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058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容器(3)的中下部设置网状布水管(4),布水管(4)通过循环泵(5)和排水槽(6)相连接,在反应容器(3)的底部左侧设置压力反冲阀(8),压力反冲阀(8)和布水管(4)连通,在反应容器(3)的上部设置气体导管(1),气体导管(1)的下端连接集气罩(2),集气罩(2)两侧为回流管(7),在反应容器(3)的底端连接污泥床(9),污泥床(9)的上端为污泥悬浮层区,污泥床(9)的下端设置排污口(10)。集生物反应和沉淀分离于一体,结构紧凑,提高了容积利用率,操作运行方便,反应器容积所能承受的有机负荷较高,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容器(3)的中下部设置网状布水管(4),布水管(4)通过循环泵(5)和排水槽(6)相连接,在反应容器(3)的底部左侧设置压力反冲阀(8),压力反冲阀(8)和布水管(4)连通,在反应容器(3)的上部设置气体导管(1),气体导管(1)的下端连接集气罩(2),集气罩(2)两侧为回流管(7),在反应容器(3)的底端连接污泥床(9),污泥床(9)的上端为污泥悬浮层区,污泥床(9)的下端设置排污口(10)。集生物反应和沉淀分离于一体,结构紧凑,提高了容积利用率,操作运行方便,反应器容积所能承受的有机负荷较局,提局废水的处理效果。【专利说明】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
技术介绍
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 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 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可造成水中 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 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使水质恶化。 随着各行各业排放的污废水成分越来越复杂,生化处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反应 器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足,如进水中的悬浮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l〇〇mg/L以下;泥水 混合不充分,污泥床内经常出现短流现象,存在死水区,影响处理能力;在低温条件下,水解 过程缓慢,SS去除率下降;系统对进水的水质和负荷的突然变化较敏感,抗冲击力较差。因 此,如何生产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容器 (3)的中下部设置网状布水管(4),布水管(4)通过循环泵(5)和排水槽(6)相连接,在反应 容器(3)的底部左侧设置压力反冲阀(8),压力反冲阀(8)和布水管(4)连通,在反应容器 (3)的上部设置气体导管(1),气体导管(1)的下端连接集气罩(2),集气罩(2)两侧为回流 管(7),在反应容器(3)的底端连接污泥床(9),污泥床(9)的上端为污泥悬浮层区,污泥床 (9)的下端设置排污口(10)。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布水管(4)上等间距分布有进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7)斜向上45°角位置均匀间隔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管(4)上设置可调节水流量的阀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集生物反应和沉淀分离于一体,结构紧凑,提高了容积利用率,操作 运行方便,不仅适合于处理高、中浓度的有机工业废水,也适合于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 2、集气罩两侧设置回流管,能将气体带出的污泥通过回流管回流到反应器的底 部,在反应器内形成了沉淀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使反应器内能够保留较高的污泥浓度,从 而反应器容积所能承受的有机负荷较高,大大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3、压力反冲阀和布水管连通使污泥床底部进水得到控制,基质浓度降低,缓解了 底部污泥负荷过重的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污泥床基质降解潜力,进而提高反应器的整体 处理能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体导管;2、集气罩;3、反应容器;4、布水管;5、循环泵;6、排水槽;7、回 流管;8、压力反冲阀;9、污泥床;10、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容器3的中下部设置网状布水管 4,布水管4通过循环泵5和排水槽6相连接,在反应容器3的底部左侧设置压力反冲阀8, 压力反冲阀8和布水管4连通,在反应容器3的上部设置气体导管1,气体导管1的下端连 接集气罩2,集气罩2两侧为回流管7,在反应容器3的底端连接污泥床9,污泥床9的上端 为污泥悬浮层区,污泥床9的下端设置排污口 10。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布水管4上等间距分布有进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7斜向上45°角位置均匀间隔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管4上设置可调节水流量的阀门。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 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容器(3)的中下部设置网状布水管 (4 ),布水管(4 )通过循环泵(5 )和排水槽(6 )相连接,在反应容器(3 )的底部左侧设置压力 反冲阀(8),压力反冲阀(8)和布水管(4)连通,在反应容器(3)的上部设置气体导管(1), 气体导管(1)的下端连接集气罩(2),集气罩(2)两侧为回流管(7),在反应容器(3)的底端 连接污泥床(9),污泥床(9)的上端为污泥悬浮层区,污泥床(9)的下端设置排污口(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布水管(4)上 等间距分布有进气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7)斜向上 45°角位置均匀间隔开设有通孔。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4)上设置 可调节水流量的阀门。【文档编号】C02F3/28GK204022550SQ201420340367【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专利技术者】袁海容, 李启涛 申请人:青岛世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容器(3)的中下部设置网状布水管(4),布水管(4)通过循环泵(5)和排水槽(6)相连接,在反应容器(3)的底部左侧设置压力反冲阀(8),压力反冲阀(8)和布水管(4)连通,在反应容器(3)的上部设置气体导管(1),气体导管(1)的下端连接集气罩(2),集气罩(2)两侧为回流管(7),在反应容器(3)的底端连接污泥床(9),污泥床(9)的上端为污泥悬浮层区,污泥床(9)的下端设置排污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容李启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世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