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水车上自动吸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1910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0:20
一种用于吸水车上自动吸水装置,包括吸水海绵,耐磨材料,吸水辊内壁,集水腔,滚轮,小带轮,挤压带,吸水管道,积水腔内水位传感器等。所述四个小带轮与挤压带相配合形成带传动挤水装置,所述打有很多小孔的耐磨材料将吸水海绵包裹,所述吸水辊内壁四周均打有接水孔,所述滚轮位于集水腔与吸水辊内壁之间,所述集水腔内水位传感器位于集水腔内部,所述吸水管道位于集水腔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海绵较强的吸水功能实现快速将地面水吸取并自动收集到集水腔内的目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吸水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水车上自动吸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专用车
,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吸水车上自动吸水、集水的装置。该吸水装置主要用于夏天运动场、机场等大面积雨水以及冬天机场与高速公路融冰后的大面积积水清除。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吸水车主要用于室内打扫卫生后小范围内的吸水,几乎没有用于路面以及机场大面积吸水的装置,夏天雨后常常会造成广场及室外运动场大面积积水,不利于人们的出行。冬天机场和高速公路融冰后也有大面积积水残留影响交通安全,传统的人工清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清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吸水车上的自动吸水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快捷。将其安装在吸水车上,通过装置上吸水海绵和挤水带可对路面机场等大面积水区进行吸水、集水处理,也可克服现有利用蒸汽射流道路除冰车融冰后吸水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利用高密度吸水性能较好的海绵制作成吸水辊,利用吸水车自身行走的动力带动吸水辊与地面的滚动完成吸水,然后利用小滚轮与传送带的配合对吸水辊进行挤压,将海绵辊上表面的水挤压到吸水辊的内壁集水空腔。 所述耐磨材料整个壁面均匀开有小圆孔。 所述吸水辊内壁四周均布置有锥形小孔。 所述四个小带轮两两竖直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好处:(1)本技术利用吸水车的自身行走动力,带动海绵吸水辊与地面形成滚动,将地面上的大面积积水快速吸取并收集,操作简单。 (2)本技术在吸水辊上方装有带传动挤水装置,大大增加了挤压面积,快速将吸水辊海绵内的水挤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技术在积水腔里面装有水位传感器,可以随时感知的集水腔内的储水状况,当水位高于一定水位时及时触发水泵工作抽取集水腔里面的积水到吸水车上大面积空腔中,以免集水腔水溢出影响吸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吸水辊二维主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吸水辊二维辅示意图。 如图1图2中:吸水海绵1,耐磨材料2,吸水辊内壁3,集水腔4,滚轮5,小带轮6,挤压带7,吸水管道8,集水腔内水位传感器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图1图2可知,一种用于吸水车的自动吸水、集水装置,包括吸水海绵1,耐磨材料2,吸水辊内壁3,集水腔4,滚轮5,小带轮6,挤压带7,吸水管道8,积水腔内水位传感器9。所述四个小带轮6与挤压带7相配合形成带传动挤水装置,所述四周均匀打有很多小孔的耐磨材料2将吸水海绵1包裹,所述吸水辊内壁3四周均打有锥形接水孔,所述滚轮5位于集水腔4与吸水辊内壁3之间,所述集水腔内水位传感器9位于集水腔4内部,所述吸水管道8位于集水腔4两侧。 工作时该装置固定于吸水车上,利用吸水车本身的动力带动吸水辊滚动,吸水辊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迅速将地面上的积水吸到吸水海绵1内,当吸水海绵1内的饱和程度达到一定量时,小带轮6和挤压带7组成的带传动挤水装置就可以把吸水海绵1内水挤压通过吸水辊内壁3进入集水腔4。当集水腔4内的水位传感器9感知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触发水泵动作,将集水腔4内的水抽取到更大的容器中,完成自动吸水、集水流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吸水车上自动吸水装置,包括吸水海绵(1),耐磨材料(2),吸水辊内壁(3),集水腔(4),滚轮(5),小带轮(6),挤压带(7),吸水管道(8),积水腔内水位传感器(9),所述挤压带(7)紧套在四个小带轮(6)上,小带轮(6)布置在耐磨材料(2)上方,吸水管道(8)位于集水腔(4)两侧,其特征在于:吸水海绵(1)在外层耐磨材料(2)与内层吸水辊内壁(3)之间,集水腔(4)布置在吸水辊内壁(3)内部,三个滚轮(5)焊接在集水腔(4)下半部且与吸水辊内壁(3)滚动接触,水位传感器(9)位于集水腔(4)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水车上自动吸水装置,包括吸水海绵(I),耐磨材料(2),吸水辊内壁(3),集水腔(4),滚轮(5),小带轮¢),挤压带(7),吸水管道(8),积水腔内水位传感器(9),所述挤压带(7)紧套在四个小带轮(6)上,小带轮(6)布置在耐磨材料(2)上方,吸水管道(8)位于集水腔(4)两侧,其特征在于:吸水海绵(I)在外层耐磨材料(2)与内层吸水辊内壁(3)之间,集水腔(4)布置在吸水辊内壁(3)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德黄其柏戴东升梁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