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庭山专利>正文

充气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518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气旋转接头属汽车轮胎打气用的附加装置。它由一个内外壁上带有环槽,侧底部有孔的倒置的杯状壳体[1],孔中旋入中空接头[9],侧底内侧为双环形小油封[2],并有紧密压入中空之盆状垫圈[3],把外圈已装好轴承[5]与弹性内档圈[4]的两端较细,中间较粗外露端封闭,近封闭端有两个对称平台,平台上有螺孔的中空的芯轴[10]置入壳体内,壳体与芯轴间轴承外为大油封[6],大油封外为垫圈[7],垫圈外壳体内槽中为弹性外档圈[8],芯轴外露端平台上为对称的接头[9]组成。它加工生产方便,装配简单,配上装置系统后可使汽车在行驶中自行充气。(*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旋转接头本技术充气旋转接头属汽车轮胎打气用的附加装置。汽车轮胎打气历来都需要在停车的情况下使用气泵打气,在应急情况下用人力打气辅助,其充气接头通用常规接头,但在慢跑气又不想耽误行车的情况下无法使用,本装置即提供一种在行驶途中可自动对轮胎持续进行充气的专用接头。本使用新型充气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内外壁上带有环槽,侧底部有孔的倒置的杯状壳体[1],孔中旋入中空接头[9],侧底内侧为双环形小油封[2],并有紧密压入中空之盆状垫圈[3],把外圈已装好轴承[5]与弹性内档圈[4]的两端较细,中间较粗外露端封闭,近封闭端有两个对称平台,平台上有螺孔的中空的芯轴[10]置入壳体内,壳体与芯轴间轴承外为大油封[6],大油封外为垫圈[7],垫圈外壳体内槽中为弹性外档圈[8],芯轴外露端平台上为对称的接头[9]组成。本技术充气旋转接头加工生产方便,装配简单,配上装置可在行驶中自行工作,不影响运输任务的完成。附图1为充气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充气旋转接头的右视图,其中1-壳体 2-小油封 3-盆状垫圈 4-弹性内档圈 5-轴承 6-大油封 7-垫圈 8-弹性外档圈 9-接头 10-芯轴。充气旋转接头的实施是用45号钢经车,铣,钻加工成壳体、芯轴与接头,用铝合金冲压加工盆形垫圈,用A3钢冲压加工垫圈。外购弹性挡圈、轴承、油封。在壳体内置入小油封和盆状垫圈,在芯轴外径套入轴承,该轴承根据宽窄可为1-4个,嵌入弹性内档圈,并再插入壳体内,在壳体与芯轴间塞入大油封和垫圈再嵌入弹性外档圈,分别在侧底与平台上旋入接头,这样芯轴可依据轴承的作用在壳内转动,气体可在3接头与芯轴内流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内外壁上带有环槽,侧底部有孔的倒置的杯状壳体[1],孔中旋入中空接头[9],侧底内侧为双环形小油封[2],并有紧密压入中空之盆状垫圈[3],把外圈已装好轴承[5]与弹性内档圈[4]的两端较细,中间较粗外露端封闭,近封闭端有两个对称平台,平台上有螺孔的中空的芯轴[10]置入壳体内,壳体与芯轴间轴承外为大油封[6],大油封外为垫圈[7],垫圈外壳体内槽中为弹性外档圈[8],芯轴外露端平台上为对称的接头[9]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充气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内外壁上带有环槽,侧底部有孔的倒置的杯状壳体[1],孔中旋入中空接头[9],侧底内侧为双环形小油封[2],并有紧密压入中空之盆状垫圈[3],把外圈已装好轴承[5]与弹性内档圈[4]的两端较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庭山
申请(专利权)人:贾庭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