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保压防爆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63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具体是一种能保证正确胎压预防爆胎的保压防爆轮胎。解决了现有轮胎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正确胎压的问题,该保压防爆轮胎,包括胎面、带束层、胎体和轮辋,胎面、带束层之间胎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充气带,充气带上设置有与胎体、轮辋所形成的胎室相通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轮辋上固定有缓冲胎,缓冲胎上设有与胎室相通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胎室内,缓冲胎的排气管管口处设置有限压阀,充气带的进气管通过导气管与设置于缓冲胎排气管管口处的限压阀相连通,充气带的排气管与缓冲胎的进气管分别通过排气阀与胎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其内设置缓冲胎和充气带结构,使汽车在行进中轮胎能够长时间保持正确的胎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具体是一种能保证正确胎压预防爆胎的保压防爆轮胎
技术介绍
汽车的轮胎对整个汽车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支持车辆的全部重量,承受汽车的负荷;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保证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轻和吸收汽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防止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震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辆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其结构包括胎面、带束层、胎体、固定胎体的轮辋,现有结构的轮胎普遍存在缓慢泄气现象,该现象导致汽车长期不能在正确的胎压下行驶(正确的胎压对汽车的燃油效率、行车的安全、轮胎的寿命以及汽车的操作性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胎压过低,加大了轮胎的滚动阻力,增加了燃料的消耗,缺气行驶易损坏胎体为爆胎留下隐患;一次性冲气过高,使得轮胎缓冲路面冲击的性能下降,易损坏悬挂系统及车体零件,降低车辆乘卧舒适性;另外,车辆在高速路上高速行驶时,轮胎容易因胎压的急剧升高而爆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轮胎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正确胎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保压防爆轮胎。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保压防爆轮胎,包括胎面、-->带束层、胎体和轮辋,胎面、带束层之间胎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充气带,充气带上设置有与胎体、轮辋所形成的胎室相通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轮辋上固定有缓冲胎,缓冲胎上设有与胎室相通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胎室内,缓冲胎的排气管管口处设置有限压阀,充气带的进气管通过导气管与设置于缓冲胎排气管管口处的限压阀相连通,充气带的排气管与缓冲胎的进气管分别通过排气阀与胎室连通。汽车行驶时通过轮胎胎面与路面作用,挤压胎面与带束层之间的充气带,使充气带内的气体通过其排气管管口处的排气阀进入胎室,轮胎每转动一周,充气带完成一次对胎室的充气;当轮胎胎室内的气体压力达到限压阀的设定值时,限压阀完全关闭,缓冲胎停止向充气带供气,即充气带停止向胎室充气;当车体经过不平路面时,胎室可通过缓气胎进气管管口处的泄气阀向缓气胎内泄气减缓冲击和振动;反之,当胎室内气压降低,限压阀开启,缓气胎内的气体经限压阀和导气管进入充气带,依靠车体前进时对胎面的挤压,再次压缩充气带,使气体进入胎室,最终使轮胎保持正确的胎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其内设置缓冲胎和充气带结构,在汽车行进过程中对轮胎补气,保证轮胎的正确胎压,从根本上解决缓慢泄气和爆胎的问题。本技术在其内设置缓冲胎和充气带结构,使汽车在行进中轮胎能够长时间保持正确的胎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燃油效率,节约燃料,为安全行驶提供了保障,杜绝缺气行驶,消除了爆胎隐患,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地缓解不平路面带来的强烈冲击,利于保护悬挂系统及车体零件,使得乘卧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缓冲胎外置于胎室);-->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缓冲胎内置于胎室);图中:1-胎面;2-带束层;3-胎室;4-充气带;5-导气管;6-限压阀;7-抗压壳体;8-缓冲胎;9、10-排气阀;  11-轮辋;12、13-进气管;14、15-排气管;16-胎体。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保压防爆轮胎,包括胎面1、带束层2、胎体16和轮辋11,胎面1、带束层2之间胎面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充气带4,充气带4上设置有与胎体16、轮辋11所形成的胎室3相通的进气管12和排气管14;轮辋11上固定有缓冲胎8,缓冲胎8上设有与胎室3相通的进气管13和排气管15;胎室3内,缓冲胎8的排气管15管口处设置有限压阀6,充气带4的进气管12通过导气管5与设置于缓冲胎8排气管15管口处的限压阀6相连通,充气带4的排气管14与缓冲胎8的进气管13分别通过排气阀9、10与胎室3连通。所述的限压阀6和排气阀9、10是现有公知产品。具体实施时,缓冲胎8可设置于轮胎内或者轮胎外:对于无内胎的轮胎,可将缓冲胎8置于轮胎内,此时,为了隔离胎室3与缓冲胎8,缓冲胎8置于抗压壳体7内,装有缓冲胎8的抗压壳体7固定于胎室3内轮辋11上即可;而对于有内胎的轮胎,将缓冲胎8固定于胎室3外的轮辋11上即可,此时,缓冲胎8上的进气管13、排气管15与轮辋11之间密封,避免泄气。另外,可以在轮胎胎面1与带束层2之间沿轮胎圆周设置多个充气带4,在汽车行进过程中对轮胎内的胎室3充气。具体使用时,因为轮胎的保养上有个换位的说法,就是把一侧的轮胎对角-->换到另一侧,原理上轮胎都是向一个方向上转,会导致畸变,对轮胎的平衡与稳定不利,所以要换位反转一段时间,再换回来,再换……,问题就在于轮胎换位反转时充气带就失去功能了,所以充气带4的进气管12和排气管14通用,这样轮胎换位时,只要把导气管和排气阀换接就可以恢复充气带的功能了。另外,在限压阀的选择上,可以选择限定阀值可调的限压阀,就是说可以通过控制电路调节限压阀的限定阀值,使得限压阀所限定的正确胎压值可变。目的是:通过对限压阀阀值的调节,实现人为对轮胎内胎压的调节,这样,平时汽车在正确胎压下行驶;当遇见不平路面时可以通过调节,使得胎压降低,达到减缓不平路面带来的冲击,使得乘卧舒适;如果在雪地上行驶,也可以通过人为降低胎压,以增大轮胎的抓地能力,使得驾驶更加安全。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在制作轮胎时直接实现胎面与带束层之间的充气带,不太容易实现,因此,可事先制作充气带或袋,在制作轮胎时,能直接放置于胎面与带束层之间。总的来说,本技术主要是对轮胎的缓慢泄气现象给予解决,如果轮胎缺气严重,仍需外来气源进行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压防爆轮胎,包括胎面(1)、带束层(2)、胎体(16)和轮辋(11),其特征在于胎面(1)、带束层(2)之间胎面(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充气带(4),充气带(4)上设置有与胎体(16)、轮辋(11)所形成的胎室(3)相通的进气管(12)和排气管(14);轮辋(11)上固定有缓冲胎(8),缓冲胎(8)上设有与胎室(3)相通的进气管(13)和排气管(15);胎室(3)内,缓冲胎(8)的排气管(15)管口处设置有限压阀(6),充气带(4)的进气管(12)通过导气管(5)与设置于缓冲胎(8)排气管(15)管口处的限压阀(6)相连通,充气带(4)的排气管(14)与缓冲胎(8)的进气管(13)分别通过排气阀(9)、(10)与胎室(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压防爆轮胎,包括胎面(1)、带束层(2)、胎体(16)和轮辋(11),其特征在于胎面(1)、带束层(2)之间胎面(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充气带(4),充气带(4)上设置有与胎体(16)、轮辋(11)所形成的胎室(3)相通的进气管(12)和排气管(14);轮辋(11)上固定有缓冲胎(8),缓冲胎(8)上设有与胎室(3)相通的进气管(13)和排气管(15);胎室(3)内,缓冲胎(8)的排气管(15)管口处设置有限压阀(6),充气带(4)的进气管(12)通过导气管(5)与设置于缓冲胎(8)排气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昭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