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7425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其包括压板、复位机构、联动机构、第一转轴、相互配合的主动轮及从动轮、第二转轴及发电机,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复位机构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联动机构的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压板固定,联动机构随压板的下压而下移,主动轮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复位机构处于原始状态时,抬起所述压板的一端使压板处于倾斜状态。汽车在通过时,车轮下压所述压板,联动机构随压板的下压而下移,从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后并驱使所述主动轮转动,在主动轮的带动下,从动轮转动,从而再驱使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发电机工作,进而将汽车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对能源达到更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其包括压板、复位机构、联动机构、第一转轴、相互配合的主动轮及从动轮、第二转轴及发电机,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复位机构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联动机构的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压板固定,联动机构随压板的下压而下移,主动轮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复位机构处于原始状态时,抬起所述压板的一端使压板处于倾斜状态。汽车在通过时,车轮下压所述压板,联动机构随压板的下压而下移,从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后并驱使所述主动轮转动,在主动轮的带动下,从动轮转动,从而再驱使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发电机工作,进而将汽车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对能源达到更高效利用。【专利说明】 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交通要道、收费站汽车的洪流川流不息。但是,目前汽车不论是耗汽油还是耗柴油,都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仅将其转化为动能,仅用来运货或载人,能量利用率不高;而剩余能量却会对公路、桥梁产生冲撞、碾压,而使公路、桥梁损坏。汽车的能量利用率越低,性价比也越低,造成的危害也越大。实际动能、惯性能、重力势能却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其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有效利用汽车剩余能量,减少对公路、桥梁的损坏。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其包括压板、复位机构、联动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相互配合的主动轮及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及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发电机,所述压板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复位机构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压板固定,联动机构随压板的下压而下移,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处于原始状态时,抬起所述压板的一端使压板处于倾斜状态。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固定于低于地平处,在地平表面设有与所述压板的另一端配合的限位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还固定连接有飞轮。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及摆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压板铰链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转动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且在摆杆摆动时,所述摆杆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竖向设置,所述摆杆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为压缩弹簧。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 在原始状态时,所述压板的一端通过所述复位机构的支撑作用,呈倾斜状态,汽车在通过时,车轮下压所述压板,所述联动机构随压板的下压而下移,从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后并驱使所述主动轮转动,在主动轮的带动下,从动轮转动,从而再驱使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发电机工作,进而将汽车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对能源达到更高效利用。当汽车通过后,汽车对压板的压力消失,压板不再向下压迫所述复位机构,复位机构上移使压板恢复倾斜状态。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板,12、复位机构,14、第一转轴,16、主动轮,18、从动轮,20、第二转轴,22、发电机,24、限位支座,26、连杆,28、摆杆,30、飞轮,100、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其包括压板10、复位机构12、联动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14、相互配合的主动轮16及从动轮18、与所述从动轮18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20及与所述第二转轴20连接的发电机22,所述压板10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复位机构12位于所述压板10的下方,并与所述压板10的下表面固定,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压板10固定,联动机构随压板10的下压而下移,所述主动轮16与所述第一转轴14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机构12处于原始状态时,抬起所述压板10的一端使压板10处于倾斜状态。 在原始状态时,所述压板10的一端通过所述复位机构12的支撑作用,呈倾斜状态,汽车100在通过时,车轮下压所述压板10,所述联动机构随压板10的下压而下移,从而带动第二转轴20转动后并驱使所述主动轮16转动,在主动轮16的带动下,从动轮18转动,从而再驱使所述第二转轴20转动,带动发电机22工作,进而将汽车100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对能源达到更高效利用。当汽车100通过后,汽车对压板10的压力消失,压板10不再向下压迫所述复位机构12,复位机构12上移使压板10恢复倾斜状态。 所述复位机构12固定于低于地平处,所述复位机构12优选为压缩弹簧。所述压板10的一端优选与地面处于同一平面,在地面表面设于限位支座24,压板10被下压后,其自由端能够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支座24上,避免压板10过渡下移。优选所述限位支座24的支撑面与所述压板10的固定端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26及摆杆28,所述连杆26的一端与所述压板10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6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28转动连接,所述摆杆2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14固定连接,且在摆杆摆动时,所述摆杆28与所述第一转轴14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优选所述连杆26竖向设置,所述摆杆28水平设置。当汽车100下压压板10,连杆26整体下移,从而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摆杆28摆动,由于摆杆28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14固定连接,从而可带动第一转轴14摆动,即带动所述主动轮16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20的两端均设有轴承,通过轴承的作用方便所述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20的转动。 所述第二转轴20还固定连接有飞轮30。当有汽车驶过时,从动轮18能够提供动能给第二转轴20,第二转轴20转动使飞轮30的动能增加,将能量贮蓄起来;当没有汽车通过时,从动轮18不能提供动能给飞轮30,飞轮30动能减少,把能量释放出来,可以继续带动第二转轴20动能,继而使发电机22能够持续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板、复位机构、联动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相互配合的主动轮及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及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发电机,所述压板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复位机构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压板固定,联动机构随压板的下压而下移,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处于原始状态时,抬起所述压板的一端使压板处于倾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其中,所述复位机构固定于低于地平处,在地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剩余能量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板、复位机构、联动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相互配合的主动轮及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及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发电机,所述压板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复位机构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压板固定,联动机构随压板的下压而下移,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处于原始状态时,抬起所述压板的一端使压板处于倾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云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