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承高度可调节表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2216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承高度可调节的表面的装置、其特别是用于需支承的桌子和其他表面及因此装备的桌子或表面,所述装置包括:构造成以X形状交叉的第一对腿部和第二对腿部,其中,所述第一对腿部和所述第二对腿部分别地在第一端处铰接至所述表面的下部区域和盒状框架的上部区域,所述盒状框架容置连接至所述第二腿部的致动器,并且所述第一对腿部和所述第二对腿部在第二端处滑动地联接至所述框架的上部区域和所述表面的下部区域,在所述表面下方联接有遮挡元件,所述遮挡元件能够伸缩地滑动并且适于在所述表面升起的状态下暂时地遮住所述框架且部分地遮住所述第一对腿部和所述第二对腿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支承高度可调节表面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承高度可调节的表面的装置,其特别用于需支承的桌子和其他表面及因此装备的桌子或表面。 技术背景 意大利专利n0.1, 305,725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承高度可调节表面的下述类型的装置,其特别地用于需支承的桌子和表面以及因此装备的桌子或表面:此类型的装置由两个相对的表面支承腿部所提供,所述两个相对的表面支承腿部构造成以X形状交叉,并且它们的下端组成作为地面安置脚部的基础部而它们的上端在所述表面下方在一对平行的相对的导轨中反向滑动,并且其中,所述两个腿部以它们相互倾斜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弹簧器件来克服结构的重量以实现相应的打开/关闭。 在该解决方案中,构造成以X形状交叉的两个腿部通过控制它们上端在所述导轨内相对于下表面框架的中央固定位置滑动的相应的距离来在向上区域中在其倾斜的变化、打开以及关闭方面进行控制,其中,旋转的中央臂部或凸轮以旋转的方式进行枢转并且与彼此相对的铰接的双臂部限定大致Z形铰接,其中,倾斜部构成所述中央臂或凸轮并且基础部构成彼此相对的铰接臂部。 该铰接设置有四个接头,分别是: -呈Z形的两个端接头,该两个端接头枢接至构造成以X形状交叉的所述腿部的顶部; -两个中间接头,该两个中间接头位于呈所述Z形构型的弯头处。 旋转的枢轴位于中央臂部中、位于中央臂部的中央支点中,该中央支点与结合所述两个端臂部的呈Z形的倾斜部对应,而中央臂的旋转通过弹簧器件来控制。 然而,该解决方案存在严重的缺点:由于腿部的尺寸,腿部的外露布置在具有最大延伸的该解决方案中被迫具有最小尺寸的表面,该表面的最小尺寸必须等于或大于作用有腿部的矩形的尺寸,以允许使用者在不被绊倒的情况下围绕桌子移动。 最后,应注意的是,腿部是可见的并且因此使桌子的整体形状明显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标是通过消除所引用的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并且因此提供下述装置来解决所描述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允许使用者在不被绊倒的情况下绕过桌子,并且同时允许制造具有比所提到的
技术介绍
中的桌子尺寸小得多的尺寸的桌子。 在该目标中,本技术的目的是获得结构简单的装置,该装置允许获得美观的效果,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并且可以由常规的和已知的设备来提供。 该目标和该目的以及在下文中将变得更明显的其他目标和目的通过如下内容中限定的下述装置来实现: 一种用于支承高度可调节的表面的装置、其特别是用于需支承的桌子和其他表面及因此装备的桌子或表面,所述装置包括:构造成以X形状交叉的第一对腿部和第二对腿部,其中,所述第一对腿部和所述第二对腿部分别地在第一端处铰接至所述表面的下部区域和盒状框架的上部区域,所述盒状框架容置连接至所述第二腿部的致动器,并且所述第一对腿部和所述第二对腿部在第二端处滑动地联接至所述框架的上部区域和所述表面的下部区域,在所述表面下方联接有遮挡元件,所述遮挡元件能够伸缩地滑动并且适于在所述表面升起的状态下暂时地遮住所述框架且部分地遮住所述第一对腿部和所述第二对腿部。 在本技术的优选方面中,所述第一对腿部布置在所述第二对腿部内侧,所述第一对腿部和所述第二对腿部在所述第一端处分别地通过第一轴铰接在所述表面下方且通过第二轴铰接在所述盒状框架上方,所述盒状框架大致成形为类平行六面体。 在本技术的优选方面中,所述第一轴横向地布置到一对第一纵向构件,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构件与用于所述表面的上覆支承结构形成一体。 在本技术的优选方面中,所述第一对腿部在所述第二端处通过第三轴滑动地联接在所述框架上方,所述第三轴作用在一对第一导轨内,所述一对第一导轨设置成紧接作用在基部上的所述框架的上部周向边缘。 在本技术的优选方面中,所述第二对腿部在第二端处在下部区域中通过第四轴与所述表面滑动地相联,所述第四轴作用在一对第二导轨内,所述一对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构件的内部侧向周向边缘处。 在本技术的优选方面中,可移动的遮挡元件联接在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构件的下方,并且包括多个盒状分隔物。 在本技术的优选方面中,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分隔物,所述两个分隔物中的每个分隔物是向上和向下敞开的,所述分隔物滑动地且伸缩地相互联接,所述分隔物的尺寸使得在所述桌子完全升起的状态下所述分隔物遮住所述框架以及所述第一对腿部和所述第二对腿部的一部分,所述分隔物布置有下端以略微地覆盖所述框架。 在本技术的优选方面中,在所述表面降下的状态下,所述分隔物叠装在一起以在视野范围内观察完全地或部分地遮住所述框架以及所述第一对腿部和所述第二对腿部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在对通过附图中的非限制性示例示出的具体但非排他性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处于降下状态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根据前述图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处于升起状态的装置的与图1类似的视图; 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根据前述图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根据前述图的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列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关于特定的示例所给出的各个特征实际上可与存在于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其他不同的特征互换。 参照附图,附图标记I表示用于支承高度可调节表面2的改进的装置,其特别用于需支承的桌子和其他表面以及因此装备的桌子或表面。 该结构包括以X形状成对交叉的第一对腿部3a、3b和第二对腿部4a、4b,其中,第一对腿部3a、3b布置在第二对腿部4a、4b内侧。 第一对腿部3a、3b和第二对腿部4a、4b分别在第一端5a、5b处通过适合的第一轴20a铰接至所述表面2的下部区域并且通过适合的第二轴20b铰接至盒状框架6的上部区域中,该盒状框架6大致成形为类平行六面体并且容置致动器7,该致动器7连接至第二腿部 4a、4b。 第一轴20a横向地布置到一对第一纵向构件22a、22b,该对第一纵向构件22a、22b与用于表面2的上覆支承结构23形成一体。 第一对腿部3a、3b在第二端8a处通过适合的第三轴9a滑动地联接在框架6上方,第三轴9a作用在适合的一对第一导轨10a、1b内,所述适合的一对第一导轨10a、1b设置成紧接框架6的上部周向边缘11a、lib。 第二对腿部4a、4b在第二端Sb处在下方区域中通过适合的第四轴9b与表面2滑动地相联,第四轴9b作用在设置在一对第一纵向构件22a、22b的内部侧向周向边缘12a、12b处的适合的一对第二导轨24a、24b内。 可移动的遮挡元件13联接在一对第一纵向构件22a、22b的下方,并且包括多个盒状分隔物,其中,在具体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盒状分隔物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由附图标记14a、14b表示。 分隔物14a、14b中的每个分隔物是向上和向下敞开的并且该分隔物滑动地和伸缩地相互联接。 分隔物14a、14b的尺寸为使得在桌子完全升起的状态下,分隔物14a、14b遮住框架6和成对的第一腿部3a、3b和第二腿部4a、4b的一部分,分隔物14b其本身布置有下端以略微地覆盖所述框架6。 在该表面降下的状态下,分隔物相互地叠装从而在视野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支承高度可调节的表面(2)的装置、其特别是用于需支承的桌子和其他表面及因此装备的桌子或表面,所述装置包括:构造成以X形状交叉的第一对腿部(3a,3b)和第二对腿部(4a,4b),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腿部(3a,3b)和所述第二对腿部(4a,4b)分别地在第一端处铰接至所述表面的下部区域和盒状框架(6)的上部区域,所述盒状框架(6)容置连接至所述第二腿部(4a,4b)的致动器(7),并且所述第一对腿部(3a,3b)和所述第二对腿部(4a,4b)在第二端(8a)处滑动地联接至所述框架(6)的上部区域和所述表面(2)的下部区域,在所述表面下方联接有遮挡元件(13),所述遮挡元件(13)能够伸缩地滑动并且适于在所述表面(2)升起的状态下暂时地遮住所述框架(6)且部分地遮住所述第一对腿部(3a,3b)和所述第二对腿部(4a,4b)。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25 IT TV2013U0000301.一种用于支承高度可调节的表面(2)的装置、其特别是用于需支承的桌子和其他表面及因此装备的桌子或表面,所述装置包括:构造成以X形状交叉的第一对腿部(3a,3b)和第二对腿部(4a,4b),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腿部(3a,3b)和所述第二对腿部(4a,4b)分别地在第一端处铰接至所述表面的下部区域和盒状框架¢)的上部区域,所述盒状框架(6)容置连接至所述第二腿部(4a,4b)的致动器(7),并且所述第一对腿部(3a,3b)和所述第二对腿部(4a,4b)在第二端(8a)处滑动地联接至所述框架¢)的上部区域和所述表面(2)的下部区域,在所述表面下方联接有遮挡元件(13),所述遮挡元件(13)能够伸缩地滑动并且适于在所述表面(2)升起的状态下暂时地遮住所述框架(6)且部分地遮住所述第一对腿部(3a,3b)和所述第二对腿部(4a,4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腿部(3a,3b)布置在所述第二对腿部(4a,4b)内侧,所述第一对腿部(3a,3b)和所述第二对腿部(4a,4b)在所述第一端(5a,5b)处分别地通过第一轴(20a)铰接在所述表面(2)下方且通过第二轴(20b)铰接在所述盒状框架(6)上方,所述盒状框架(6)大致成形为类平行六面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20a)横向地布置到一对第一纵向构件(22a,22b),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构件(22a,22b)与用于所述表面(2)的上覆支承结构(23)形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杰洛·穆塞利
申请(专利权)人:梅塔康公司下属安杰洛·穆塞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