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8537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系统及方法,由连续远场采集模块,远场预处理模块和远场到波前复原模块组成。连续远场采集模块记录远场图像连续变化过程,远场预处理模块将记录的远场图像进行降噪、寻质心和去背景等图像预处理工作,最后,预处理后的图像将送入波前复原模块,获得波前信息。本方法直接利用连续测量的远场数据进行波前复原,无需增加额外的远场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连续远场进行相位反演,由于连续的远场之间位相差别较小,当确定了其中一个近场位相后,可以快速的确定其他远场所对应的近场位相,从而获得连续的近场位相信息,本方法同样具备高分辨波前探测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波前复原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波前复原方法是波前探测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最近几年广受关注的一种波前探测方法。目前的波前探测的方法主要方法有:哈特曼波前测量方法,干涉测量方法(剪切干涉,点干涉等),曲率传感器,金字塔传感器和相位反演测量等方法。与其他的波前测量方法相比,相位反演测量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探测器件,能够在探测远场的同时获得波前的相位信息,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然而,传统的相位反演测量方法进行波前探测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相位反演的唯一性问题,利用单幅远场进行相位反演获得的波前常常不唯一,特别是输入位相幅值较大或尺度较小时,无法采用单一的图像获得入射波前的位相信息;国内外很多的学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如:J.R.Fienup在文献《Phaseretrievalalgorithms:acomparison》中就比对了各种改进的相位反演算法,有通过增加一幅离焦位置图像进行相位反演的(相位差反演算法),有梯度搜索算法等;国内Guo-zhenYang等则在文献《Gerchberg-SaxtonandYang-Gualgorithmsforphaseretrievalinanonunitarytransformsystem:acomparison》中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相位反演算法,这些方法进一步完善相位反演在波前探测中的应用。本专利针对连续变化的远场探测过程,对连续变化的远场对应的位相分布进行探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技术问题是:针对连续变化远场探测过程,提供一种波前复原系统及方法。本方法直接利用连续测量的远场数据进行波前复原,无需增加额外的远场信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系统,该系统由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2)和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组成;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记录远场图像连续变化过程,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2)将记录的远场图像进行降噪、寻质心和去背景图像预处理工作,最后,预处理后的图像将送入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获得波前信息。本专利技术另外提供一种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以一定的记录速度采集远场光强变化图像,并将采集图像保存在计算机中;步骤2、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2)依次提取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采集的图像,并对图像数据进行降噪、去背景工作;步骤3、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另存为新的图像文件等待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处理;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提取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首先检测并寻找远场图像数据中光束质量最好的远场图像,其判断标准为计算获得平均半径(MR)、或斯特列比(SR)、或光强平方和(EE)指标的数值越大越好:平均半径(MR)、或斯特列比(SR)、或光强平方和(EE)指标分别为,其中为CCD探测的的光斑光强分布,为坐标原点处的光强值,为当入射光束不含像差时,坐标原点的光强值,D为有效探测口径,是光斑光强分布的质心坐标,是坐标矢量;其次,从选中的预处理远场图像开始,利用相位反演算法迭代反演出位相分布。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a、传统的相位反演算法在入射位相较小时,能够复原出入射位相信息;b、连续测量的远场是随机变化的,存在光束质量较好的远场光斑分布,如天文成像中的luckyimage;激光光束质量也存在光束质量逐渐退化的过程;c、连续测量的远场对应的位相也是连续变化的,并且两个连续的位相之差是一个较小的位相。因此,在上述三个前提情况下,通过光束质量最好的远场光斑入手,获得相应入射位相的大部分信息,并以此信息作为初始位相迭代出相邻远场的位相分布,经过5至10帧的远场迭代可以准确的获得近场位相分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远场作为相位反演,无需增加额外的远场信息,如离焦面上的远场光斑分布;(2)本专利技术针对连续远场进行相位反演,由于连续的远场之间位相差别较小,当确定了其中一个近场位相后,可以快速的确定其他远场所对应的近场位相,从而获得连续的近场位相信息;(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改进型相位反演方法是在原有相位反演算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用该反演算法获得的入射波前信息,具有与传统相位反演方法同样的高密度波前探测分辨率,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同样具备高分辨波前探测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方法原理示意图;图2为连续目标远场中的一幅,用于复原近场位相分布;图3分别为(a)直接利用图2远场迭代获得的近场位相分布,(b)为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对连续目标远场进行迭代后的位相分布;图4分别为(a)直接利用图2远场迭代获得的近场位相对应的理论远场光强分布,(b)为利用本专利方法获得的对应的远场光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2和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组成。其中,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一般采用CCD等图像记录设备,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2和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则通过计算机或高速图像处理设备完成。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记录下20帧连续的远场光强分布图,并保存至图像预处理模块2的内存中。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完成工作后,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2调用内存中的图像数据,并按照MR指标计算出所有图像中光束质量最好的远场图像,假定为第5帧。以第5帧开始,利用相位反演算法,获得第5帧所对应的近场位相分布,此时ZDIF取0.001;紧接着,利用第5帧迭代出来的近场位相作为初始位相,利用相位反演算法,迭代出第6帧的位相分布,依次,连续迭代出后续的位相分布,当迭代出的位相生成的理想远场与实测的远场相近,即FDIF取0.0001时,停止迭代下一个远场所对应的位相,假定满足要求时为第10帧。最后,以第10帧迭代出的位相分布,向两边计算,分布迭代出第9帧至第1帧和第11帧到第20帧近场所对应的位相分布,从而获得连续远场所对应的近场位相分布。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远场图像记录模块以一定的记录速度采集一序列远场变化图像,并将采集图像保存在计算机中;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依次提取远场图像记录模块采集的图像,并对图像数据进行降噪、去背景工作,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另存为新的图像文件等待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处理。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提取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首先检测并寻找系列远场中光束质量最好的远场图像,其判断标准为(计算获得的数值越大越好):平均半径(MR)、或斯特列比(SR)、或光强平方和(EE)指标,其中为CCD探测的的光斑光强分布,为坐标原点处的光强值,为当入射光束不含像差时,坐标原点的光强值,D为有效探测口径,是光斑光强分布的质心坐标,是坐标矢量;其次,从选中的预处理远场图像开始,利用相位反演算法迭代反演出位相分布。具体的相位反演算法迭代过程如下三步:第一步,假定初始入射光场中相位为平面分布,振幅为入射光瞳,对该入射光场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理论远场场强分布,将远场场强中的振幅替换为选中的远场图像开平方(即原图像每一点数据开平方后的图像),并保持位相不变;对替换后的远场场强进行逆傅里叶变换,获得理论的近场场强分布,同样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2)和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组成;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记录远场图像连续变化过程,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2)将记录的远场图像进行降噪、寻质心和去背景图像预处理工作,最后,预处理后的图像将送入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获得波前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以一定的记录速度采集远场光强变化图像,并将采集图像保存在计算机中;步骤2、远场图像预处理模块(2)依次提取远场图像记录模块(1)采集的图像,并对图像数据进行降噪、去背景工作;步骤3、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另存为新的图像文件等待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处理;远场图像至波前复原模块(3)提取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首先检测并寻找远场图像数据中光束质量最好的远场图像,其判断标准为计算获得平均半径(MR)、或斯特列比(SR)、或光强平方和(EE)指标的数值越大越好:平均半径(MR)、或斯特列比(SR)、或光强平方和(EE)指标分别为,其中为CCD探测的光斑光强分布,为坐标原点处的光强值,为当入射光束不含像差时,坐标原点的光强值,D为有效探测口径,是光斑光强分布的质心坐标,是坐标矢量;其次,从选中的预处理远场图像开始,利用相位反演算法迭代反演出位相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远场的波前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相位反演算法迭代过程如下三步:第一步,假定初始入射光场中相位为平面分布,振幅为入射光瞳,对该入射光场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理论远场场强分布,将远场场强中的振幅替换为选中的远场图像开平方即原图像每一点数据开平方后的图像,并保持位相不变;对替换后的远场场强进行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海顾乃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