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孝龙专利>正文

永磁增流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772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增流变压器,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和第二永磁体、感应线圈及由软磁材料制作的两个环形磁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设置有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1及第二电磁线圈A1,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1及第二电磁线圈A1的两端磁极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永磁增流变压器的优点在于,通过电磁线圈形成不断变化的交变磁场,使磁路中的永磁体磁场方向不断发生改变,通过磁路中的感应线圈感应电磁线圈和永磁体同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产生电流,大幅提高了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使永磁体内在的磁能可以在变压器中得到充分应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具体说是一种可以通过将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叠加到变压器交变磁场中增加变压器磁场强度,从而增加变压器中电流强度的变压器增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源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一般都只有百分之九十左右,变压器在改变电源电压的同时,也消耗浪费了不少能源。同时,目前在各种电器设备中永磁体所内含的大量磁能也很难被大量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电磁线圈形成不断变化的交变磁场,使永磁体处于磁路中的磁场方向不断发生改变,并将永磁体在磁路中产生的磁场叠加到变压器交变磁场中增加变压器磁场强度,从而增加变压器中感应线圈输出电流强度的变压器增流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和第二永磁体、感应线圈及由软磁材料制作的两个环形磁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设置有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1及第二电磁线圈A1,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1的两端磁极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同时第一电磁线圈A及第二电磁线圈A1分别设置在两个两端连接在环形磁轭上的软磁磁芯或磁轭上。所述的感应线圈位于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的一侧或与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共同绕制在同一软磁磁芯或磁轭上,或感应线圈位于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环形磁轭上。所述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上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1,二者位于同一环形磁轭上磁极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永磁体C位于外环磁轭一端为N极,第二永磁体C1位于同一外环磁轭的一端则为S极,当第一永磁体C位于外环磁轭一端为S极,第二永磁体C1位于同一外环磁轭的一端则为N极。所述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1两个永磁体在磁路中形成一对永磁体组合,磁路中同时设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相同或类似的永磁体组合。所述的同时设置在两个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软磁磁芯或磁轭上的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1,二者位于同一环形磁轭上磁极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电磁线圈A位于外环磁轭一端为N极,第二电磁线圈A1位于外环磁轭的一端则为S极,当第一电磁线圈A位于外环磁轭一端为S极,第二电磁线圈A1位于外环磁轭的一端则为N极。所述的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1两个电磁线圈在磁路中形成一对电磁线圈组合,磁路中同时设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电磁线圈组合。所述的位于两个环形磁轭中的第一和第二永磁体与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之间分别为间隔设置。所述的环形磁轭为多个平行并列设置,或所述的环形磁轭为多个内外环设置。所述的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环形磁轭为方形或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的内环磁轭和外环磁轭可以同为方形,或所述的内环磁轭和外环磁轭同为圆形,或所述的内环磁轭为方形外环磁轭为圆形,或所述的内环磁轭为圆形外环磁轭为方形,或所述的内环磁轭和外环磁轭同为多边形。永磁增流变压器的优点在于,通过电磁线圈形成不断变化的交变磁场,使处于磁路中的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不断发生改变,通过磁路中的感应线圈感应电磁线圈和永磁体同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产生电流,大幅度提高了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使永磁体内在的磁能可以在变压器中得到充分应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和图1-1为交变磁场在内、外两个环形磁轭中工作运行示意图。图2和图2-1为交变磁场在内、外两个方形磁轭中工作运行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两个环形磁轭并列设置示意图。图4和图4-1为感应线圈位于电磁线圈一侧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中所示,在内环和外环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一永磁体C、第二电磁线圈A1及第二永磁体C1(第一电磁线圈A及第二电磁线圈A1分别设置在两个两端连接在环形磁轭上的软磁磁芯或磁轭上,同时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1的磁场方向相反),当电磁线圈A和A1接入交流电源,电磁线圈A和A1产生交变磁场;由于电磁线圈A和A1之间的电路采用串联连接,即电磁线圈A1的首端与电磁线圈A的术端连接,所以二者之间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即当第一电磁线圈A位于外环磁轭一端磁极为N极,第二电磁线圈A1位于外环磁轭的一端磁极则为S极。图中所示,当第一电磁线圈A位于外环一端为N极,位于内环上的一端为S极时,电磁线圈A的磁场方向就和S极处于外环上N极位于内环上的第二永磁体C1的磁场方向相反,二者之间通过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闭合磁路,闭合磁路中的磁场强度为电磁线圈A的磁场强度与永磁体C1磁场强度的二者之和,位于该闭合磁路中的第二感应线圈B1通过磁场感应,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的大小等于电磁线圈A磁场和第二永磁体C1磁场二者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之和。由于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1的(电源)为串联连接(线圈A尾端电源线和线圈A1的首端连接),当第一电磁线圈A位于外环一端磁极为N极时,位于外环磁轭上的电磁线圈A1的一端磁极同时为S极,位于内环磁轭上的第一电磁线圈A的一端磁极为S极时,位于内环磁轭上的第二电磁线圈A1的一端磁极同时为N极,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第二电磁线圈A1所产生的磁场就只能通过第一永磁体C经过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磁场回路,该磁场强度等于第二电磁线圈A1和第一永磁体C二者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之和。第四感应线圈B3位于第二电磁线圈A1和第一永磁体C之间的形成的磁场回路上,第四感应线圈B3由于该磁场感应,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的大小等于第二电磁线圈A1产生的的磁场和第一永磁体C产生的磁场,二者之间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之和。同样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第一永磁体C由于其磁场方向和第一电磁线圈A之间的磁场方向相同,二者的N极均朝向外环磁轭,S极均朝向内环磁轭,在磁路中互为排斥,二者之间无法通过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磁场回路,所以位于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一永磁体C之间磁轭上的的第一感应线圈B所感应到的磁场强度为0,感应线圈B中没有磁场感应和感应电流的产生。同时,位于第二永磁体C1和第二电磁线圈A1之间磁轭上的第三感应线圈B2,也同样由于第二永磁体C1和第二电磁线圈A1之间的磁场方向相同,磁场与磁场之间相互排斥,二者之间无法通过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磁场回路,所以位于第二永磁体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永磁增流变压器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和第二永磁体、感应线圈及由软磁材料制作的两个环形磁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设置有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1及第二电磁线圈A1,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1的两端磁极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同时第一电磁线圈A及第二电磁线圈A1分别设置在两个两端连接在环形磁轭上的软磁磁芯或磁轭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4.25 CN 201420225053.91.永磁增流变压器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和第二永磁体、感应线圈及由软磁材料制作的两个环形磁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设置有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1及第二电磁线圈A1,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1的两端磁极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同时第一电磁线圈A及第二电磁线圈A1分别设置在两个两端连接在环形磁轭上的软磁磁芯或磁轭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线圈位于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的一侧或与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共同绕制在同一软磁磁芯或磁轭上,或感应线圈位于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环形磁轭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上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1,二者位于同一环形磁轭上磁极的磁场方向相反; 
所述的第一永磁体C位于外环磁轭一端为N极,第二永磁体C1位于同一外环磁轭的一端则为S极,当第一永磁体C位于外环磁轭一端为S极,第二永磁体C1位于同一外环磁轭的一端则为N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1两个永磁体在磁路中形成一对永磁体组合,磁路中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孝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