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302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其包括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安设于所述厌氧反应器内,所述集气罩为内外双层结构,分别包括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所述集气罩二位于集气罩一内侧中上部处,所述集气罩一与集气罩二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之间形成固液气混合物上升或下降的通道;所述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均为倒圆台状,其底部均有供污泥通过的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用于使污水均匀散开的反射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三相分离器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三相分离效果,而且能够实现内循环作用,使在反应器上部,污水和活性污泥颗粒也能进行良好的混合,从而提高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其包括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安设于所述厌氧反应器内,所述集气罩为内外双层结构,分别包括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所述集气罩二位于集气罩一内侧中上部处,所述集气罩一与集气罩二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之间形成固液气混合物上升或下降的通道;所述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均为倒圆台状,其底部均有供污泥通过的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用于使污水均匀散开的反射板。本技术三相分离器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三相分离效果,而且能够实现内循环作用,使在反应器上部,污水和活性污泥颗粒也能进行良好的混合,从而提高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效果。【专利说明】-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
本技术属于气液固三相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气液 固三相分离器。
技术介绍
三相分离器设备作为厌氧反应器内必不可少的主体设备,可以有多种形式。尽管 大多数三相分离器都能较好地达到固、液、气三相分离的效果,但是他们结构上存在一定缺 点,只能达到简单得分离目的,对提高厌氧反应效率毫无帮助。 目前在废水处理实践中,应用成功的三相分离器形式很多,常用的三相分离器为 上下两层三角折板布置,如CN202643422U公开了一种豆制品生产厂污水处理系统专用固 液气三相分离器,其在集气箱内安装有集气罩,集气罩为斗状,开口向下,在集气罩靠近缀 顶处开有排气小孔,其通过在集气箱内布置若干层集气罩来对固液气进行分离,然而,该集 气罩只有简单的气体收集区,没有能够形成很好的汽提作用,不能形成内部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该 三相分离器通过改变集气罩的结构来创造一定的水力条件,可以形成良好的内部循环,使 固液混合更加均匀,不仅达到最好的三相分离效果,还可以提高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其包括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安设于所述厌氧 反应器内,所述集气罩为内外双层结构,分别包括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所述集气罩二位于 集气罩一内侧中上部处,所述集气罩一与集气罩二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集气罩一和集气 罩二之间形成固液气混合物上升或下降的通道;所述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均为倒圆台状, 其底部均有供污泥通过的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用于使污水均匀散开的反射板。 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上述集气罩一顶面经中心点的横向长度为 2760m,上述集气罩二顶面经中心点的横向长度为2520m。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上述反射板选用不锈钢材质。 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其集气罩包括内外双层结 构,分别为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之间形成固液气混合物上升或下降 的通道,将该集气罩应用于厌氧反应器内,用以分离沼气、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颗粒,沼气 自反应器顶部导出,污泥颗粒自动滑落沉降至反应器底部,处理后的污水从澄清区出水。 污水在厌氧反应器内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反应后,产生大量沼气。随着污水不断 从厌氧反应器底部进入,使沼气,污水和活性污泥的三相混合物从下向上运动,经过三相分 离器时,一部分污泥颗粒碰撞到集气罩一的外侧时,便滑落回至反应器的混合区;同时,在 三相分离器的外部周围,存在大量的气水混合物,由于汽提作用,使固液混合物由三相分离 器的外部向内部流动,在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之间,大部分的污泥颗粒由于碰撞到集气罩 二的外侧而滑落沉降,顺着集气罩一的内侧回落至反应器的混合区,而沼气则经集气罩一 外侧,从反应器顶部排出,达到很好的固、液、气三相分离的效果。 本技术气液固三相分离器不同于传统三相分离器简单的若干三角折板的排 布,本技术三相分离器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三相分离效果,而且能够实现内循环作用, 使在反应器上部,污水和活性污泥颗粒也能进行良好的混合,从而提高厌氧反应器的处理 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气液固三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气液固三相分离器的剖面图; 图中,1、集气罩一,2、集气罩二,3、反射板,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为了使本技术 的优点、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清楚、完整 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集 气罩,使用时将集气罩放置于厌氧反应器内,其与现有技术常放置方式相同,现有技术中的 集气罩其形状为斗状,并且开口向下,一般使用在厌氧反应器内,其至少平行布置三组,本 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为,本技术集气罩其结构为双层结构,并且为双层套 置结构,分别为集气罩一 1和集气罩二2,集气罩一 1体积大于集气罩二2,并且集气罩一位 于外侧,集气罩二2安放在集气罩一 1的内侧,集气罩二2通过连接件4集气罩一 1的内壁 连接,用于对集气罩二2进行固定,其连接件可以为铆钉、螺栓或销; 集气罩一 1和集气罩二2都为倒圆台状结构,即顶面的面积大于底面面积,在集气 罩一 1和集气罩二2的底面处都开设有出口,出口供固体污泥通过,出口处设置有用于使污 水均匀散开的反射板3,通过厌氧反应器底部混合反应区的产生的固、液、气三相混合物,经 过,相分离器时,一部分污泥颗粒碰撞到分离器集气罩一 1的外侧时,便滑落回至反应器的 混合区,同时,在三相分离器的外部周围,存在大量的气水混合物,由于汽提作用,使固液混 合物由三相分离器的外部向内部流动,在集气罩一 1和集气罩二2之间,大部分的污泥颗粒 由于碰撞到集气罩二2的外侧而滑落沉降,顺着集气罩一 1的内侧回落至反应器的混合区, 而沼气则经集气罩一 1外侧,从反应器顶部排出,达到很好的固、液、气三相分离的效果。 本技术气液固三相分离器的大体使用方法: 在厌氧反应器内安装好三相分离器,污水在厌氧反应器内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反 应后,产生大量沼气,着污水不断从厌氧反应器底部进入,使沼气,污水和活性污泥的三相 混合物从下向上运动,经过三相分离器时,一部分污泥颗粒碰撞到集气罩一的外侧时,便滑 落回至反应器的混合区; 在三相分离器的外部周围,存在大量的气水混合物,由于汽提作用,使固液混合物 由三相分离器的外部向内部流动,在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之间,大部分的污泥颗粒由于碰 撞到集气罩二的外侧而滑落沉降,顺着集气罩一的内侧回落至反应器的混合区,而沼气则 经集气罩一外侧,从反应器顶部排出,由此气液固很好的分离。【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其包括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安设于所述厌氧反 应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为内外双层结构,分别包括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所述集 气罩二位于集气罩一内侧中上部处,所述集气罩一与集气罩二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集气 罩一和集气罩二之间形成固液气混合物上升或下降的通道;所述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均为 倒圆台状,其底部均有供污泥通过的出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其包括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安设于所述厌氧反应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为内外双层结构,分别包括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所述集气罩二位于集气罩一内侧中上部处,所述集气罩一与集气罩二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之间形成固液气混合物上升或下降的通道;所述集气罩一和集气罩二均为倒圆台状,其底部均有供污泥通过的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用于使污水均匀散开的反射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王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