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126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20:35
一种车辆显示设备(100)被提供有围绕显示区域(11)外周的环境光发光区域(13)。环境光源(43)发射光,所述光随后由环境光导光体(50)引导到丙烯酸圆柱体(60)中。随后将引导的光从丙烯酸圆柱体的光输出端面(62)朝向光输出方向(OD)输出。光输出端面形成环境光发光区域。车辆显示设备包括光收集结构(70),其朝向光输出方向收集从光输出端面输出的输出光(OB)。朝向光输出方向收集输出光能够实现在与光输出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的光泄漏的减少,提高了环境光发光区域的输出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显示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显示设备,其被安装在车辆中同时显示车辆信息。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JPH10-332439A。例如,专利文献1描述了仪表设备,其被提供有在围绕对信息进行显示的仪表显示部分外周的区域中输出光的辐射部分。专利文献1的仪表设备包括(i)用以发射光的光源以及(ii)导光体,其由透射材料制成,并且透射从光源发射到辐射部分的光。这样的配置容许仪表设备展现具有围绕仪表显示部分的环形的发光显示图像。如同专利文献1中的仪表设备那样的车辆显示设备被安装在车辆中。进入车辆车厢的户外光可能会降低发光显示图像的可见度;这需要改进发光显示图像的输出亮度。然而,从辐射部分输出的光可能朝向与其中辐射部分所面对的光输出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扩散。过度增加发光显示图像的输出亮度导致产生在与光输出方向不同的方向上从辐射部分泄漏的有害光。然后,这种从辐射部分泄漏的有害光可能会引起发光显示图像在车辆的后视镜或侧窗中被反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显示设备,其使发光区域能够输出具有高亮度的光,同时帮助防止光发光区域被反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车辆中的车辆显示设备被提供有输出亮度并围绕显示车辆信息的显示区域的发光区域。车辆显示设备包括用以发射光的光源、由光透射材料制成的透射构件、以及光收集器件。透射构件接收从光源发射的光。透射构件具有光输出面,其输出从光源接收的光作为输出光来形成发光部分。光收集器件,其朝向其中光输出面所面对的光输出方向从光输出面收集输出光。从光输出面输出的输出光趋向于在与其中光输出面所面对的光输出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扩散。然而,根据上述有特点的配置,光收集器件修正输出光的进行方向以满足光输出方向。因此,提供显示区域的外周的外侧的发光区域的车辆显示设备可以提高发光区域的输出亮度。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有特点的配置帮助防止在与光输出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泄漏的有害光的增加。也就是说,上述有特点的配置帮助防止其中发光区域在车辆的后视镜或侧窗中被反射的情况的发生。此外,朝向光输出方向收集输出光提高了由观看者或司机所辨认的光发光区域的输出亮度。因此,车辆显示设备使发光区域能够输出具有高亮度的光,同时帮助防止发光区域被反射。附图说明根据参考附图所进行的下列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仪表的前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所取得的截面图,同时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仪表的机械配置;图3是沿图1中的III-III线所取得的截面图,同时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仪表的机械配置;图4是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仪表的电学配置的框图。图5是丙烯酸圆柱体和光收集结构的透视图;图6是沿图5中线VI-VI所取得的,同时放大了光收集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一个图示了由仪表控制电路来控制环境光发光区域的输出亮度的过程的流程图;图8是对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组合仪表中与图1中区域VIII等价的部分进行放大的放大图;图9是沿图8中线IX-IX所取得的,同时解释了光输出面的Fresnel形状的截面图;图10是对图9中的区域X进行放大的放大图。图11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组合仪表的机械配置;图12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图6的修改示例的示图;图13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图6的另一修改示例的示图;以及图14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图6的又一修改示例的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实施例中共同提供的部件被分配有相同的参考符号,省去了对解释的重复。当解释了每个实施例的仅一部分配置时,该配置的其他部分可以采取先前所解释的在前实施例的那些。如果不出现任何问题的话,实施例之间的部分组合可以不仅相对于在每个实施例中明确描述的部分,还相对于未明确描述的部分而是可能的。[第一实施例]图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车辆中的组合仪表100的前视图。组合仪表100被包含在车辆车厢中的仪器面板中,并被布置为使得图1中图示的前侧面向驾驶座。(基本配置)下文解释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仪表100的基本配置。组合仪表100是一种车辆显示设备,其被安装在车辆中同时显示与车辆有关的各种信息。组合仪表100包括若干仪表,诸如速度计10和转速表、水温表、燃料表等等的其他仪表(未示出)。速度计10在显示区域11中将车辆的行驶速度显示为信息。速度计10的显示被配置为以下的组合:(i)显示区域11和(ii)圆形环境光发光区域13,其被提供为位于显示区域11外周的外侧。以下定义了方向,其中显示区域11示范或输出显示作为前向FD或组合仪表100的显示方向,并且定义与前向相反的方向作为后向方向BD,如图2中所图示的。此外,前向FD和后向BD二者近似等价于车辆的前后向或纵向方向。显示区域11包含显示板30和沿着显示板30的表面转动的指针20,如图1和2中所图示的。显示板30包括透射板31以及显示片32,并且位于显示导光板33的前向FD上。透射板31和显示片32均具有使用光透射树脂材料(诸如聚碳酸酯树脂)的圆盘状形状。透射板31是弯曲的,以便随着走向更靠近圆盘状形状的径向方向上最外端而更加朝向前向凸出。显示片32位于透射板31的后向BD上,并且也被弯曲以符合透射板31。显示片32形成遮光印刷所施加到的发光数字部分15;发光数字部分15包括阿拉伯数字的数字字符,用于指示车辆的行驶速度。显示导光板33将从稍后提及的显示板光源42所发射的光引导到发光数字部分15。由显示导光板33引导的光按次序透射穿过显示片32的发光数字部分15,并随后透射穿过透射板31,使得在正向FD上输出光,从而提供发光显示给发光数字部分15。指针20通过由透射树脂材料制成的指针部分21和由遮光树脂材料制成的盖部分22的组合来配置,如图1至3中所图示的。指针部分21在显示板30的径向方向上从中央部分朝向外周延伸。盖部分22位于显示板30的中央部分处,以便覆盖指针部分21的起始端部分。指针部分21发送输入光到前侧(FD),以便提供发光显示。环境光发光区域13由丙烯酸圆柱体60所形成。环境光发光区域13输出光,所述光由环境光导光体50从丙烯酸圆柱体60来引导,从而提供发光显示。丙烯酸圆柱体60和环境光导光体50均由透射树脂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所制成。丙烯酸圆柱体60以圆柱形状(也参见图5)来形成,并被定位成围绕显示区域11的外周。丙烯酸圆柱体60被布置为基本上与显示板30同轴。丙烯酸圆柱体60包括透射壁部分61、光输入端面63和光输出端面62。透射壁部分61在显示区域11的外周的外侧沿前向FD凸出。随着在正交于前向FD的上下方向上从下侧走向上侧,透射壁部分61的前向FD上的长度变得更大(参见图3和5)。光输入端面63位于沿前向FD和后向方向BD的透射壁部分61的背侧端面处;背侧端面是朝向背向BD的两个端面之一。光输入端面63面朝背向BD,与环境光导光体50相对。光输入端面63接收从环境光导光体50输出的光,从而容许光进入透射壁部分61。光输出端面62位于沿前向FD和背向BD的透射壁部分61的前侧端面;前侧端面是朝向正向FD的两个端面之一。光输出端面62沿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显示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中的车辆显示设备,所述车辆显示设备提供输出亮度的发光区域(23),所述发光区域围绕显示车辆信息的显示区域(11),所述车辆显示设备包括:光源(43),用以发射光;透射构件 (50, 60, 260, 360, 460, 560, 660),其由光透射材料所制成,并接收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所述透射构件具有光输出面 (62, 262, 362, 462, 562, 662),其输出从所述光源接收的光作为输出光(OB)以形成所述发光区域;以及光收集器件(70, 270, 370, 470, 570, 670),其朝向其中所述光输出面所面对的光输出方向(OD)收集由光输出面输出的光。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04 JP 2013-1181431.一种车辆中的车辆显示设备,所述车辆显示设备提供输出亮度的发光区域(13),所述发光区域围绕显示车辆信息的显示区域(11),所述车辆显示设备包括:光源(43),用以发射光;透射构件(50,60,260,560,660),其由光透射材料所制成,并接收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所述透射构件具有光输出面(62,262,562,662),其输出从所述光源接收的光作为输出光(OB)以形成所述发光区域;以及光收集器件(70,270,570,670),其朝向其中所述光输出面所面对的光输出方向(OD)收集由光输出面输出的光,所述光收集器件包括:折射面(71,271,571),其与所述光输出面相集成并且提供折射以朝向所述光输出方向收集输出光,以及遮光壁(75,275,575,675),其从邻接所述光输出面的边界部分(65,66)朝向所述光输出方向直立,以在所述透射构件中围绕所述光输出面。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折射面形成凸透镜部分(72),其提供朝向所述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康浩国立良加门慎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