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虹仪专利>正文

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413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它的锁体和锁芯的前端有互锁盖;锁体上有互锁孔和锁持孔,顶柱上有顶针孔,锁芯内有专配钥匙孔,互锁孔与顶针孔连成的直线通道中有互锁弹簧、顶针、锁针、抵针,固定触点固定在锁体或固定壳上,转动触点固定在转动连接上,转动连接固定在锁芯的后端部,转动触点、固定触点和电子遥控装置连接在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中,电磁铁与锁横连接。本方案的结构合理、制造和使用方便,顶针和锁针能够横向锁死顶柱,锁芯与转动连接完全断开,电子遥控装置能够隐形中断供电电路,使盗贼和开锁王无法打开互锁装置和转动转动连接,无法接通电磁铁的电路,实现了防盗锁的报警、防盗、互锁和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它的锁体和锁芯的前端有互锁盖;锁体上有互锁孔和锁持孔,顶柱上有顶针孔,锁芯内有专配钥匙孔,互锁孔与顶针孔连成的直线通道中有互锁弹簧、顶针、锁针、抵针,固定触点固定在锁体或固定壳上,转动触点固定在转动连接上,转动连接固定在锁芯的后端部,转动触点、固定触点和电子遥控装置连接在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中,电磁铁与锁横连接。本方案的结构合理、制造和使用方便,顶针和锁针能够横向锁死顶柱,锁芯与转动连接完全断开,电子遥控装置能够隐形中断供电电路,使盗贼和开锁王无法打开互锁装置和转动转动连接,无法接通电磁铁的电路,实现了防盗锁的报警、防盗、互锁和隐形。【专利说明】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
本技术涉及防盗锁领域的一种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的防盗锁有很多种,但基本上都是采用的钥匙旋转来带动锁舌打开防盗锁,致使盗贼或者是开锁王很容易就打开了防盗锁。盗贼和开锁王打不开的防盗锁在目前还基本上没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盗贼和开锁王打不开的防盗锁的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的制造及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主要包括固定壳、锁体、锁芯、互锁盖、互锁钥匙孔、互锁钥匙、互锁孔、互锁弹簧、顶针、锁针、锁针孔、抵针、锁持孔、弹头、顶柱、顶柱弹簧、专配钥匙孔、专配钥匙、转动连接、转动触点、固定触点、电子遥控装置、电磁铁、锁横、异步报警系统; 所述的固定壳内有锁体,锁体的后面部分上或固定壳的后面部分上固定有固定触点,锁体内有锁芯,锁体和锁芯的前端或前面有互锁盖;所述的锁体和锁芯上有锁持孔,锁持孔内有顶柱弹簧、顶柱和弹头,顶柱上有顶针孔,锁芯内有专配钥匙孔;所述的锁体部分上有互锁孔,互锁孔与顶针孔在锁止状态时连成一个直线通道,在这个直线通道中有互锁弹簧、顶针、锁针、抵针;所述的转动连接上固定有转动触点,转动连接活动固定在锁芯的后端部,并活动在固定壳和锁体外或固定壳和锁体内,可以不随锁芯转动而转动,或者随锁芯转动,起到隐形和防盗的作用;所述的电子遥控装置、转动触点和固定触点连接于电磁铁的供电路线中,电磁铁的铁芯与锁横连接。 所述的异步报警系统包括主触点、副触点、继电器、报警线路和报警电源及报警器,在所述的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所述的主触点和副触点可以是弹性触点,也可以是滑动触点,还可以是固定性的触点,也还可以是活动性的触点;所述的继电器可以是继电器,也可以是集成线路板,还可以是电子电路板;所述的报警电源可以是电池,也可以是普通电源而不是电池;所述的报警器可以是声响报警器,也可以是与电话连接的装置或信号发射器; 所述的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中有异步报警系统时,主触点安装在转动连接的前端,副触点安装在锁芯的后端,主触点和副触点在同一旋转中心的平面上错位安装,主触点和副触点的线路与继电器的继电开关接线位连接,报警线路与继电器的继电闭合线路连接,报警电源和报警器连接于报警线路中;所述的锁芯转动而转动连接不转动时,主触点与副触点接触时接通继电器的继电开关,继而接通继电器的闭合线路而接通报警线路,使报警器报警,从而实现异步报警;所述的锁芯转动而转动连接也转动时,主触点与副触点不能够接触而不能够接通继电器的继电开关,使接通继电器的闭合线路而不能够接通报警线路,使报警器不报警。 所述的互锁盖的中部有中间孔,互锁盖上有互锁钥匙孔和抵针承孔;所述的中间孔套在锁芯的前端部,或者在锁体的前端部;所述的互锁钥匙孔是用来插入互锁钥匙的柱状钥匙,在采用多柱式互锁钥匙时,同一互锁盖上的互锁钥匙孔的长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所述的抵针承孔是用来抵挡抵针,其目的是让抵针露出或陷入锁体前端部的抵针的长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使抵针承孔在互锁盖上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所述的互锁盖在固定壳与锁体和锁芯之间,起到限定锁体和锁芯在固定壳前端的位置。 所述的锁体上有互锁孔,互锁孔与锁持孔垂直并相互贯通,互锁孔与锁针孔可以连成一个直线通道,也可以不连成一个直线通道;所述的锁针和顶针在专配钥匙未插入专配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下,互锁孔与锁针孔连成一个直线通道,锁针的端部超过锁针孔,锁针和顶针的一端在锁针孔内,超过锁针孔的部分在互锁孔内,限制了顶柱的移动;所述的锁针和顶针在专配钥匙插入专配钥匙孔内时,互锁孔与锁针孔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锁针完全在锁针孔内,顶针完全在互锁孔内,此时顶柱可以在锁持孔内来回移动; 所述的顶柱的中部有锁针孔,锁针孔的形状与锁针的形状一致,用来让锁针和顶针在锁针孔内前后滑动;所述的锁针移动时端部超过锁针孔时,锁针的一端和顶针的一端在锁针孔内,超过锁针孔的锁针和顶针的一部分在互锁孔内,限制了顶柱的移动; 所述的互锁弹簧、顶针、锁针、抵针在互锁孔和锁针孔内的安装顺序是:最前面顶在互锁盖的抵针,后面依次是锁针、顶针的重复顺序,在最后一个锁针的后面有顶针,其后面有互锁弹簧顶压;所述的锁针和顶针在专配钥匙未插入专配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时,互锁孔与锁针孔连成一个直线通道,互锁弹簧顶推顶针和锁针及抵针,使顶针和锁针的一部分在锁针孔内,另一部分在互锁孔内锁定顶柱,使弹头和顶柱无法后退而被锁死,使专配钥匙在没有互锁钥匙配合时无法插入专配钥匙孔; 所述的抵针是柱状或弹珠;抵针是柱状时,前端部可以是斜面、也可以是弧形面,后端部可以是弧形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同一锁体中的抵针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所述的锁针是柱状,其端部是弧形面或与锁针孔的端部形状一致,并且锁针的长度与锁针孔的长度一致,以利于锁针能够完全隐藏于锁针孔内,或者利于锁针超过锁针孔; 所述的顶针是柱状,端部可以是弧形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同一锁体中的顶针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所述的互锁钥匙分为单柱式和多柱式;所述的单柱式的互锁钥匙包括手持部分和柱状钥匙部分,柱状钥匙为插入的钥匙部分;所述的多柱式的互锁钥匙包括盘部和柱部,盘部为钥匙的支撑,柱部为柱状钥匙;在盘部的中部有专配钥匙能够自由通过的盘孔,盘部上有柱状钥匙,在柱状钥匙的另一面的盘部上可以有柄或配挂,也可以没有柄或配挂;所述的同一把多柱式互锁钥匙上的柱状钥匙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所述的专配钥匙长度比锁芯内的专配钥匙孔的长度长,专配钥匙比锁芯内的专配钥匙孔长的部分用来连接转动连接;所述的专配钥匙上可以有遥控开关,可以没有遥控开关。 所述的转动连接的前端有与专配钥匙的前端相匹配的连接槽,使专配钥匙的前端能够插入该连接槽,用专配钥匙开锁时专配钥匙能够转动转动连接。 所述的转动连接在转动时,能够使转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而接通电磁铁的供电线路,电磁铁的供电电路接通后产生吸引力拉动锁横退出锁槽; 所述的转动触点与转动连接绝缘或不绝缘;绝缘时,转动触点的电路通过绝缘导线连接;不绝缘时,转动触点的电路通过转动连接或转动连接和锁体或或转动连接、锁芯和锁体后,在转动连接的后端部的表面连接导线或在锁体的表面连接导线或在固定壳的表面连接导线; 所述的固定触点与锁体和固定壳绝缘或不绝缘;绝缘时,固定触点的电路通过绝缘导线连接;不绝缘时,固定触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主要包括固定壳(1)、锁体(2)、锁芯(3)、互锁盖(12)、互锁钥匙孔(13)、互锁钥匙、互锁孔(15)、互锁弹簧(16)、顶针(17)、锁针(18)、锁针孔、抵针(19)、锁持孔、弹头(4)、顶柱(5)、顶柱弹簧(6)、专配钥匙孔、专配钥匙、转动连接(7)、转动触点(8)、固定触点(9)、电子遥控装置、电磁铁、锁横、异步报警系统;所述的固定壳(1)内有锁体(2),锁体(2)的后面部分上或固定壳(1)的后面部分上固定有固定触点(9),锁体(2)内有锁芯(3),锁体(2)和锁芯(3)的前端或前面有互锁盖(12);所述的锁体(2)和锁芯(3)上有锁持孔,锁持孔内有顶柱弹簧(6)、顶柱(5)和弹头(4),顶柱(5)上有顶针(17)孔,锁芯(3)内有专配钥匙孔;所述的锁体(2)部分上有互锁孔(15),互锁孔(15)与顶针(17)孔在锁止状态时连成一个直线通道,在这个直线通道中有互锁弹簧(16)、顶针(17)、锁针(18)、抵针(19);所述的转动连接(7)上固定有转动触点(8),转动连接(7)活动固定在锁芯(3)的后端部,并活动在固定壳(1)和锁体(2)外或固定壳(1)和锁体(2)内,不随锁芯(3)转动而转动,或者随锁芯(3)转动,起到隐形和防盗的作用;所述的电子遥控装置、转动触点(8)和固定触点(9)连接于电磁铁的供电路线中,电磁铁的铁芯与锁横连接;所述的异步报警系统包括主触点(24)、副触点(23)、继电器、报警线路和报警电源及报警器,在所述的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中有,或者没有;所述的主触点(24)和副触点(23)是弹性触点,或者是滑动触点,或者是固定性的触点,或者是活动性的触点;所述的继电器是继电器,或者是集成线路板,或者是电子电路板;所述的报警电源是电池,或者是普通电源而不是电池;所述的报警器是声响报警器,或者是与电话连接的装置或信号发射器;所述的自动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中有异步报警系统时,主触点(24)安装在转动连接(7)的前端,副触点(23)安装在锁芯的后端,主触点(24)和副触点(23)在同一旋转中心的平面上错位安装,主触点(24)和副触点(23)的线路与继电器的继电开关接线位连接,报警线路与继电器的继电闭合线路连接,报警电源和报警器连接于报警线路中;所述的锁芯转动而转动连接(7)不转动时,主触点(24)与副触点(23)接触时接通继电器的继电开关,继而接通继电器的闭合线路而接通报警线路,使报警器报警,从而实现异步报警;所述的锁芯转动而转动连接(7)也转动时,主触点(24)与副触点(23)不能够接触而不能够接通继电器的继电开关,使接通继电器的闭合线路而不能够接通报警线路,使报警器不报警;所述的互锁盖(12)的中部有中间孔(11),互锁盖(12)上有互锁钥匙孔(13)和抵针承孔;所述的中间孔(11)套在锁芯(3)的前端部,或者在锁体(2)的前端部;所述的互锁钥匙孔(13)是用来插入互锁钥匙的柱状钥匙(21),在采用多柱式互锁钥匙时,同一互锁盖(12)上的互锁钥匙孔(13)的长度一致,或者不一致;所述的抵针承孔是用来抵挡抵针(19),其目的是让抵针(19)露出或陷入锁体(2)前端部的抵针(19)的长度一致、或者不一致,使抵针承孔在互锁盖(12)上有或者没有;所述的互锁盖(12)在固定壳(1)与锁体(2)和锁芯(3)之间,起到限定锁体(2)和锁芯(3)在固定壳(1)前端的位置;所述的锁体(2)上有互锁孔(15),互锁孔(15)与锁持孔垂直并相互贯通,互锁孔(15)与锁针孔连成一个直线通道,或者不连成一个直线通道;所述的锁针(18)和顶针(17)在专配钥匙未插入专配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下,互锁孔(15)与锁针孔连成一个直线通道,锁针(18)的端部超过锁针孔,锁针(18)和顶针(17)的一端在锁针孔内,超过锁针孔的部分在互锁孔(15)内,限制了顶柱(5)的移动;所述的锁针(18)和顶针(17)在专配钥匙插入专配钥匙孔内时,互锁孔(15)与锁针孔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锁针(18)完全在锁针孔内,顶针(17)完全在互锁孔(15)内,此时顶柱(5)能够在锁持孔内来回移动;所述的顶柱(5)的中部有锁针孔,锁针孔的形状与锁针(18)的形状一致,用来让锁针(18)和顶针(17)在锁针孔内前后滑动;所述的锁针(18)移动时端部超过锁针孔时,锁针(18)的一端和顶针(17)的一端在锁针孔内,超过锁针孔的锁针(18)和顶针(17)的一部分在互锁孔(15)内,限制了顶柱(5)的移动;所述的互锁弹簧(16)、顶针(17)、锁针(18)、抵针(19)在互锁孔(15)和锁针孔内的安装顺序是:最前面顶在互锁盖(12)的抵针(19),后面依次是锁针(18)、顶针(17)的重复顺序,在最后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虹仪
申请(专利权)人:余虹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