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1248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即使在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尾缆的晃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用于抑制架设在供电梯轿厢(1)进行升降的升降通道(20)的壁面与电梯轿厢(1)之间且因电梯轿厢(1)的升降而位移的尾缆(2)的晃动,该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的一端侧与电梯轿厢(1)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侧与尾缆(2)抵接。另一端侧与尾缆(2)抵接的位置能够随着尾缆(2)的位移而位移,在电梯轿厢(1)位于最下层时,另一端侧与尾缆(2)的形成在竖直方向最下部的弯曲部(2R)抵接,由此向尾缆(2)施加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该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用于抑制架设在建筑物与电梯轿厢之间的尾缆的晃动。
技术介绍
电梯具备将在设于建筑物的升降通道的内部升降的电梯轿厢和电梯轿厢的控制盘连接起来的尾缆(移动控制线缆)。尾缆架设在电梯轿厢与升降通道的壁面之间,随着电梯轿厢的移动而升降,将控制信号和电力等传递给电梯轿厢。因作用在电梯尾缆上的张力小,并且电梯尾缆除了两个端部以外没有支承点,所以尾缆振动的固有周期长。因此,例如在建筑物因强风或地震(尤其是振动周期长的长周期地震)而发生了大的振动时,会导致尾缆出现大幅度的晃动。尤其是在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架设在建筑物侧的尾缆处于下垂长度最长的状态,并且,尾缆除了两个端部以外不受到任何约束。此时,在尾缆发生了大幅度的晃动时,容易发生与升降通道的壁面碰撞或者缠绕在其他设备或构件上的事故。如果电梯在尾缆缠绕在其他设备或构件上的状态下开始运行,则可能使得尾缆或者设备受到损伤。因此,尤其是在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减振结构进行减振,抑制尾缆发生大幅度的晃动。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的一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线缆装置,其具有向尾缆赋予张力的张力滑轮,与尾缆卡合的张力滑轮沿着规定的路径升降以抑制尾缆的振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46957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现有的电梯中,通过在升降通道内铺设线材或者网来避免尾缆在晃动时与其他设备发生缠绕。可是,与其他的长条状物体(例如主吊索等)相比,由于尾缆所受到的张力小,所以当尾缆在升降通道内发生了大幅度晃动时,可能会与铺设的线材等发生缠绕。因此,无法期待在升降通道内铺设线材或者网的方法能获得充分的效果。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移动线缆装置中,随着尾缆的移动始终向尾缆施加张力,以此对尾缆进行减振。可是,在该移动线缆装置中,为了使赋予张力用的张力滑轮随着尾缆的移动而升降,需要在升降通道内竖立设置槽形的条状物体,并且需要采用在槽形的开口部形成空隙并将张力滑轮嵌合在该空隙内的构造,所以装置结构复杂,存在安装作业和调整作业繁琐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使得即使在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尾缆的晃动。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具有以下特征。该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用于抑制架设在供电梯轿厢进行升降的升降通道的壁面与所述电梯轿厢之间并且因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而位移的尾缆的晃动,所述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的一端侧与所述电梯轿厢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侧与所述尾缆抵接,所述另一端侧与所述尾缆抵接的位置能够随着所述尾缆的位移而位移,所述另一端侧在所述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与所述尾缆的形成在竖直方向最下部的弯曲部抵接,由此向所述尾缆施加张力。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即使在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尾缆的晃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概况的示意图,是表示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电梯轿厢位于从最下层上升后的位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设置有两根尾缆的电梯,是表示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概况的示意图,是表示电梯轿厢位于比最下层更低的位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概况的示意图,是表示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A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对三根尾缆进行减振的减振装置的示例的示意图,是表示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对三根尾缆进行减振的减振装置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是表示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的状态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梯轿厢,2…尾缆,2R…尾缆的弯曲部,3…张力滚轮,4、5、6…安装构件,10…第二安装构件,11…第二张力滚轮,20…升降通道,30尾缆,30R…尾缆的弯曲部,40…引导构件,50R…尾缆的弯曲部,51第三安装构件,52…第三张力滚轮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下部,用于向尾缆施加在由尾缆的自重产生的张力以上的张力,缩短尾缆振动的固有周期,由此来抑制尾缆的晃动。更为详细地说是,在电梯轿厢的下部设置转动构件,通过转动构件向尾缆施加在由尾缆的自重产生的张力以上的张力,由此来抑制尾缆的晃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是具备转动构件及其安装构件这样的简单结构,能够缩短尾缆振动的固有周期,即使在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尾缆的晃动。因此,在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了大幅度振动的情况下或者在建筑物因地震(尤其是振动周期长的长周期地震)而发生了大的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得尾缆难以发生晃动。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体积小,还具有容易安装在已经建成的电梯上这样的优点。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概况的示意图,是表示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的状态的侧视图。电梯具备在设于建筑物的升降通道20内升降的电梯轿厢1以及架设在电梯轿厢1与升降通道20的壁面之间的尾缆2。电梯轿厢1由未图示的主吊索悬吊在升降通道20内,其下部安装有尾缆2。电梯轿厢1的控制信号以及电力等通过尾缆2在升降通道20和电梯轿厢1之间或者控制盘与电梯轿厢1之间传递。尾缆2一般由控制线和电力线等多根多芯线缆和用于支承尾缆2重量的加强材料(钢丝绳)构成,并且具有覆盖上述构件的绝缘材料。为了防止尾缆2发生扭转变形,将尾缆2构造成长方形的截面形状。尾缆的长度根据电梯轿厢的行程决定,尾缆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电梯轿厢1和升降通道20的壁面连接。由于尾缆2架设在电梯轿厢1与升降通道20的壁面之间,所以在竖直方向的最下部形成有弯曲部2R。随着尾缆2追随电梯轿厢1的升降而在上下方向发生位移,弯曲部2R的位置也发生位移。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1的下部,具有作为转动构件的张力滚轮3,张力滚轮3通过安装构件4、5和6而转动自如地设置在电梯轿厢1的下部。安装构件4呈长条形状,其一端侧通过安装构件5和6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电梯轿厢1的下部。张力滚轮3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转动构件4的另一端侧,与尾缆2抵接,能够随着尾缆2的位移而转动,主要依靠张力滚轮3和安装构件4的重量对尾缆2施加张力。如图1所示,张力滚轮3设置在电梯轿厢1的下部。具体来说是,张力滚轮3设置在如下位置:当电梯轿厢1位于升降通道20的最下层时,张力滚轮3能够与尾缆2的弯曲部2R抵接而向尾缆2施加向下的张力。张力滚轮3与尾缆2抵接的位置在电梯轿厢1升降时能够随着尾缆2的位移(也就是弯曲部2R的位置的位移)而位移。张力滚轮3和安装构件4的重量例如能够根据尾缆2的长度和重量来决定。张力滚轮3的形状优选形成为圆筒形状。悬吊在建筑物侧的尾缆2在建筑物因强风或地震等而发生了大幅度的振动时,或者在建筑物发生了长周期振动时,受到建筑物振动的影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其用于抑制尾缆的晃动,所述尾缆架设在供电梯轿厢进行升降的升降通道的壁面与所述电梯轿厢之间,并且因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而位移,所述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的特征在于,一端侧与所述电梯轿厢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侧与所述尾缆抵接,所述另一端侧与所述尾缆抵接的位置能够随着所述尾缆的位移而位移,在所述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所述另一端侧与所述尾缆的形成在竖直方向最下部的弯曲部抵接,由此向所述尾缆施加张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21 JP 2013-1301341.一种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其用于抑制尾缆的晃动,所述尾缆架设在供电梯轿厢进行升降的升降通道的壁面与所述电梯轿厢之间,并且因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而位移,所述电梯尾缆的减振装置的特征在于,一端侧与所述电梯轿厢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侧与所述尾缆抵接,在所述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所述另一端侧与所述尾缆的形成在竖直方向最下部的弯曲部抵接,由此向所述尾缆施加张力,所述另一端侧与所述尾缆的所述弯曲部抵接的位置能够随着所述尾缆的位移而位移。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悠至坂井满平野薰关谷裕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