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0681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包含轮毂、套设在所述轮毂外的轮胎,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胎形成行走机构,所述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带动所述行走机构进行滚动的第一电动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与所述轮毂进行连接;所述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轮胎架、带动所述行走机构进行回转的第二电动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电动部件通过所述轮胎架连接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直接采用了电动直接来控制行走机构的滚动和转向,并且采用轮胎架实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和第二电动驱动部件的联动,省去了液压或电动推杆的相关部件,使整个运行装置的体积更小、从而大大降低了起重机的重量,缩小了起重机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包含轮毂、套设在所述轮毂外的轮胎,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胎形成行走机构,所述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带动所述行走机构进行滚动的第一电动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与所述轮毂进行连接;所述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轮胎架、带动所述行走机构进行回转的第二电动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电动部件通过所述轮胎架连接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直接采用了电动直接来控制行走机构的滚动和转向,并且采用轮胎架实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和第二电动驱动部件的联动,省去了液压或电动推杆的相关部件,使整个运行装置的体积更小、从而大大降低了起重机的重量,缩小了起重机的占地面积。【专利说明】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动起重机械和装卸机械的运行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胎式起重机运行机构,轮胎转向的形式一般采用偏转轮胎式进行转向,即液压或电动推杆加上回转支承和连杆的结构。其转向的过程是通过液压或电动推杆的推拉带动连杆使轮胎架偏转,从而实现转向。其轮胎运行驱动多采用链条式驱动,即电机通过联轴节并经减速器来驱动链轮。对双轮胎式结构多采用电机通过驱动桥驱动。其结构比较复杂,庞大,不仅增加了机构重量和制造成本,而且起重机占地面积也相对比较大,转向及运行时相对笨拙。 为了减小起重机的机构重量,降低起重机的制造成本,使其运行机构性能小巧灵活,需要对轮胎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转向驱动方式和运行的驱动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使其大大降低起重机的重量,缩小起重机的占地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包含轮毂、套设在所述轮毂外的轮胎,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胎形成行走机构,所述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带动所述行走机构进行滚动的第一电动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与所述轮毂进行连接;所述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轮胎架、带动所述行走机构进行回转的第二电动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电动部件通过所述轮胎架连接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直接采用了电动直接来控制行走机构的滚动和转向,并且采用轮胎架实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和第二电动驱动部件的联动,省去了液压或电动推杆的相关部件,使整个运行装置的体积更小、更灵活,从而大大降低了起重机的重量,缩小了起重机的占地面积。 优选的,所述轮胎架呈L形,所述轮胎架的头部和尾部互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包含:固定在所述轮胎架尾部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还包含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尾部插入所述轮毂内与所述轮毂进行连接。第一电动驱动部件采用电机作为驱动装置,然后通过减速机减少电机的转速,从而得到较大的转矩,以驱动轮毂带动轮胎进行滚动。 另外,第一减速机可采用行星减速机。由于行星减速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高,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噪声低、输出扭矩大,速比大、效率高、性能安全等特点。兼具功率分流、多齿啮合独用的特性。使行走机构在滚动时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轮胎架的尾部具有法兰接口,所述第一减速机的外壳通过螺栓与所述轮胎架的法兰接口进行连接,将所述第一减速机固定在所述轮胎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外还套设保护罩。通过保护罩可对电机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包含: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减速机、与所述第二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的蜗轮箱;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还包含: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顶部与所述蜗轮箱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回转轴的尾部插入所述轮胎架的头部与所述轮胎架进行连接。第二电动驱动部件是采用电机作为驱动装置,通过减速机减少电机的转速,从而得到较大的转矩,然后经蜗轮箱传递后带动回转轴进行旋转,由于轮胎架是与回转轴连接的,而行走机构是通过第一电动驱动部件与轮胎架进行连接的,所以当回转轴旋转时,可同时使轮胎架通过第一电动驱动部件带动行走机构进行回转,从而使行走机构具备了转向的功能。并且由于采用了蜗轮箱作为动力的传递部件,而蜗轮箱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的传动比,蜗轮箱内的轮齿啮合齿面间均为线接触,所以其承载能力大大高于传统的动力传动机构,进一步的使行走机构具有良好的转向性能,转向时更为灵活。 另外,所述第二减速机采用同轴减速机。由于同轴减速机具有能耗低、振动小、噪音低等特点,并且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所以可使行走机构在转向时更加稳定、可靠。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还包含用于对所述回转轴进行定位的回转支承;所述回转轴的顶部穿过所述回转支承与所述蜗轮箱的输出端进行连接。通过回转支承可对回转轴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行走机构在回转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还包含一个第一法兰,所述蜗轮箱通过所述第一法兰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还包含一个第二法兰,所述回转支承的下端面通过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回转轴进行紧固连接。所述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一个第三法兰,所述第三法兰固定在所述蜗轮箱的上方,所述第三法兰用于连接起重机械的大车横梁。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所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和所述轮胎架分别设有两组;且两组行走机构、第一电动驱动部件、第二电动驱动部件和所述轮胎架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法兰进行连接。由于行走机构、第一电动驱动部件、第二电动驱动部件和轮胎架分别设有两组,以实现双轮胎式的结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含轮毂5、套设在轮毂5外的轮胎6,轮毂5与轮胎6形成行走机构。本实施方式的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带动行走机构进行滚动的第一电动驱动部件,第一电动驱动部件与轮毂进行连接。本实施方式的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轮胎架3,和带动电动驱动部件进行回转的第二电动驱动部件。其中,第一电动部件通过轮胎架3连接第二电动驱动部件。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是直接采用电动来控制行走机构的滚动和转向,并且采用轮胎架实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和第二电动驱动部件的联动,省去了液压或电动推杆的相关部件,使整个运行装置的体积更小、更灵活,从而大大降低了起重机的重量,缩小了起重机的占地面积。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架3呈L形,轮胎架3的头部和尾部互相垂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动驱动部件包含:一个固定在轮胎架3尾部的第一电机401、与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包含轮毂、套设在所述轮毂外的轮胎,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胎形成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带动所述行走机构进行滚动的第一电动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电动驱动部件与所述轮毂进行连接;所述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还包含:轮胎架、带动所述行走机构进行回转的第二电动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电动部件通过所述轮胎架连接所述第二电动驱动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六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能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