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插座以及用在漏电插座上的互感器的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527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漏电插座,包括上盖与底座,通过底座与上盖配合内部形成放置腔,放置空间内设有线路板、框架盖板、插套以及复位脱扣机构,其中框架盖板与上盖之间形成防水空间,使得可适应在潮湿环境下使用,而复位脱扣机构涉及支撑件、复位铁芯、联动锁片及脱扣铁芯,复位铁芯涉及动铁芯,通过将联动锁片形成动铁芯、脱扣铁芯之间的联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脱扣铁芯顶歪支撑件出现无法正常脱扣并跳闸的情况,在插套设置辅助接口端子实现外接普通插座,使其具备漏电跳闸功能,同时将插套组件中涉及的零、火线插套在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将零、火线插套抬高,使得安装的零火线端子安装位置也相应抬高实现生产出的漏电插座厚度整体减小。

A Leakage Socket and the Forming Technology of Transformer Used in Leakage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插座以及用在漏电插座上的互感器的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电插座以及用在漏电插座上的互感器的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其中于插座领域内涉及有一种漏电防护型插座,俗称漏电插座,当此种漏电插座若在承受雷击、强电流、电压冲击或其他未知的情况下所出现的漏电电流时,可实现自动脱扣并断电,由此使得用电设备及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而此种漏电插座在装配主要涉及用于检测剩余电流的互感器、实现漏电插座脱扣的复位脱扣机构、实现漏电插座通断并可与复位脱扣机构相联动的触头机构以及用于与外界用电设备上涉及的插头相对接的插套,同时该复位脱扣机构内还涉及有支撑件、复位铁芯及脱扣铁芯,复位铁芯包括动铁芯及静铁芯,触头机构内涉及动触头与静触头,其中上述的支撑件与动铁芯为一体式结构,动触头固定在支撑件上,静触头固定在插套上,正常工作状态下时,动铁芯与静铁芯相接触,并由于动铁芯与支撑件为一体式,当动、静铁芯接触可连带的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也同样的接触,然而在市面上使用的漏电插座中动、静铁芯配合,通过上述涉及的脱扣铁芯顶于支撑件或动铁芯上形成限位,然而若脱扣铁芯在冲击支撑件或动铁芯时,出现支撑件两侧由于受力不均匀,则会出现支撑件倾斜,而当插座在承受雷击、强电流、电压冲击或其他未知的情况下所出现的漏电电流时,由于脱扣铁芯被吸附进行相应移动,并使得与支撑件或动铁芯解除配合,然而上述涉及的支撑件已倾斜的情况出现,则会导致静、动铁芯无法正常的解除配合,进而导致漏电插座的自动脱扣功能失去作用;同时市面上所使用的漏电插座内还会涉及有与设备上插头形成对接的插套以及分布在插套下方的接线端子,而一般出于生产的便捷性会将所生产的单边式插套两端的上、下面高度定为一致,但由于插座为保证实现漏电保护功能,还会在其内安装有其他相应的部件,其中插套及接线端子的分布为直接层层堆放式设置,但实际组装出的漏电插座由于插套与接线端子分布不合理,或插套高度设计不合适,导致生产出的漏电插座出现过大或过厚的情况,进而导致漏电插座的生产成本过高或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以及还有些生产厂家在生产用于漏电插座的互感器时,由于设计不合理出现互感器过厚或过大的情况,同时互感器内涉及的磁芯在生产一般采用冲裁式成型,但采用此冲裁式生产出的磁芯会造成用于磁芯成型的板材过多浪费的情况,且板材涉及的利用率仅占30%;市面上涉及的漏电插座内为适应在潮湿环境下使用,一般都会在插座预先设有防水措施,但在实际使用中仍有部分漏电插座防水性能不理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结构紧凑的的漏电插座;以及用于此种漏电插座上使得生产成本得到降低,且可使板材利用率大大提高的互感器成型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漏电插座,包括上盖、底座、操作按钮以及线路板,所述上盖与底座适配,通过上盖与底座配合其内部形成放置腔,线路板放置于所述的放置腔内,所述的操作按钮分布于线路板上,所述的放置腔内还包括框架盖板,所述的框架盖板临近上盖,且所述的框架盖板上包括两位插孔、三位插孔以及分布于两位插孔与三位插孔之间的线路板放置位,所述的线路板放置于框架盖板上的线路板放置位处并限位,所述的两位插孔与线路板放置位之间以及三位插孔与线路板放置位之间分别形成有隔水板,上盖处形成与所述隔水板相适配的配合边壁,所述分布于线路板上的操作按钮位于靠近上盖的一侧并穿过上盖,所述上盖相对于操作按钮的外端位置形成相适配的配合压框,所述通过上盖与框架盖板配合,且通过隔水板与配合边壁卡装,以及配合压框与操作按钮外端的配合并抵压,上盖与框架盖板之间构成供线路板防水的密闭空间。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一般的漏电插座中都设置有用于控制漏电插座进行信号输入或反馈的线路板,并由于漏电插座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对于漏电插座一般不会对用户所安装的环境进行限定,部分安装的漏电插座会涉及于恶劣环境下使用,所涉及的恶劣环境一般分为高温或潮湿之类的环境,其中若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漏电插座需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所谓的防水在漏电插座中主要针对线路板,避免出现若一旦线路板受潮或进水,则会使得漏电插座会出现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基于为防止线路板受潮或进水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将漏电插座处最有可能进水的三极或两极插孔位置与用于放置线路板的区域设置隔水板,同时上盖也设置了与隔水板相配合的配合边壁;以及由于漏电插座均会涉及用于测试及复位的操作按钮,由于此操作按钮涉及的此处也为可能涉及的进水的区域,同时由于涉及的操作按钮为放置在线路板上,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在上盖的位置设置配合压框,当进行组装时涉及的配合压框将线路板上操作按钮外框处进行挤压,其中漏电插座在使用时,可能出现进水的位置一般为插孔的位置,或为操作按钮与上盖之间间隙的位置,当实际使用中漏电插座即使进水,而上述的进水一般为水溅到插座上,没有及时擦拭,而渗入插座内,但由于上盖与操作按钮外端的相互作用,以及隔水空间的存在也可进行相应的防护,由此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良好防水性能、以及具有结构简单与紧凑的优势,同时也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漏电插座的实用性、适用性及使用寿命均得到了提高。特别地,上盖与底座配合其形成的放置腔内还包括有框架,所述的框架分布于框架盖板与底座底面之间并分别接触,该框架处容置限位有插套组件,所述插套组件包括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所述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的两端处分别形成两极插套组件与三极插套组件,所述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上设有的两极插套组件与三极插套组件之间分别形成有辅助接口端子,该辅助接口端子包括固定位以及进线位,所述固定位靠近放置腔的侧壁,进线位靠近放置腔的底部,所述放置腔处两侧壁相对于设有辅助接口端子的位置处开设有供辅助接口端子处固定位裸露的通孔,所述放置腔的底部相对于设有进线位的位置的开设有进线孔;基于上述在漏电插座上增设辅助接口端子,使得若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漏电插座在使用中,一些不具备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座类产品,若想具备一定的漏电保护功能,在安装时将不具备漏电保护类的插座的进线接入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辅助接口端子上接出,由此若漏电保护类产品遭受强电流、雷击或其他未知的情况下所出现的漏电电流的情况时,本漏电插座跳闸,由于不具备漏电保护类的插座其进线由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漏电插座接出,使得漏电插座跳闸的同时,也会使得不具备漏电保护类的插座同样不带电,由此使得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漏电插座可控制不具备漏电保护类的插座的通断,由此使得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漏电插座其实用性大大增加。特别地,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上形成的三极插套组件均为内弯式结构,通过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上分别形成的三极插套组件配合,可构成供三插插头置入并对接的火线插套及零线插套,所述框架处还预容置有地插套、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所述容置于框架处的地插套与所述的火线插套及零线插套呈正三角式分布,并构成供可与三插插头对接的三插插套,且所述的地插套、火线插套及零线插套还分别与所述的地线端子、火线端子以及零线端子分别形成电气连接,所述地插套、火线插套以及零线插套的上表面高度相一致,所述火线插套与零线插套的下表面高度高于地插套下表面的分布高度,所述与零线插套以及火线插套分别形成电气连接的零线端子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插座,包括上盖、底座、操作按钮以及线路板,所述上盖与底座适配,通过上盖与底座配合其内部形成放置腔,线路板放置于所述的放置腔内,所述的操作按钮分布于线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腔内还包括框架盖板,所述的框架盖板临近上盖,且所述的框架盖板上包括两位插孔、三位插孔以及分布于两位插孔与三位插孔之间的线路板放置位,所述的线路板放置于框架盖板上的线路板放置位处并限位,所述的两位插孔与线路板放置位之间以及三位插孔与线路板放置位之间分别形成有隔水板,上盖处形成与所述隔水板相适配的配合边壁,所述分布于线路板上的操作按钮位于靠近上盖的一侧并穿过上盖,所述上盖相对于操作按钮的外端位置形成相适配的配合压框,所述通过上盖与框架盖板配合,且通过隔水板与配合边壁卡装,以及配合压框与操作按钮外端的配合并抵压,上盖与框架盖板之间构成供线路板防水的密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插座,包括上盖、底座、操作按钮以及线路板,所述上盖与底座适配,通过上盖与底座配合其内部形成放置腔,线路板放置于所述的放置腔内,所述的操作按钮分布于线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腔内还包括框架盖板,所述的框架盖板临近上盖,且所述的框架盖板上包括两位插孔、三位插孔以及分布于两位插孔与三位插孔之间的线路板放置位,所述的线路板放置于框架盖板上的线路板放置位处并限位,所述的两位插孔与线路板放置位之间以及三位插孔与线路板放置位之间分别形成有隔水板,上盖处形成与所述隔水板相适配的配合边壁,所述分布于线路板上的操作按钮位于靠近上盖的一侧并穿过上盖,所述上盖相对于操作按钮的外端位置形成相适配的配合压框,所述通过上盖与框架盖板配合,且通过隔水板与配合边壁卡装,以及配合压框与操作按钮外端的配合并抵压,上盖与框架盖板之间构成供线路板防水的密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底座配合其形成的放置腔内还包括有框架,所述的框架分布于框架盖板与底座底面之间并分别接触,该框架处容置限位有插套组件,所述插套组件包括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所述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的两端处分别形成两极插套组件与三极插套组件,所述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上设有的两极插套组件与三极插套组件之间分别形成有辅助接口端子,该辅助接口端子包括固定位以及进线位,所述固定位靠近放置腔的侧壁,进线位靠近放置腔的底部,所述放置腔处两侧壁相对于设有辅助接口端子的位置处开设有供辅助接口端子处固定位裸露的通孔,所述放置腔的底部相对于设有进线位的位置的开设有进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上形成的三极插套组件均为内弯式结构,通过边插套一与边插套二上分别形成的三极插套组件配合,可构成供三插插头置入并对接的火线插套及零线插套,所述框架处还预容置有地插套、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所述容置于框架处的地插套与所述的火线插套及零线插套呈正三角式分布,并构成供可与三插插头对接的三插插套,且所述的地插套、火线插套及零线插套还分别与所述的地线端子、火线端子以及零线端子分别形成电气连接,所述地插套、火线插套以及零线插套的上表面高度相一致,所述火线插套与零线插套的下表面高度高于地插套下表面的分布高度,所述与零线插套以及火线插套分别形成电气连接的零线端子以及火线端子,分别分布于零线插套以及火线插套的下方处,且所述的零线端子以及火线端子的上表面高度小于地插套的分布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底座配合形成的放置腔内还包括复位脱扣机构,该复位脱扣机构可于框架处容置并临近两极插套组件,所述复位脱扣机构包括限位壳体、脱扣线圈组件、复位线圈组件、支撑件、联动锁片以及引脚,所述的引脚固定在限位壳体上,且穿过框架盖板并与线路板形成对接,所述脱扣线圈组件包括脱扣线圈与脱扣铁芯,复位线圈组件包括复位线圈与复位铁芯,复位铁芯包括动铁芯与静铁芯,动铁芯固定在所述的支撑件上,动铁芯上套设有复位弹性件,该固定有动铁芯的支撑件纵向放置于所述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正陈彦亘陈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路美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