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3861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顶部合模装置,能够方便的实现合模操作,不会使内桶发生变形,且扣合严密,其包括支架,支架通过模芯固定板固定安装模芯,其特征在于,模芯上端设置合模座,支架上端设置与合模座对应的合模板,合模板连接合模气缸,合模座上端中间设置下模齿形凹凸面,合模板下端设置与下模齿形凹凸面配合的上模齿形凹凸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生产
,具体为一种顶部合模装置,能够方便的实现合模操作,不会使内桶发生变形,且扣合严密,其包括支架,支架通过模芯固定板固定安装模芯,其特征在于,模芯上端设置合模座,支架上端设置与合模座对应的合模板,合模板连接合模气缸,合模座上端中间设置下模齿形凹凸面,合模板下端设置与下模齿形凹凸面配合的上模齿形凹凸面。【专利说明】 一种顶部合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生产
,具体为一种顶部合模装置。
技术介绍
洗衣机在如今社会中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洗衣机内桶是洗衣机内重要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洗衣机的整体质量,洗衣机内桶通常都是由金属薄板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进行加工成圆桶形,当一块直的金属薄板通过折弯成型后,需要进行合模操作,将两端扣合的在一起,现有的合模装置其结构复杂,扣模操作麻烦,对于内桶两端进行扣合时容易使内桶发生变形,且扣合处不严密,对后续加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的实现合模操作,不会使内桶发生变形,且扣合严密。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通过模芯固定板固定安装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上端设置合模座,所述支架上端设置与所述合模座对应的合模板,所述合模板连接合模气缸,所述合模座上端中间设置下模齿形凹凸面,所述合模板下端设置与所述下模齿形凹凸面配合的上模齿形凹凸面。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合模座中间开有下模卡槽,所述下模卡槽内卡嵌配合的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所述下模齿形凹凸面,所述合模板中间开有上模卡槽,所述上模卡槽内卡嵌配合的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端设置所述上模齿形凹凸面; 所述上模卡槽为T型卡槽; 所述下模卡槽两端分别设置可伸缩的下模顶板,所述合模板上设置与所述下模顶板对应的可伸缩的上模顶杆; 所述合模座上设置顶板卡槽,所述顶板卡槽内通过顶板弹簧设置所述下模顶板,所述合模板上开有与所述下模顶板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通过顶杆弹簧设置所述上模顶杆; 所述合模座一端设置下模导向定位槽,所述合模板上设置与所述下模导向定位槽配合的上模导向定位板; 所述合模气缸固定连接气缸固定板,所述合模气缸四周的所述气缸固定板上均勻设置四个合模板导向套,所述合模板上设置与所述合模导向套滑动配合的合模板导杆; 所述合模板一端开有两个合模板导向通孔,所述模芯上设置与所述合模板导向通孔滑动配合的模芯导杆; 所述合模座上端为与所述模芯配合的圆弧面; 所述模芯下端一侧设置支撑气缸。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合模板和合模座配合、上模齿形凹凸面和下模齿形凹凸面的配合设置保证了合模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且上模齿形凹凸面和下模齿形凹凸面合模形成的合模面使得扣合处严密结合,不会发生脱离,其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的实现合模操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合模座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技术合模板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包括支架I,支架I通过模芯固定板2固定安装模芯3,模芯3上端设置合模座4,支架I上端设置与合模座4对应的合模板5,合模板5连接合模气缸6,合模座4上端中间设置下模齿形凹凸面7,合模板5下端设置与下模齿形凹凸面7配合的上模齿形凹凸面8 ;合模座4中间开有下模卡槽,下模卡槽内卡嵌配合的下模座9,下模座9上设置下模齿形凹凸面7,合模板5中间开有上模卡槽,上模卡槽内卡嵌配合的上模座10,上模座10下端设置上模齿形凹凸面8,上模座10和下模座9可拆卸,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随时更换;上模卡槽为T型卡槽,更好地固定住上模座10,防止从上模卡槽内掉落;下模卡槽两端分别设置可伸缩的下模顶板11,合模板5上设置与下模顶板11对应的可伸缩的上模顶杆12,当进行合模时,内桶被合模板5压紧于合模座4上,上模顶杆12顶住内桶,内桶压住下模顶板11,使其缩回合模座4内,当完成合模后,合模板5脱离内桶,当上模顶杆12完全脱离内桶后,内桶不再受到压力,上模顶板11从合模座4内弹出,将紧贴于模芯3的内桶顶出,使内桶与模芯3之间留有间隙,方便于内桶脱离模芯3;合模座4上设置顶板卡槽,下模卡槽内通过顶板弹簧(图中未画出)设置下模顶板11,合模板5上开有与下模顶板11位置对应的通孔,通孔内通过顶杆弹簧(图中未画出)设置上模顶杆12,通过弹簧实现下模顶板11和上模顶杆12的自由收缩;合模座4 一端设置下模导向定位槽13,合模板5上设置与下模导向定位槽13配合的上模导向定位板14,上模导向定位板14和下模导向定位槽13的配合设置为合模板5和合模座4的配合起到导向定位作用;合模气缸6固定连接气缸固定板15,合模气缸6四周的气缸固定板15上均匀设置四个合模板导向套16,合模板5上设置与合模导向套16滑动配合的合模板导杆17,起到导向作用,保证合模的精度;合模板5 —端开有两个合模板导向通孔,模芯3上设置与合模板导向通孔滑动配合的模芯导杆18,进一步实现导向作用,更好地保证合模精度;合模座4上端为与模芯3配合的圆弧面,保证了内桶与合模座4之间的紧密配合,确保内桶合模过程中不会变形;模芯3下端一侧设置支撑气缸19,因为合模过程中模芯3会受到往下的较大冲力,支撑气缸19的活塞杆顶住模芯3下端后可以保证合模过程中模芯3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通过模芯固定板固定安装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上端设置合模座,所述支架上端设置与所述合模座对应的合模板,所述合模板连接合模气缸,所述合模座上端中间设置下模齿形凹凸面,所述合模板下端设置与所述下模齿形凹凸面配合的上模齿形凹凸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座中间开有下模卡槽,所述下模卡槽内卡嵌配合的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所述下模齿形凹凸面,所述合模板中间开有上模卡槽,所述上模卡槽内卡嵌配合的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端设置所述上模齿形凹凸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卡槽为T型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卡槽两端分别设置可伸缩的下模顶板,所述合模板上设置与所述下模顶板对应的可伸缩的上模顶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座上设置顶板卡槽,所述顶板卡槽内通过顶板弹簧设置所述下模顶板,所述合模板上开有与所述下模顶板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通过顶杆弹簧设置所述上模顶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座一端设置下模导向定位槽,所述合模板上设置与所述下模导向定位槽配合的上模导向定位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合模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部合模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通过模芯固定板固定安装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上端设置合模座,所述支架上端设置与所述合模座对应的合模板,所述合模板连接合模气缸,所述合模座上端中间设置下模齿形凹凸面,所述合模板下端设置与所述下模齿形凹凸面配合的上模齿形凹凸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锋张宁峰沈伟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诚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