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维忠专利>正文

充气轮胎防扎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20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气轮胎防扎垫片,该垫片为弹力橡胶体,置于轮胎的内、外胎胎顶部的间隙内,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主体部分呈拱形结构,其内嵌埋一条弹性钢片,主体上部设置有与其成一体的、且呈放射状分布的橡胶凸台,各橡胶凸台的高度自中部向两侧依次降低,各橡胶凸台顶部所形成的外缘线与外胎胎顶部内表面的弧形结构相匹配。(*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防扎垫片
:本技术涉及充气轮胎的保护用具,特别是一种充气轮胎防扎垫片。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充气轮胎由内胎和外胎构成,内胎充气。当内胎受到路面硬物刺扎时,气体泄露即丧失行车功能,穿胎次数多时,内胎即报废而更新。频繁置换内胎会加大经济成本,而废弃的轮胎还对环境造成污染。中国专利95225187.7公开了一种防扎轮胎,它是在橡胶外胎与地面接触的较厚部分的横截面内嵌埋一条强度较高的金属带夹层。虽然可解决充气轮胎防扎的问题,但在外胎内嵌埋金属带夹层在工艺上存在难度,且已使用的传统轮胎无法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旨在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须改变传统充气轮胎结构,即可有效防止路面硬物对其内胎刺扎破坏,从而可降低内胎置换成本、提高行车效率的充气轮胎防扎垫片。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是:该充气轮胎防扎垫片为弹力橡胶体,置于轮胎的内、外胎胎顶部的间隙内,该垫片主体部分呈拱形结构,其内嵌埋一条弹性钢片,主体上部设置有与其成一体的、且呈放射状分布的橡胶凸台,各橡胶凸台的高度自中部向两侧依次降低,各橡胶凸台顶部所形成的外缘线与外胎胎顶部内表面的弧形结构相匹配。当路面硬物刺破外胎时,由于橡胶凸台的作用,使外胎内表面和内胎外表面形成了一定的间隙,就缓冲了硬物对内胎的冲击,再加上弹性钢片的作用,则更加阻挡了较大硬物对内胎的穿刺,从而保证了正常的胎压和使用效果,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车辆-->的行驶效率和安全性能。依照本技术方案实现的充气轮胎防扎垫片,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不但彻底解决了传统充气轮胎防扎的难题,而且在传统充气轮胎上安装、使用、拆卸均非常方便,在置换外胎时本垫片还可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所述的充气轮胎防扎垫片为弹力橡胶体,置于轮胎的内胎5、外胎4胎顶部的间隙内,该垫片主体部分1呈拱形结构,其内嵌埋一条弹性钢片3,主体1上设置有与其成一体的、且呈放射状分布的橡胶凸台2,各橡胶凸台2的高度自中部向两侧依次降低,各橡胶凸台2顶部所形成的外缘线与外胎4胎顶部内表面的弧形结构相匹配。为提高主体部分1对内胎5胎顶部的包裹效果,该主体部分1的两侧边6呈园弧状过渡延伸;根据不同型号外胎4胎顶部的着地情况,该弹性钢片3的设计宽度应略宽于外胎4胎顶部的着地面,合理的弹性钢片3宽度与厚度,能更加有效地防止硬物对内胎的破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轮胎防扎垫片,该垫片为弹力橡胶体,置于轮胎的内、外胎胎顶部的间隙内,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主体部分呈拱形结构,其内嵌埋一条弹性钢片,主体上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忠
申请(专利权)人:王维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