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漏电及过流保护的Wi-Fi插头及应用其的家电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2840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漏电及过流保护的Wi-Fi插头,包括电源线、电源模块、微控制器、Wi-Fi模块、漏电检测模块、过流保护模块、设置于电源线上的通断控制电路。电源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Wi-Fi模块相连接,漏电检测模块、过流保护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接,微控制器分别与智能家电控制主板、通断控制电路相连接。一种家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所述的Wi-Fi插头以及智能家电的控制主板、与Wi-Fi插头通信的无线路由器、与无线路由器连接的服务器、接入因特网而能够与服务器通信的移动控制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Wi-Fi插头不仅具有供电、通信功能,还具有漏电保护和过流保护和功能,通过应用其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能够在对智能家电远程控制的同时,对智能家电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漏电及过流保护的Wi-Fi插头,包括电源线、电源模块、微控制器、Wi-Fi模块、漏电检测模块、过流保护模块、设置于电源线上的通断控制电路。电源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Wi-Fi模块相连接,漏电检测模块、过流保护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接,微控制器分别与智能家电控制主板、通断控制电路相连接。一种家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所述的Wi-Fi插头以及智能家电的控制主板、与Wi-Fi插头通信的无线路由器、与无线路由器连接的服务器、接入因特网而能够与服务器通信的移动控制终端。本专利技术的Wi-Fi插头不仅具有供电、通信功能,还具有漏电保护和过流保护和功能,通过应用其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能够在对智能家电远程控制的同时,对智能家电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专利说明】带漏电及过流保护的W1-F i插头及应用其的家电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智能家电产品中用于供电以及无线通信的W1-Fi插头,以及使用该W1-Fi插头而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对智能家电的远程控制是智能家居的一个基本功能。随着智能家居的逐步普及,对远程控制功能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传送控制命令,传统的应用于智能家电中的远程控制通信模块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具有更多功能的远程控制通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智能家电中不仅具有传统的供电、通信功能,还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和过流保护功能的W1-Fi插头,以及应用该W1-Fi插头的家电智能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漏电及过流保护的W1-Fi插头,应用于智能家电中,其包括连接在交流电源与所述的智能家电中的控制主板之间的电源线、将所述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输出的电源模块、完成控制功能的微控制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W1-Fi模块、能够进行漏电检测并发出漏电信号的漏电检测模块、能够进行过流检测并发出过流信号的过流保护模块、设置于所述的电源线上并控制其通断的通断控制电路;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器具有电源端、至少四个信号输入端和至少三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一个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个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智能家电中的控制主板相连接;所述的W1-Fi模块具有电源端和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所述的W1-Fi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W1-Fi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二个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漏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漏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三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过流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过流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四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通断控制电路具有信号输入端,所述的通断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三个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其还包括完成电流、电压的检测和信号调理,并将数据传给所述的微控制器进行处理的能量监测模块,所述的能量监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能量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五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微控制器上与所述的智能家电中的控制主板相连接的一个信号输入端和一个信号输出端集成为一双向通信的信号传输端,所述的微控制器上与所述的W1-Fi模块相连接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和另一个信号输出端集成为一双向通信的信号传输端。 所述的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在所述的微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所述的电源线通断的继电器。 所述的W1-Fi模块为串口 W1-Fi模块。 所述的微控制器与所述的智能家电中的控制主板通过控制信号线相连接。 一种应用上述W1-Fi插头的家电智能控制系统,其包括所述的W1-Fi插头以及与所述的W1-Fi插头相连接的智能家电的控制主板、通过所述的W1-Fi模块与所述的W1-Fi插头相无线通信的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的无线路由器通过因特网相连接的服务器、接入所述的因特网而能够与所述的服务器通信或直接与所述的无线路由器通信的移动控制终端。 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通过另一无线路由器或移动通信网络接入所述的因特网。 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W1-Fi插头不仅具有供电、通信功能,还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和过流保护功能,能够在漏电时或过流时切断家电电源,通过应用其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还能够在对智能家电远程控制的同时,利用移动控制终端获知智能家电的当前状况,可以对智能家电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W1-Fi插头与智能家电的控制主板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W1-Fi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家电智能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家电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1、W1-Fi插头;2、空调控制主板;3、电源线;4、控制信号线;5、无线路由器;6、月艮务器;7、因特网;8、路由器;9、移动通信网络;10、移动控制终端;11、电源模块;12、能量监测模块;13、漏电检测模块;14、微控制器;15、W1-Fi模块;16、通断控制电路;17、过流保护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带漏电保护的W1-Fi插头1,应用于智能家电中,与智能家电的控制主板相连接而构成智能家电内的控制部分。该W1-Fi插头I具有两项基本功能:1、为智能家电供电;2、与智能家电的控制主板间互传信号,因此W1-Fi插头I与智能家电的控制主板件分别连接有电源线3以及控制信号线4。本实施例中,以智能空调为例进行描述,则本实施例中智能家电的控制主板即为空调控制主板2。 参见附图2所示,该带漏电保护的W1-Fi插头I,包括电源线3、电源模块11、微控制器14 (MCU)、W1-Fi模块15、漏电检测模块13、过流保护电路17、能量监测模块12和通断控制电路16。 电源线3即上述连接在220V交流电源与智能家电中的控制主板之间的供电线路。 电源模块11的输入端与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其用于将220V交流电源转换为5V直流电源并输出,从而为W1-Fi插头I中需要直流电源的部分供电。 微控制器14是W1-Fi插头I的核心,其用于完成全部控制功能。微控制器14具有电源端、至少四个信号输入端和至少三个信号输出端。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14具有电源端、五个信号输入端和三个信号输出端。微控制器14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11的输出端相连接从而获得电源。微控制器14的第一个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个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信号线4与智能家电中的控制主板,即空调控制主板2相连接,这与智能家电中的控制主板相连接的第一个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个信号输出端可以集成为一个具有双向通信功能的信号传输端。 W1-Fi模块15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其为内置TCP/IP协议的串口 W1-Fi模块15,其具有电源端和一个信号输入端、一个信号输出端。W1-Fi模块15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11的输出端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漏电及过流保护的Wi‑Fi插头,应用于智能家电中,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在交流电源与所述的智能家电中的控制主板之间的电源线、将所述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输出的电源模块、完成控制功能的微控制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Wi‑Fi模块、能够进行漏电检测并发出漏电信号的漏电检测模块、能够进行过流检测并发出过流信号的过流保护模块、设置于所述的电源线上并控制其通断的通断控制电路;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器具有电源端、至少四个信号输入端和至少三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一个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个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智能家电中的控制主板相连接;所述的Wi‑Fi模块具有电源端和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所述的Wi‑Fi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Wi‑Fi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二个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漏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漏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三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过流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的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过流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四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通断控制电路具有信号输入端,所述的通断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微控制器的第三个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亘肖宛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路美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