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434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包括发酵容器及上盖,在发酵容器的外层依次包括隔热层和温控层,所述的温控层位于隔热层和发酵容器之间,温控层中空且位于发酵容器的顶部处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温控层内围绕发酵容器的外侧均匀绕有加热丝及冷却管,所述的加热丝和冷却管自发酵容器开设的穿孔处向外引出。本新型在发酵容器和隔热层之间设置温控层,并在温控层内注有水,同时围绕发酵容器设置有发热丝、冷却管,在需要升温时,接通发热丝,在需要降温时,接通冷却管,利用温控层内的水对发酵容器整体降温,从而达到对发酵容器的均匀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包括发酵容器及上盖,在发酵容器的外层依次包括隔热层和温控层,所述的温控层位于隔热层和发酵容器之间,温控层中空且位于发酵容器的顶部处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温控层内围绕发酵容器的外侧均匀绕有加热丝及冷却管,所述的加热丝和冷却管自发酵容器开设的穿孔处向外引出。本新型在发酵容器和隔热层之间设置温控层,并在温控层内注有水,同时围绕发酵容器设置有发热丝、冷却管,在需要升温时,接通发热丝,在需要降温时,接通冷却管,利用温控层内的水对发酵容器整体降温,从而达到对发酵容器的均匀降温。【专利说明】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是指食品发酵所使用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发酵特别是发酵菌或泡菜等食品过程中,都是利用一发酵罐将材料放进去,再进行密封保存等待发酵完成。对于这些发酵罐而言,都是由粘土烧结的陶器,其无法自我产生所需的环境温度,因而发酵需要将该陶器放置于特定的环境处进行,这就导致需要额外占用和开发一符合要求的仓库进行存储。而开发具有温度调节的结构,其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大多都不符合实际的应用,较少能投入市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控及调节温度的发酵结构。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包括发酵容器及上盖,在发酵容器的外层依次包括隔热层和温控层,所述的温控层位于隔热层和发酵容器之间,温控层中空且位于发酵容器的顶部处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温控层内围绕发酵容器的外侧均匀绕有加热丝及冷却管,所述的加热丝和冷却管自发酵容器开设的穿孔处向外引出。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上盖内部为空心层,上盖的整体两侧向内弯折,温控层与外部相通的部分与所述上盖的空心层向内弯折处相连通。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上盖与发酵容器贴合的一侧为隔热厚层。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上盖的空心层和温控层充满调节温度的水。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上盖的顶部设有一通孔及塞子,通孔连通空心层与外界,所述塞子用以堵塞通孔。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发酵容器与所述隔热层在底部相互固定。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上盖顶部位于中间位置设置一温度探测探头及与温度探测探头相连的显示屏,温度探测探头位于空心层内。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在发酵容器和隔热层之间设置温控层,并在温控层内注有水,同时围绕发酵容器设置有发热丝、冷却管,在需要升温时,接通发热丝,从而通过发热丝对注水的液体整体加热,因而利用该水对发酵容器整体升温,达到对发酵容器均匀加热;在需要降温时,接通冷却管,该冷却管内为冷却剂,通过冷却剂将温控层的热量带出外部,同时利用温控层内的水对发酵容器整体降温,从而达到对发酵容器的均匀降温。 2、温控层与上盖的空心层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同时在上盖设有通孔,通过该通孔可方便注入可温控的水,在盖上上盖后,水从上盖流入温控层,当注入满后,发酵容器的外层均被水注满,再通过发热丝、冷却管的升降温,可达到除两侧之外,再加顶部保温的全面功能。 3、在顶盖设有温度探测探头及显示屏,可实时监测温控层的温度并显示,达到温控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包括发酵容器I及上盖2,在发酵容器的外层依次包括隔热层31和温控层32,所述的温控层32位于隔热层31和发酵容器I之间,温控层32中空且位于发酵容器I的顶部处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温控层32内围绕发酵容器I的外侧均匀绕有加热丝33及冷却管34,所述的加热丝33和冷却管34自发酵容器I开设的穿孔处向外引出。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上盖2内部为空心层21,上盖的整体两侧向内弯折,温控层32与外部相通的部分35与所述上盖的空心层21向内弯折处22相连通。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上盖与发酵容器I贴合的一侧为隔热厚层11。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上盖的空心层21和温控层32充满调节温度的水。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上盖的顶部设有一通孔及塞子12,通孔连通空心层21与外界,所述塞子12用以堵塞通孔。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发酵容器I与所述隔热层31在底部相互固定。 作为对上述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上盖顶部位于中间位置设置一温度探测探头13及与温度探测探头相连的显示屏14,温度探测探头位于空心层21内。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包括发酵容器及上盖,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容器的外层还依次包括隔热层和温控层,所述的温控层位于隔热层和发酵容器之间,温控层中空且位于发酵容器的顶部处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温控层内围绕发酵容器的外侧均匀绕有加热丝及冷却管,所述的加热丝和冷却管自发酵容器开设的穿孔处向外引出,所述的上盖顶部位于中间位置设置一温度探测探头及与温度探测探头相连的显示屏,温度探测探头位于空心层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内部为空心层,上盖的整体两侧向内弯折,温控层与外部相通的部分与所述上盖的空心层向内弯折处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与发酵容器贴合的一侧为隔热厚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的空心层和温控层充满调节温度的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的顶部设有一通孔及塞子,通孔连通空心层与外界,所述塞子用以堵塞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发酵容器与所述隔热层在底部相互固定。【文档编号】A23L1/218GK204014954SQ201420383018【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专利技术者】钟明发, 李荣峰 申请人:东莞万好食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室温度控制结构,包括发酵容器及上盖,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容器的外层还依次包括隔热层和温控层,所述的温控层位于隔热层和发酵容器之间,温控层中空且位于发酵容器的顶部处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温控层内围绕发酵容器的外侧均匀绕有加热丝及冷却管,所述的加热丝和冷却管自发酵容器开设的穿孔处向外引出,所述的上盖顶部位于中间位置设置一温度探测探头及与温度探测探头相连的显示屏,温度探测探头位于空心层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明发李荣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万好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