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748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7:16
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刮刀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刮刀片需重复定位,浪费工时,工作效率低,容易造成误差的问题。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包括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刀体,刀体上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一切削刃,刀体上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的侧壁为第一定位面,刀体下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二切削刃,刀体下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的侧壁为第二定位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通孔刮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刮刀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
技术介绍
汽轮机低压内缸上半水平法兰面16-Φ56通孔刮面至Φ92,及12-Φ72通孔刮面至Φ 124,每个孔刮面时需将刮刀杆伸入孔内,再将刮刀片装在刮刀杆上并调整刮刀片的位置来保证刮面的尺寸,完成后,拆下刮刀片,退出刮刀杆。接下来每个孔刮面重复上述步骤。刮刀片需用卡尺测量刮刀片伸出的距离来保证刮面的尺寸,由如上述方法刮刀片找正测量非常费时,工作效率低,反复调整测量刮刀片,很容易出错,造成刮面尺寸超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刮刀片需重复定位,浪费工时,工作效率低,容易造成误差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刀体,刀体上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一切削刃,刀体上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的侧壁为第一定位面,刀体下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二切削刃,刀体下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的侧壁为第二定位面。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次性定位,大大提高通孔刮面的加工精度;加工起来节省了测量大量时间,工作效率提高了 80%;—个刮刀片双侧开刃可以加工Φ92、Φ124两个尺寸刮面,节约刀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包括第一切削刃1、第二切削刃2、第一定位槽3、第二定位槽4和刀体5,刀体5上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一切削刃1,刀体5上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一定位槽3,第一定位槽3的侧壁为第一定位面3-1,刀体5下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二切削刃2,刀体5下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二定位槽4,第二定位槽4的侧壁为第二定位面4-1。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定位槽3和第二定位槽4的槽宽与刮刀杆定位槽的槽宽相同,第一定位槽3和第二定位槽4的槽长大于刮刀杆的外圆直径。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切削刃I的刀刃尖端到第一定位面3-1的距离与刮刀杆的外圆半径之和等于第一待加工通孔刮面的半径,第二切削刃2的刀刃尖端到第二定位面4-1的距离与刮刀杆的外圆半径之和等于第二待加工通孔刮面的半径。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定位面3-1与第一定位槽3的槽底之间、第二定位面4-1与第二定位槽4的槽底之间均设有倒角6。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 刀体5上分别设有第一切削刃I和第二切削刃2,,在第一切削刃I端面侧开第一定位槽3,在第二切削刃2端面侧开第二定位槽4。在加工Φ92刮面时,通过第一定位槽3上的第一定位面3-1与Φ92刮面用刮刀杆的外圆接触定位,第一切削刃I的刀刃尖端到第一定位面3-1的距离与Φ92刮面用刮刀杆的外圆半径之和等于46mm,这样保证了加工要求,加工时将Φ92刮面用刮刀杆顶端的顶丝退出,将刀体5卡装在Φ92刮面用刮刀杆的定位槽中,第一切削刃I与Φ92刮面用刮刀杆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第一定位槽3与Φ92刮面用刮刀杆的顶丝相对设置,第一定位槽3上的第一定位面3-1定位到Φ92刮面用刮刀杆的外圆,将顶丝从第一定位槽3的对侧端面顶紧,使二者紧固,可顺利精确完成通孔的刮面,每孔刮面都可重复此操作,不需逐一调整测量刮刀片的位置,省去测量定位点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和精度;加工Φ124刮面时,将刀体5翻转180度,通过第二定位槽4上的第二定位面4-1与Φ 124刮面用刮刀杆的外圆接触定位,第二切削刃2的刀刃尖端到第二定位面4-1的距离与Φ 124刮面用刮刀杆的外圆半径之和等于62mm,这样保证了加工要求,力口工时将Φ124刮面用刮刀杆顶端的顶丝退出,将刀体5卡装在Φ 124刮面用刮刀杆的定位槽中,第二切削刃2与Φ 124刮面用刮刀杆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第二定位槽4与Φ124刮面用刮刀杆的顶丝相对设置,第二定位槽4上的第二定位面4-1定位到Φ124刮面用刮刀杆的外圆,将顶丝从第二定位槽4的对侧端面顶紧,使二者紧固,可顺利精确完成通孔的刮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包括第一切削刃(1)、第二切削刃(2)、第一定位槽(3)、第二定位槽(4)和刀体(5),刀体(5)上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一切削刃(1),刀体(5)上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一定位槽(3),第一定位槽(3)的侧壁为第一定位面(3‑1),刀体(5)下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二切削刃(2),刀体(5)下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二定位槽(4),第二定位槽(4)的侧壁为第二定位面(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包括第一切削刃(I)、第二切削刃(2)、第一定位槽(3)、第二定位槽(4)和刀体(5),刀体(5)上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一切削刃(1),刀体(5)上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一定位槽(3),第一定位槽(3)的侧壁为第一定位面(3-1),刀体(5)下端的左侧部分设有第二切削刃(2),刀体(5)下端面的右侧部分设有第二定位槽(4),第二定位槽(4)的侧壁为第二定位面(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内缸通孔刮面用双刃双定位刮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3)和第二定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鑫高伟冯帆高岩董景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