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176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5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包括一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一中心线上分别贯穿固设有导轨座,气缸,点胶管座和回收胶囊;所述导轨座内设有导轨,该导轨与擦胶板固定座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擦胶板固定座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点胶管座上固设有点胶针头;所述回收胶囊通过软管及吸胶针头与擦胶板连接;所述擦胶板固定座上固设有擦胶板,该擦胶板顶端套设于点胶针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全实现了自动点胶、擦胶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擦胶质量和速度,同时可回收利用溢出的胶水,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解放了生产劳动力,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免除了人为对设备的安全隐患,并很好的保证了点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包括一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一中心线上分别贯穿固设有导轨座,气缸,点胶管座和回收胶囊;所述导轨座内设有导轨,该导轨与擦胶板固定座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擦胶板固定座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点胶管座上固设有点胶针头;所述回收胶囊通过软管及吸胶针头与擦胶板连接;所述擦胶板固定座上固设有擦胶板,该擦胶板顶端套设于点胶针头上。本技术完全实现了自动点胶、擦胶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擦胶质量和速度,同时可回收利用溢出的胶水,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解放了生产劳动力,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免除了人为对设备的安全隐患,并很好的保证了点胶质量。【专利说明】一种自动点胶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点胶
,具体说是一种自动点胶机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上,点胶工序已经广泛被使用,尤其是电子电路、电器元件等地方。目前,虽然点胶设备已非常成熟,但仅仅是停留在让胶水顺利、自然的从针头上流出,而每次点胶后都会有残留在针头上的胶水溢出,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对点胶效果有巨大影响的问题,如图1所示。因此,目前只能依靠人工擦除溢出的胶水,而此过程需要给设备一定的停留时间,且很难擦除干净。同时,由于人为的擦胶,使针头存在很大的被折弯的隐患,严重影响点胶效果。因此,极大的影响了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不利于高效率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头溢胶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点胶机构。 为实现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包括一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一中心线上分别贯穿固设有导轨座,气缸,点胶管座和回收胶囊;所述导轨座内滑设有导轨,该导轨与擦胶板固定座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擦胶板固定座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点胶管座上固设有点胶针头;所述回收胶囊通过软管及吸胶针头与擦胶板连接;所述擦胶板固定座上固设有擦胶板,该擦胶板顶端套设于点胶针头上。 本技术的优点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点胶针头的溢胶问题,完全实现了自动点胶、擦胶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擦胶质量和速度,同时可回收利用溢出的胶水,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解放了生产劳动力,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免除了人为对设备的安全隐患,很好的保证了点胶质量。 2、本技术在同行业中率先解决了无法自动擦胶问题,并且相对于人工而言,大大提高了擦胶质量和速度,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产能,也极大减少了设备故障隐患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节约了生产资源。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涂胶针头溢胶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涂胶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涂胶机俯视图。 图4是本技术的擦胶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擦胶板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5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包括一工作台面6,所述工作台面6—中心线上分别贯穿固设有导轨座11,气缸9,点胶管座7和回收胶囊8 ; 所述导轨座11内滑设有导轨10,该导轨10与擦胶板固定座5 —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4与擦胶板固定座5另一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点胶管座7上固设有至少一个点胶针头I ; 所述回收胶囊8通过软管及吸胶针头2与擦胶板3连接; 所述擦胶板固定座5上固设有擦胶板3,该擦胶板3顶端套设于点胶针头I上。 所述擦胶板3为圆角三角形板,擦胶板3顶角端设有供点胶针头I贯穿的针孔,该针孔与针头I数量及位置对应设置,擦胶板3对应底边上设有与擦胶板固定座5连接的固定孑U 所述擦胶板3针孔的上部设有便于收集胶水的内倒角12,形成碗状结构,下部为孔状结构。 针头I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单针或者多针。 所述擦胶板3顶端侧壁上开设有吸胶孔。 所述擦胶板3顶端侧壁上的吸胶孔向内延伸与针孔连通形成容胶腔13。 所述吸胶孔与吸胶针头2固接,该吸胶针头2通过软管12与回收胶囊8连接。 所述擦胶板固定座5为倒置“L”型结构,其一侧面开设有导轨10固定的腰型孔;可方便调节导轨10的高度。另一侧面分别开设有擦胶板3及活塞杆4固定的腰型孔,方便调节气缸9固定位置,以便达到调节气缸9行程的目的。 实施例 工作过程,在初始时,气缸9处于收紧状态,擦胶板3与点胶管座7上平面重合。工作时,工件接近点胶针头I点胶,当一次点胶完成后,胶水会溢出针管。此时,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并将擦胶板3移动到点胶针头I的出胶口处,由于在擦胶板3上开设有容胶腔13,将由点胶针头I溢出的胶水通过碗状结构围入到容胶腔13内,而吸胶针头2安装在容胶腔13 一侧,当气缸9将擦胶板3顶出时,吸胶针头2开通抽气阀,将溢出的胶水吸收到回收胶囊8内。在气缸9从收缩到完全收紧的过程中,回收胶囊8 —直保持抽气状态,且短暂停留,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包括一工作台面(6),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面(6) —中心线上分别贯穿固设有导轨座,气缸(9),点胶管座7和回收胶囊⑶; 所述导轨座内设有导轨(10),该导轨(10)与擦胶板固定座(5) —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与擦胶板固定座(5)另一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点胶管座(7)上固设有至少一个点胶针头(I); 所述回收胶囊(8)通过软管及吸胶针头(2)与擦胶板(3)连接; 所述擦胶板固定座(5)上固设有擦胶板(3),该擦胶板(3)顶端套设于点胶针头(I)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胶板(3)为圆角三角形板,擦胶板(3)顶角端设有供点胶针头(I)贯穿的针孔,该针孔与针头数量及位置对应设置,擦胶板(3)对应底边上设有与擦胶板固定座(5)连接的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胶板(3)针孔的上部设有便于收集胶水的内倒角(12),为碗状结构,下部为孔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 针头(I)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单针或者多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胶板(3)顶端侧壁上开设有吸胶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胶板(3)顶端侧壁上的吸胶孔向内延伸与针孔连通形成容胶腔(13)。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胶孔与吸胶针头(2)固接,该吸胶针头(2)通过软管与回收胶囊(8)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胶板固定座(5)为倒置“L”型结构,其一侧面开设有导轨(10)固定的腰型孔,另一侧面分别开设有擦胶板(3)及活塞杆(4)固定的腰型孔。【文档编号】B05C5/02GK203972238SQ201420243560【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专利技术者】杨继东, 吴发权, 万程鹏 申请人: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点胶机构,包括一工作台面(6),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6)一中心线上分别贯穿固设有导轨座,气缸(9),点胶管座7和回收胶囊(8);所述导轨座内设有导轨(10),该导轨(10)与擦胶板固定座(5)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与擦胶板固定座(5)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点胶管座(7)上固设有至少一个点胶针头(1);所述回收胶囊(8)通过软管及吸胶针头(2)与擦胶板(3)连接;所述擦胶板固定座(5)上固设有擦胶板(3),该擦胶板(3)顶端套设于点胶针头(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东吴发权万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