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正林专利>正文

一种胎中组合轮胎防爆安全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91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胎中组合轮胎防爆安全车轮,由外胎1、钢圈2、辐板14及装在辐板外侧的车轮装饰罩15组成,在钢圈2上套装有左、右胎圈定位环3、8,橡胶圈5套装在并在一起的两胎圈定位环外圈的凹槽内,橡胶圈5可采用带有高温高压电子传感缓压气门7的充气橡胶圈,它套装在胎圈定位环上,外胎内表面与橡胶圈之间形成一可充气空腔,橡胶圈5直径大于钢圈而小于外胎直径,故保持了原有的轮胎弹性,在发生爆胎时胎中组合轮胎能起到安全支撑滚动行驶的作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胎中组合轮胎防爆安全车轮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特别是一种能防爆的的胎中组合轮胎防爆安全车轮。目前,汽车、轿车、摩托车等多数使用钢制车轮,分为有胆车轮和无胆车轮,这类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如发生爆胎,汽车方向就会失去控制,容易发生危险。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装拆方便,在发生爆胎时能安全平稳行驶的胎中组合轮胎防爆安全车轮。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胎中组合轮胎防爆安全车轮,由外胎1、钢圈2、辐板14及装在辐板外侧的车轮装饰罩15组成,其特点是:在钢圈2上套装有设有开口的环形左、右胎圈定位环3、8,固定螺栓18经螺栓孔4旋进螺丝孔6内将两胎圈定位环固定在一起,并在一起的两胎圈定位环外圈构成凹槽,橡胶圈5套装在并在一起的两胎圈定位环外圈的凹槽内,外胎1套装在钢圈2上,外胎内表面与橡胶圈之间形成一可充气空腔。由于本技术是将外胎、胎圈定位环、橡胶圈依次进行安装的,故有利于安装、拆修;由于本技术安装的橡胶圈的直径大于钢圈而小于外胎直径,故保持了原有轮胎的弹性,爆胎时又能起到支撑滚动行驶作用,故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爆胎时能继续安全的行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纵剖示意图。图中1、外胎  2、钢圈  3、左胎圈定位环  4、螺栓孔  5、橡胶圈6、螺丝孔  7、气门  8、右胎圈定位环  9、散热孔  10、气门  11、螺栓12、平衡块  13、平衡块弹簧  14、辐板  15、装饰罩  16、螺栓孔17、胎外显示控制器  18、固定螺栓-->本技术是在钢圈2上套装有设有开口的环形左、右胎圈定位环3、8和橡胶圈5而成,胎圈定位环上设有多个孔9,固定螺栓18通过螺栓孔4旋进螺丝孔6将左右胎圈定位环紧固在一起,并在一起的两胎圈定位环外圈构成凹槽或凹弧形槽,橡胶圈5套装在并在一起的两胎圈定位环外圈的凹槽内,其中橡胶圈5也可用充气橡胶圈,充气橡胶圈上装有气门7,气门7可采用高温高压电子传感缓压气门,此气门可通过胎外显示控制器17达到自动或手动进行控制,其中橡胶圈5上可带有多个孔,外胎1套装在钢圈上,外胎内表面与橡胶圈5之间形成一可充气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胎中组合轮胎防爆安全车轮,由外胎(1)、钢圈(2)、辐板(14)及装在辐板外侧的车轮装饰罩(1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钢圈(2)上套装有设有开口的环形左、右胎圈定位环(3)、(8),固定螺栓(18)经螺栓孔(4)旋进螺丝孔(6)内将两胎圈定位环固定在一起,并在一起的两胎圈定位环外圈构成凹槽,橡胶圈(5)套装在并在一起的两胎圈定位环外圈的凹槽内,外胎(1)套装在钢圈(2)上,外胎内表面与橡胶圈之间形成一可充气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胎中组合轮胎防爆安全车轮,由外胎(1)、钢圈(2)、辐板(14)及装在辐板外侧的车轮装饰罩(1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钢圈(2)上套装有设有开口的环形左、右胎圈定位环(3)、(8),固定螺栓(18)经螺栓孔(4)旋进螺丝孔(6)内将两胎圈定位环固定在一起,并在一起的两胎圈定位环外圈构成凹槽,橡胶圈(5)套装在并在一起的两胎圈定位环外圈的凹槽内,外胎(1)套装在钢圈(2)上,外胎内表面与橡胶圈之间形成一可充气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中组合轮胎防爆安全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圈(5)是一种可充气的橡胶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杜正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