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0057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吸附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重金属处理装置结构复杂、浪费能源、对重金属的处理效率低且处理后的重金属不易收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进液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出液口,所述壳体内部可拆卸设置至少两层微孔板,所述微孔板水平设置且所述微孔板的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所述微孔板上孔的直径为0.1um~0.1mm;各层所述微孔板上分别铺设不同的吸附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用于处理污水、污泥中的重金属,高效、节能、重金属易收集,适于产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吸附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重金属处理装置结构复杂、浪费能源、对重金属的处理效率低且处理后的重金属不易收集的问题。本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进液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出液口,所述壳体内部可拆卸设置至少两层微孔板,所述微孔板水平设置且所述微孔板的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所述微孔板上孔的直径为0.lum^O.1mm;各层所述微孔板上分别铺设不同的吸附剂。本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用于处理污水、污泥中的重金属,高效、节能、重金属易收集,适于产业化应用。【专利说明】一种重金属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重金属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天产生大量污水,包括含水率较高的污泥、水解液及其它 废液等。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病原体、虫卵、难分解的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没有得 到环保处理的污泥对环境的危害很大。而这些污水中重金属离子不仅对环境保护、物种多 样性构成威胁,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并实现资源再利用,需要 对这些含水量较大的污泥、水解液、其它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对含水量较大的污泥、水 解液、其它废液进行处理的首要环节就是去除其中的重金属离子。 现有的重金属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活性炭、 硅胶吸附法等。现有的重金属处理装置结构复杂、浪费能源、对重金属的处理效率低且处理 后的重金属不易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吸附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重金属处理 装置结构复杂、浪费能源、对重金属的处理效率低且处理后的重金属不易收集的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金属吸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进液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出 液口,所述壳体内部可拆卸设置至少两层微孔板,所述微孔板水平设置且所述微孔板的周 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所述微孔板上孔的直径为0. IunTo. Imm ;各层所述微孔板上分 别铺设吸附剂。各层微孔板上可铺设相同的吸附剂,但最好铺设不同的吸附剂,以更全面、 更彻底的吸附污水中的各种重金属离子。 优选的,所述壳体呈筒形。 进一步的,各所述微孔板呈圆柱形,相邻两层所述微孔板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各所 述微孔板的周壁均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若干微 孔板托,各所述微孔板托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微孔板托的宽度为筒形壳体直径 的1/8~1/3 ;最下层所述微孔板的底面与各所述微孔板托的顶面相接。微孔板托太窄,不能 很好的承托微孔板;微孔板太宽,一定程度上阻挡液体流动。该结构设置,使得各层微孔板 成为一个整体并由微孔板托支撑,需要更换时,一起由进液口取出即可,更换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板托的宽度为筒形壳体直径的1/8~1/6。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可拆卸设置三层微孔板。三层微孔板上放置的吸附剂为硅 酸盐、褐藻胶、活性炭中的至少两种。微孔板层数越多,对重金属吸附越彻底,但是处理速度 变慢,实验证明,微孔板设置三层以上,对重金属的处理效果没有明显改善。 作为优选,所述微孔板上孔的直径为IOunTo. 01mm。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检修口。设置检修口,便于更换微孔板和吸附剂。需要更 换吸附剂或微孔板时,打开检修口,将通过支架连接为一体的各微孔板顶起,从进液口拿出 各微孔板,更换后,由进液口将微孔板放入,从顶部垂直向下按压,直至将最底层的微孔板 推至微孔板托的顶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吸附处理重金属,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通电,节约 能源;使用本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处理污水,重金属均被吸附在吸附剂中,容易收集 处理。本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微孔板和吸附剂均可可定期更换。本技术的重 金属吸附装置,用于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高效、节能、重金属易收集,适于产业化应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重金属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重金属吸附装置中微孔板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进液口;2-吸附剂一;3-密封圈;4-第一微孔板;5-支架;6-吸附剂二; 7_第二微孔板;8-第三微孔板;9-吸附剂三;10-检修口;11-壳体;12-出液口;13-微孔 板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包括筒形壳体11,壳体11的顶部设置 有进液口 1,进液口 1最窄的地方等于壳体11的直径,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 12。 壳体1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若干(至少三个)微孔板托13,各微孔板托13的顶 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微孔板托13的宽度为壳体11直径的1/8~1/3,优选为壳体直径的 1/8~1/6。作为优选,微孔板托13的顶面距离壳体11底部的距离为0. 5~1米。 如图1、图2所示,第一微孔板4和第二微孔板7通过支架5固定连接,第二微孔板 7和第三微孔板8通过支架5固定连接。第一微孔板4、第二微孔板7和第三微孔板8通过 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第一微孔板4、第二微孔板7和第三微孔板8的周壁通 过密封圈3与壳体11的内壁紧密贴合。第一微孔板4上铺设吸附剂一 2,第二微孔板7上 铺设吸附剂二6,第三微孔板8上铺设吸附剂三9。 其中,第一微孔板4、第二微孔板7、第三微孔板8上孔的直径为0. lunTO. 1mm,优选 为IOunTo. 01mm。吸附剂一 2、吸附剂二6、吸附剂三9不同,吸附剂一 2、吸附剂二6、吸附剂 三9为硅酸盐、褐藻胶、活性炭中的其中一种。 另外,为了便于保养、维修或更换微孔板和吸附剂,壳体11上设置检修口 10。 采用本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处理污水时,污水由进液口 1进入,依次进过 吸附剂一 2、第一微孔板4、吸附剂二6、第二微孔板7、吸附剂三9、第三微孔板8后由出液口 流出。重金属离子被依次吸附,本技术的重金属吸附装置可吸收污水中95%以上的重 金属,处理彻底。 需要更换微孔板或吸附剂时,打开检修口 10,将内部用风机吹干或自然风干,采用 人工或机器将各层微孔板一起顶出进液口 1 ;安装时,将一体的各微孔板由进液口放入壳 体中,用机器按压,直至最下层微孔板(第三微孔板8)的底面与微孔板托的顶面相接1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金属吸附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置进液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出液口,所述壳体内部可拆卸设置至少两层微孔板,所述微孔板水平设置且所述微孔板的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接,所述微孔板上孔的直径为0.1um~0.1mm;各层所述微孔板上分别铺设吸附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米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