆的转向程度保持为恒定的状态称为转向保持状态,将车辆的转向程度增加的状态称为转向增加状态。在上述第二技术方案的稳定器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如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那样构成即,当所述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判断为转向减少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对向所述电动发动机的通电进行急速减少的控制,直到向所述电动发动机的通电状态小于与所述减速机的正效率和逆效率的积值相当的通电状态为止。或者,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如第四技术方案所述的那样构成,所述第四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器控制装置,包括稳定器,具有配置于车辆的左右车轮之间的一对平衡杆,和配置于所述一对平衡杆之间并具有电动发动机及减速机的致动器;以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车辆的转向状态来控制所述电动发动机,从而控制所述稳定器的扭曲刚性;其中,具有判断所述车辆的转向状态的变化的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当所述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判断出转向保持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减少向所述电动发动机的通电。在上述第四技术方案所述的稳定器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如第五技术方案所述那样的构成即,当所述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判断出转向保持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在比与所述减速机的正效率和逆效率的积值相当的通电状态大的范围内,对向所述电动发动机的通电进行减少控制。此外,在上述第四或第五技术方案所述的稳定器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如第六技术方案所述的那样构成即,当在转向保持状态下正在进行对所述电动发动机的通电减少控制的时候,所述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判断出转向增加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对对所述电动发动机的通电进行急速增加的控制,直到成为转向增加状态时的所述电动发动机的通电状态为止。专利技术效果由此,根据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稳定器控制装置,具有判断车辆的转向状态的变化的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并根据其判断结果来改变电动发动机的控制参数,此外,根据第二及第四技术方案所述的稳定器控制装置,当判断为转向减少状态或转向保持状态时,对向电动发动机的通电进行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器控制装置,包括:稳定器,具有配置于车辆的左右车轮之间的一对平衡杆,和配置于所述一对平衡杆之间并具有电动发动机及减速机的致动器;以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车辆的转向状态来控制所述电动发动机,从而控制所述稳定器的扭曲刚性;其特征在于,具有判断所述车辆的转向状态的变化的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转向状态变化判断装置的判断结果来改变所述电动发动机的控制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井由行浦马场真吾武马修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