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一种底端枢接复数个滚动体以形成多角度拖曳的角轮构造有关。一般箱体(尤其是皮箱、旅行箱之类)惯用的角轮即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系于曲弧状板体11上方形成一截面呈U型的容纳片12,该容纳片12邻近板体11中央位置枢接有一扁圆状的轮体13,以组成一角轮,藉由一相对形状的联结盖14经贯孔15而连接定位在箱体A的角落位置;惟组装或使用上具有下述缺点(1)箱体装载空间因角轮、联结盖于内部的突出而显得狭窄,且该箱体内于角落处至少设有二角轮,对衣物、文件在拖曳时存有挤压的效应。(2)箱体必须设有贯孔供角轮的组装,该贯孔对整体的结构强度造成严重影响,使用寿命亦相对减缩。(3)使用中依图2所示,扁圆状轮体13与地平面为单点式的支撑,当箱体A的假想重心B随个人身高的不同与该轮体13形成有间距D1(D2、D3),若吾人佇立不动时,除非将整个箱体A直立式置放,否则,仍会因倾斜角度而渐趋滑移,致使必须为较大力量的握持予以制衡,造成耗力及不便等弊端。为此,同业乃申请有台湾新型第82200766号「角轮之改良结构」专利案,以解决上述习用物的弊端,惟其仅适用于「斜坡」上的拖曳,对平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体用角轮结构,包含有:一联结架(20)及数滚动体,其特征是,该联结架(20)系由一曲弧状板体(21)及其底端沿垂直方向延伸二相对形成有间距(26)的护盖(23)所构成,该滚动体呈圆杆状并沿轴向于两端突伸有轴杆(24),供套置在该间距(26)内以枢接于二护盖(23)上,相邻二滚动体突出该护盖边缘(27)的外圆部份形成一水平状态而可同时接触地面,且与其它滚动体呈一倾斜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