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8077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20:42
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包括测试终端、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资管系统;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包括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无线参数模块、一键测试模块、基站勘测模块、统计分析模块、人员设备模块;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资管系统同步的现网站点信息;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资管系统同步的新增站点信息;无线参数模块,用于管理全网小区天线无线参数信息;一键测试模块,用于管理客户端采集上传现网站点数据信息;基站勘测模块,用于管理测试终端采集上传新增站点数据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管理
,具体是指一种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基站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伴随而来的是日渐繁重的测试维护和基站天线设备调试维护工参采集等工作,长期以来运营商只能依照现有的人工,依靠传统机械罗盘、坡度仪、GPS仪等机械工具采集天线的主要工参数信息,通过采集人员、区公司人员、县公司人员、市公司人员等一层层汇总,最终再由系统管理人员录入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大量的工参数据汇总一层层传递,难免会存在数据造假及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上造成网络优化与高层优化脱节;造成现有通信网的质量及性能不能达到最优;造成管理者无法有效的实时知晓跟踪管理测试人员,最终造成现有工参测试—汇总—管理各个环节的脱节。在对天线工参测试采集中,运营商不仅仅关心的是天线的工参数据信息,同样需知晓采集的整个过程,由于传统天线工参采集流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整个测量过程环节多、精度差、效率低,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无法知晓人员是否真实到达现场测试、上交工参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并且每个步骤都需要经过一层层人员经手等,伴随而来的是管理者对改善传统天线工参采集方案的迫切需求,希望有套测试方案能够有效的管理现有的工参采集工作流程、能够真实及时有效的采集工参数据、能够有效监督考核测试人员工作等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及其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包括测试终端、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资管系统;所述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包括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无线参数模块、一键测试模块、基站勘测模块、统计分析模块、人员设备模块;所述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资管系统同步的现网站点信息;所述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资管系统同步的新增站点信息;所述无线参数模块,用于管理全网小区天线无线参数信息;所述一键测试模块,用于管理客户端采集上传现网站点数据信息;所述基站勘测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测试终端采集上传新增站点数据信息;所述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测试终端上传采集信息及用户考核信息;所述人员设备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测试终端、测试人员。基于所述的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客户端通过get的方式向客户端天线小区采集工参信息,成功则返回1+字符串到客户端自带数据库,失败则直接返回0;客户端自带数据库将数据打包通过TCP/IP协议将信息提交至服务器,接着服务器按照定时时间将客户端数据库数据及携带的用户信息提交至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和资管系统执行;统计分析的分析功能向前端页面提交展示,并向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和资管系统分向返回正确和错误参数,若正确,则返回信息通过64位加密给系统,系统再将信息通过post方式返回到客户端;重新采集,若为错误则直接返回0,系统以此运行,实现自动采集审核考核管理工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与传统工参测试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先进的电子仪表替代原先参差不齐的机械化罗盘、坡度仪等老式设备,统一的测试标准,有效的规避老式设备测试的误差、人员数据作假等问题,且与天线工参管理系统实现闭环监测管理,避免测试人员未到站、未上塔等测试情况,建立有效的人员的工作考核标准依据。其次在采集工参信息的同时,大大简化层层数据传递的弊端,实现一键式上传同步关联站点、小区等相关信息,减小人工频繁介入造成的错误。管理及效益方面对比:由原先的多部门人员阶梯式层层汇总工参,无法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现在只需1人+1系统即可管理全网天线工参数据及测试人员工作情况的考核等,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提升工参数据的高效利用,在人员成本投入方面得到了控制,为管理者带来轻松高效的管理。【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架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的系统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数据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包括测试终端、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资管系统;所述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包括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无线参数模块、一键测试模块、基站勘测模块、统计分析模块、人员设备模块;所述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资管系统同步的现网站点信息;所述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资管系统同步的新增站点信息;所述无线参数模块,用于管理全网小区天线无线参数信息;所述一键测试模块,用于管理客户端采集上传现网站点数据信息;所述基站勘测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测试终端采集上传新增站点数据信息;所述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测试终端上传采集信息及用户考核信息;所述人员设备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测试终端、测试人员。本专利技术的管理系统采用电子化方式实现对天线工参信息管理审核、测试人员工作情况考核、对接第三方数据系统共享数据等方面的功能。管理系统接收到测试终端仪表上传的工参测试数据,根据管理者事先设置的审核数据标准,自动对上传天线经纬度、方位角、挂高等重要参数自动与资源信息进行比对,若某一参数超过,则自动驳回该站信息到指定测试仪表,测试仪提醒测试人员需重新采集信息,从而避免测试人员未到现场/未上站测试的诸多问题,并且可通过统计模块考核测试人员出站情况,使得足不出户就能对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对于自动审核通过的数据,则第一时间更新到资管/网管的系统资源库,保障优化人员及时根据库内最新工参信息针对性的对现网网络进行排故/优化调整。另外系统还结合天线型号、无线参数、测试人员、测试设备等管理模块,实现对天线多有工参信息关联独立管理,有效的提升了天线工参数据的利用及人员的工作的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高效的天线测试工作解决方案。系统数据表如图3所示。系统调用接口:接口调用返回:基于上述的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客户端通过get的方式向客户端天线小区采集工参信息,成功则返回1+字符串到客户端自带数据库,失败则直接返回0;客户端自带数据库将数据打包通过TCP/IP协议将信息提交至服务器,接着服务器按照定时时间将客户端数据库数据及携带的用户信息提交至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和资管系统执行;统计分析的分析功能向前端页面提交展示,并向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和资管系统分向返回正确和错误参数,若正确,则返回信息通过64位加密给系统,系统再将信息通过post方式返回到客户端;重新采集,若为错误则直接返回0,系统以此运行,实现自动采集审核考核管理工作。本专利技术与传统工参测试方式相比,采用先进的电子仪表替代原先参差不齐的机械化罗盘、坡度仪等老式设备,统一的测试标准,有效的规避老式设备测试的误差、人员数据作假等问题,且与天线工参管理系统实现闭环监测管理,避免测试人员未到站、未上塔等测试情况,建立有效的人员的工作考核标准依据。其次在采集工参信息的同时,大大简化层层数据传递的弊端,实现一键式上传同步关联站点、小区等相关信息,减小人工频繁介入造成的错误。管理及效益方面对比:由原先的多部门人员阶梯式层层汇总工参,无法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现在只需1人+1系统即可管理全网天线工参数据及测试人员工作情况的考核等,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提升工参数据的高效利用,在人员成本投入方面得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保护点】
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终端、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资管系统;所述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包括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无线参数模块、一键测试模块、基站勘测模块、统计分析模块、人员设备模块;所述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资管系统同步的现网站点信息;所述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资管系统同步的新增站点信息;所述无线参数模块,用于管理全网小区天线无线参数信息;所述一键测试模块,用于管理客户端采集上传现网站点数据信息;所述基站勘测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测试终端采集上传新增站点数据信息;所述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测试终端上传采集信息及用户考核信息;所述人员设备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测试终端、测试人员。

【技术特征摘要】
1.天线工参测试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终端、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资管系统;所述天线姿态测试管理平台包括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无线参数模块、一键测试模块、基站勘测模块、统计分析模块、人员设备模块;所述基站天线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资管系统同步的现网站点信息;所述基站勘测信息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资管系统同步的新增站点信息;所述无线参数模块,用于管理全网小区天线无线参数信息;所述一键测试模块,用于管理客户端采集上传现网站点数据信息;所述基站勘测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测试终端采集上传新增站点数据信息;所述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测试终端上传采集信息及用户考核信息;所述人员设备模块,用于管理所述测试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林永生夏文祥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福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