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的内置钢圈补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980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的内置钢圈补强结构。该补强结构包括置于两段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内侧且宽度大于施工缝的内置钢圈,所述内置钢圈是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环形结构,每块钢板均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一层段地铁箱型隧道和二层段地铁箱型隧道的内表面混凝土结构的内壁,并将施工缝完全覆盖,在内置钢圈与每层地铁箱型隧道内表面混凝土结构之间的间隙内高压注入环氧树脂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补强结构置于两段隧道箱体连接处,用于增强两段隧道连接处的稳定性,防止地铁列车动荷载和外部水土压力对地铁箱体隧道结构造成进一步破坏;该补强结构的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耐温耐候性强,维保简便,经济环保。(*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的内置钢圈补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施工缝的补强施工结构,特别是一种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的内置钢圈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针对某市地铁隧道明挖区间箱型隧道一层段和两层段之间设计的施工缝,因不均匀沉降引起高承压水渗漏现象,采用了静压钢管桩结合静压注浆的施工工艺进行基底加固。施工成型箱体隧道基底加固结束后,地铁箱体隧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为防止地铁列车动荷载和外部水土压力对地铁箱体隧道结构造成进一步破坏,必须对地铁区间箱体隧道施工缝两侧进行结构补强加固,而目前并没有针对该施工缝两侧进行补强加固的方法,因此,为寻求一种经济环保、可操作性强的结构补强技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地铁箱体隧道钢筋混凝土结构补强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的内置钢圈补强结构,该补强结构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质量易于保证,耐温耐候性强,维保简便,经济环保。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的内置钢圈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结构包括置于两段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内侧且宽度大于施工缝的内置钢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的内置钢圈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结构包括置于两段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9)内侧且宽度大于施工缝(9)的内置钢圈(3),所述内置钢圈(3)是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环形结构,每块钢板均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在一层段地铁箱型隧道(1)和二层段地铁箱型隧道(2)的内表面混凝土结构的内壁,并将施工缝(9)完全覆盖,在内置钢圈(3)与每层地铁箱型隧道内表面混凝土结构(10)之间的间隙内高压注入环氧树脂填充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的内置钢圈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补强结构包括置于两段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9)内侧且宽度大于施工缝(9)的内置钢圈(3),所述内置钢圈(3)是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环形结构,每块钢板均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在一层段地铁箱型隧道(I)和二层段地铁箱型隧道(2)的内表面混凝土结构的内壁,并将施工缝(9)完全覆盖,在内置钢圈(3)与每层地铁箱型隧道内表面混凝土结构(10)之间的间隙内高压注入环氧树脂填充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箱型隧道施工缝的内置钢圈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内置钢圈(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姣彭刚朱明喜李飞鹏张闯胡俊冯亚辉陆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