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类的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73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耐磨擦性及即使酰亚胺化率高印刷性也良好,且电压保持率、蓄积电荷等优异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处理剂含有以下式(1)表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和以下式(2)表示的聚酰胺酸酯,(化1)(X1是4价有机基团,Y1是2价有机基团;X2是4价有机基团,Y2是2价有机基团,R1是碳数1~5的烷基;A1和A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0的烷基、链烯基或炔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耐磨擦性及即使酰亚胺化率高印刷性也良好,且电压保持率、蓄积电荷等优异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处理剂含有以下式(1)表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和以下式(2)表示的聚酰胺酸酯,(化1)(X1是4价有机基团,Y1是2价有机基团;X2是4价有机基团,Y2是2价有机基团,R1是碳数1~5的烷基;A1和A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0的烷基、链烯基或炔基)。【专利说明】聚酰亚胺类的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类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使用该液晶取向剂的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元件是呈液晶分子被形成于基板的液晶取向膜夹在中间的结构,利用该液晶分子根据电压作出响应的显示元件。 液晶取向膜具有将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和预倾角控制在任意状态的重要作用。 液晶取向膜一般通过对形成于基板上的聚酰亚胺膜的表面进行所谓的“摩擦处理”而制得,该摩擦处理是用人造丝布、尼龙布等对其表面施加压力进行摩擦。通过该摩擦处理来决定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 作为增大液晶的预倾角的手段,已知在形成液晶取向膜的聚酰亚胺的结构中弓I入长链的烷基的手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作为在基板上形成聚酰亚胺膜的手段,有涂布聚酰胺酸等的溶液使其在基板上酰亚胺化的方法,和涂布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溶液的方法。其中,使用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溶液的方法即使是较低温度的烧成也能够形成制成液晶取向膜时的特性良好的聚酰亚胺膜,但另一方面存在所形成的膜的强度低,易因摩擦处理引起对膜表面的损伤以及膜的剥离的问题。 此外,作为制作液晶取向膜时将聚合物溶液涂布在基板上的手段,现在工业上广泛使用柔版印刷法。但是,酰亚胺化率高的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溶液因为发生白化现象等,印刷性差,所以需要混合酰亚胺化率低的可溶性聚酰亚胺等后再使用,这样比较花费工夫(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如果为了赋予液晶以较大的预倾角而在可溶性聚酰亚胺的结构中引入长链烷基,则存在其印刷性变差的倾向。 作为改善聚合物溶液对基板的印刷性的手段,已知添加丁基溶纤剂等的溶剂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但是,通常可溶性聚酰亚胺与聚酰胺酸等相比,溶解性低,所以无法大量使用丁基溶纤剂等的溶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2-282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2973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2-0373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得到耐磨擦性良好的液晶取向膜,且即使可溶性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高、印刷性也良好,且电压保持率(VHR)、蓄积电荷(RDC)等的电特性优异的包含可溶性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类的液晶取向处理剂。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人在不损害包含上述可溶性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类的液晶取向处理剂的特性、电特性的前提下,为了改善被膜形成时的印刷特性进行了特别研究,结果发现包含具有特定结构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和具有特定结构的聚酰胺酸酯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能够达到上述目的。 即,包含具有特定结构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和具有特定结构的聚酰胺酸酯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能够提供即使酰亚胺化率高,在涂膜形成时也不会发生白化现象,印刷性良好,且涂膜的耐磨擦性良好的液晶取向膜。此外,发现所得的液晶取向膜的电特性优异,特别是在电压保持率和蓄积电荷(RDC)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异特性。 即,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发现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
技术实现思路
。 1.一种液晶取向处理剂,其含有以下式(I)表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和以下式(2)表示的聚酰胺酸酯,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式(I)表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和以下式(2)表示的聚酰胺酸酯,式⑴中,X1是4价有机基团,Y1是2价有机基团;式⑵中,X2是4价有机基团,Y2是2价有机基团,R1是碳数I~5的烷基A1和A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I~10的烷基、链烯基或炔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式(2)中的R1是甲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式⑴、式⑵中的X1和X2分别独立地为选自以下式表示的结构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式(2)中,X2是具有芳香族环的以下的结构: χαX^XTocχαχ ^0χχyyhx:x5%: V^ccocc aOr^。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式(I)中,X1具有脂肪族结构或脂环式结构。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酯的重均分子量是5000?200000。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聚酰亚胺具有50%以上的酰亚胺化率,且重均分子量为5000?200000。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含量与所述聚酰胺酸酯的含量的比、即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含量/聚酰胺酸酯的含量以质量比计为1/9?9/1。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溶解所述可溶性聚酰亚胺和所述聚酰胺酸酯的有机溶剂,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含量和聚酰胺酸酯的总量为0.5?15质量%。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含有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及Y - 丁内酯的至少一种。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溶剂。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丁基溶纤剂。13.一种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处理剂涂布、烧成而得到。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液晶取向处理剂涂布、烧成而得的涂膜的厚度为5?300nm。15.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液晶取向膜。【文档编号】C08G73/10GK104204925SQ20138001610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松本裕充 申请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取向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式(1)表示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和以下式(2)表示的聚酰胺酸酯,[化1]式(1)中,X1是4价有机基团,Y1是2价有机基团;式(2)中,X2是4价有机基团,Y2是2价有机基团,R1是碳数1~5的烷基;A1和A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0的烷基、链烯基或炔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裕充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