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558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包括:夹持本体、以及支撑夹持本体的底座,夹持本体包括:容置空间;夹具还包括:能将工件在容置空间内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能将工件在容置空间内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以及能将工件在容置空间内的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三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能在第一方向上固定于夹持本体上的固定基底,固定基底包括: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第一垂直部,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能穿过第二水平部并能沿第一方向伸入容置空间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任意尺寸工件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Computer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是一种具有加工精度高、自由度高等特点的自动化设备,在加工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数控机床对于工件的固定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避免加工过程中工件的移动或松脱造成事故,工件需要牢牢固定在加工台上。 目前工件的固定通常采用台钳或者磁力吸盘,其缺点是定位不稳,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而且对于尺寸较小的工件或者形状不规则的工件无法精确定位,影响加工的精度,并可能造成加工事故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能够多方位固定任意尺寸工件的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包括:夹持本体、以及支撑夹持本体的底座,夹持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容置空间;夹具还包括:能将工件在容置空间内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能将工件在容置空间内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以及能将工件在容置空间内的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三固定组件,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容置空间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固定组件至少包括:能在第一方向上固定于夹持本体上的固定基底,固定基底包括:第一水平部、与第一水平部平行的第二水平部、以及同时与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垂直连接的第一垂直部,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能穿过第二水平部并能沿第一方向伸入容置空间的限位件。 进一步地,夹持本体的第一表面上具有向下凹陷的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包括:第一水平槽和第一垂直槽,固定基底中的第一水平部和第一垂直部分别嵌入第一水平槽和第一垂直槽。 进一步地,固定基底的第二水平部上设有第一螺纹孔,限位件为可以在第一螺纹孔中上下自由移动的第一螺钉。 进一步地,固定基底为两个,每个固定基底的第二水平部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纹孔。 进一步地,固定基底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水平部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水平部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 进一步地,容置空间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截面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的四个角中的至少一个角形成圆弧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夹具通过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以及第三固定组件的共同作用,即能将工件在容置空间内的任意方向上均固定,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多方位固定,从而使得工件能够被精确定位;另外,本技术的夹具通过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从三个方向进行自由调节,可以使得本技术的夹具能够精确稳定的夹持微小型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技术夹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夹具的爆炸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的夹具作用于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技术夹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中的夹具的爆炸图; 图6所示为技术夹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中的夹具的爆炸图; 图8所示为本技术中异形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6中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6中的夹具作用于异形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该夹具在夹持工件时,能够保持工件处于固定位置,便于对工件进行操作。 图1所示为本技术夹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技术中的夹具100包括:夹持本体110、底座120、第一固定组件130、第二固定组件140和第三固定组件150。为了方向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特别做出以下定义:定义夹持本体110的上下方向为第一方向(即为图1中的Z方向),夹持本体110的左右方向为第二方向(即为图1中的X方向),夹持本体110的前后方向为第三方向(即为图1中的Y方向),以上定义均不作为限制本技术的实质性内容。且在本实施例中,以上的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图2所示为图1中的夹具的爆炸图;图3所示为图2中的夹具作用于工件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 夹持本体110用于放置工件200,其包括一个收容工件200的容置空间111。容置空间111设置于夹持本体I1的中部,且容置空间111还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容置空间111为规则的立方体结构,其可以贯通位于夹持本体110上下的第一表面112和第二表面(图未标),这样能够便于该容置空间111的成型,另外,为了便于将工件200放入或者取出容置空间111,容置空间111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截面为方形结构,在方形结构的四个角处形成圆弧结构111a。底座120用于固定夹持本体110以将夹具100平稳的放置于工作台面(图未示)上。 第一固定组件130能将工件200在容置空间111内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130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固定组件130分别位于夹持本体110第三方向的两端,可以理解的,两个第一固定组件130也可以分别位于夹持本体110第二方向的两端,两种方案没有实质性区别。具体的,每个第一固定组件130包括:固定基底131和限位件132,其中,固定基底131沿第二方向延伸,在第一方向上能固定于夹持本体110上。固定基底131包括:第一水平部131a、第二水平部131b和第一垂直部131c。第一水平部131a和第二水平部131b相互平行,并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垂直部131c垂直连接第一水平部131a和第二水平部131b,且第一垂直部131c平行于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部131b相对第一水平部131a位于上侧,且第二水平部131b沿第三方向上的长度还大于第一水平部131a沿第三方向的长度,从而第二水平部131b能够部分的位于容置空间111上侦牝并能部分封闭该容置空间111。为了使该固定基底131固定于夹持本体110上,夹持本体110的第一表面112上还设有向下凹槽的固定凹槽113,该固定凹槽113包括:第一水平槽113a和第一垂直槽113b,第一水平槽113a和第一垂直槽113b垂直连接,并贯通夹持本体110的第三表面114和第四表面(图未标),固定基底131的第一水平部131a和第一垂直部131c能够分别嵌入到固定凹槽113的第一水平槽113a和第一垂直槽113b中,从而将固定基底131固定于夹持本体110上。限位件132能穿过第二水平部131b并沿第一方向伸入容置空间111内,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固定组件130的第二水平部131b上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133,限位件132为能穿过第一螺纹孔133的第一螺钉,这样,当工件200置于容置空间111内时,通过第一螺钉的上下自由调节,能够稳定的将工件200在第一方向上固定于容置空间111中。 从而,当工件200置于容置空间111内需要在第一方向上固定时,分别将每个第一固定组件130从第三表面114或者第四表面处的固定凹槽113的槽口处滑入,这样第二水平部131b露出固定凹槽113并能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包括:夹持本体、以及支撑所述夹持本体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夹具还包括:能将所述工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能将所述工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以及能将所述工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三固定组件,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容置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至少包括: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固定于所述夹持本体上的固定基底,所述固定基底包括: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平行的第二水平部、以及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垂直连接的第一垂直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能穿过所述第二水平部并能沿第一方向伸入所述容置空间的限位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包括:夹持本体、以及支撑所述夹持本体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夹具还包括:能将所述工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能将所述工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以及能将所述工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第三固定组件,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容置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至少包括: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固定于所述夹持本体上的固定基底,所述固定基底包括: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平行的第二水平部、以及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垂直连接的第一垂直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能穿过所述第二水平部并能沿第一方向伸入所述容置空间的限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飞吕永志张正华罗永刚邓凌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