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3216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7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源包括光源、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方的导光板,光源包括发光元件,导光板在其边缘区域设置有容置结构,发光元件容置于容置结构中。该背光源通过在导光板的边缘区域设置容置结构对发光元件进行容置,使发光元件与导光板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从而使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绝大部分都能入射至导光板内,进而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而且提升了背光源的背光效果。同时,上述结构的导光板,还能使光源组装起来更加方便,从而大大简化了背光源的组装过程,还大大降低了背光源组装过程中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因其体积小、功耗低、无福射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平板显示装置中的主流产品。背光源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关键器件。 背光源根据其光线的入射方式可以分为直入式背光源和侧入式背光源。侧入式背光源由于更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所以目前被广泛采用。如图1所示,在普通的侧入式背光源设计中,通常是将LED灯条6 (LED bar)贴设到背板边框21的内侧,LED灯61的发光面111面向导光板3的侧面,LED灯61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3的侧面入射至导光板3中。 在上述背光源的组装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将LED灯条6组装到背板2中,LED灯条6通常由多个LED灯61组装到电路板12上制成,由于LED灯条6的材质较软,不容易组装到背板2中,而且不易组装到位,必须用组装治具进行组装,此方法比较繁琐,且不良率较高。另外,LED灯条6在组装完毕后,LED灯61与导光板3之间很容易产生横向间隙,这会导致LED灯61发出的光线不能完全入射至导光板3中,从而造成一定的光线损失,使整个背光源的光效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源通过在导光板中设置容置结构,并将发光元件容置于容置结构中,使发光元件与导光板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从而不仅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而且提升了背光源的背光效果;同时,还大大简化了背光源的组装过程,还大大降低了背光源组装过程中的不良率。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光源、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方的导光板,所述光源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导光板在其边缘区域设置有容置结构,所述发光元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结构中。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包括LED灯;所述容置结构为开设在所述导光板中的贯穿其厚度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LED灯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包括LED灯;所述容置结构为开设在所述导光板的面向所述背板一侧或背向所述背板一侧的盲孔,所述盲孔与所述LED灯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的朝向所述导光板中心区域的一面为发光面,所述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发光元件沿一直线排列,且彼此之间相互等间隔;相应地,所述容置结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容置结构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呈直线等间隔分布,且所述容置结构与所述发光元件的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光源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均分别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贴设在所述导光板的面向所述背板一侧或背向所述背板一侧的板面上。 优选地,还包括反射片和光学膜片,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背光源。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背光源的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光源组装到导光板上; 步骤S2:将完成步骤SI的所述导光板组装到背板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SI具体包括:将所述光源的发光元件嵌入到所述导光板的容置结构中,将所述光源的电路板相应贴设到所述导光板的面向所述背板一侧或背向所述背板一侧的板面上。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源,通过在导光板的边缘区域设置容置结构对发光元件进行容置,使发光元件与导光板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从而使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绝大部分都能入射至导光板内,进而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而且提升了背光源的背光效果。同时,上述结构的导光板,还能使光源组装起来更加方便,从而大大简化了背光源的组装过程,还大大降低了背光源组装过程中的不良率。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采用上述背光源,提升了其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显示面板,同样提升了其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背光源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光源组装到导光板上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光源组装到导光板上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背光源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光源;11.发光兀件;111.发光面;12.电路板;2.背板;21.背板边框;3.导光板;31.容置结构;4.反射片;5.光学膜片;6.LED灯条;61.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光源1、背板2和设置在背板2上方的导光板3,光源I包括发光元件11,导光板3在其边缘区域设置有容置结构31,发光元件11容置于容置结构31中。 将发光元件11容置于容置结构31中,能使发光元件11与导光板3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从而使发光元件11所发出的光线绝大部分都能入射至导光板3内,进而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而且提升了背光源的背光效果。 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1包括LED灯;容置结构31为开设在导光板3中的贯穿其厚度的通孔,通孔与LED灯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如此设置,能使LED灯恰好嵌入到通孔中,从而使LED灯与通孔之间能充分接触,且二者之间不会产生间隙。 其中,发光兀件11的朝向导光板3中心区域的一面为发光面111,发光面111与导光板3相贴合。如此设置,能使发光元件11发出的光线绝大部分都能入射至导光板3中,从而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而且还提升了背光源的背光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发光元件11包括多个,多个发光元件11沿一直线排列,且彼此之间相互等间隔;相应地,容置结构31包括多个,多个容置结构31沿导光板3的一侧边缘呈直线等间隔分布,且容置结构31与发光元件11的位置一一对应。如此设置,能使所有的发光元件11都嵌入到容置结构31中,从而减少了光线的损失,大大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光源I还包括电路板12,电路板12与多个发光元件11均分别电连接,能够为多个发光元件11提供电源,电路板12贴设在导光板3的面向背板2 —侧的板面上。如此设置,能使光源I与导光板3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由于电路板12的厚度较薄,所以基本不会增加背光源的整体厚度;而且使光源I与导光板3组装起来也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12也可以贴设在导光板3的背向背板2 —侧的板面上。 本实施例中,背光源还包括反射片4和光学膜片5,反射片4设置在背板2和导光板3之间,能够将照射至背板2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3,光学膜片5设置在导光板3上方,能够对从导光板3射出的光线进行扩散。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同时也提升了背光源的背光效果。 基于上述背光源的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该背光源的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光源I组装到导光板3上。 该步骤具体包括:将光源I的发光元件11嵌入到导光板3的容置结构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包括光源、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方的导光板,所述光源包括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在其边缘区域设置有容置结构,所述发光元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结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包括光源、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方的导光板,所述光源包括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在其边缘区域设置有容置结构,所述发光元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结构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LED灯;所述容置结构为开设在所述导光板中的贯穿其厚度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LED灯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LED灯;所述容置结构为开设在所述导光板的面向所述背板一侧或背向所述背板一侧的盲孔,所述盲孔与所述LED灯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的朝向所述导光板中心区域的一面为发光面,所述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发光元件沿一直线排列,且彼此之间相互等间隔;相应地,所述容置结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容置结构沿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缘呈直线等间隔分布,且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桂洋金珍胡宇飞王榜曹杰陈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