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993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5:26
一种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其内的旋风子设置在一级重力沉降室内,旋风子的中轴线呈竖直状态设置,旋风子的含尘气体进口位于一级重力沉降室内且含尘气体进口的中心线与旋风子上花板平行,旋风子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中心线与旋风子的中轴线重合,旋风子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和下端的排灰尘口均与二级重力沉降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风子的结构改变,使得旋风子的含尘气体进口与旋风子上花板平行,这种情况下旋风子含尘气体进口的中心线与中轴线夹角呈锐角,在旋风子内的粉尘螺距小,摩擦小,这种连接方式下使得安装的旋风子单个的工作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其内的旋风子设置在一级重力沉降室内,旋风子的中轴线呈竖直状态设置,旋风子的含尘气体进口位于一级重力沉降室内且含尘气体进口的中心线与旋风子上花板平行,旋风子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中心线与旋风子的中轴线重合,旋风子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和下端的排灰尘口均与二级重力沉降室相连通。本技术通过旋风子的结构改变,使得旋风子的含尘气体进口与旋风子上花板平行,这种情况下旋风子含尘气体进口的中心线与中轴线夹角呈锐角,在旋风子内的粉尘螺距小,摩擦小,这种连接方式下使得安装的旋风子单个的工作效率提高。【专利说明】—种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重力除尘的除尘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除尘器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旋风除尘、重力除尘、袋式除尘、电除尘等等,然而基于重力沉降并结合旋风除尘的设备并不多,而且大多装置均因为结构复杂、除尘效果差,使得其使用效果较差,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能耗低的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旋风子工作效果不好和外界空气容易进入除尘器内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本技术通过将旋风子的结构改变,使得旋风子的含尘气体进口与旋风子上花板平行,这种情况下旋风子含尘气体进口的中心线与中轴线夹角呈锐角,在旋风子内的粉尘螺距小,摩擦小,这种连接方式下使得安装的旋风子单个的工作效率提高,从而可以使总除尘效率提高。该结构另外一优点是由于本装置采用的是多个旋风子并联,并同处一壳体内,当位于同一空间内旋风子中轴线处于竖直设置时,该空间内安装的旋风子个数会增多,从而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同时系统散热面积减少,使系统散热减少,而且整个设备还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费用小,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包括带有进风口、出风口的壳体和旋风子,在壳体的下部设有出灰口,在壳体的内部由旋风子上花板、旋风子下花板和阻尼板将壳体内的空腔分割成一级重力沉降室和二级重力沉降室,进风口与所述的一级重力沉降室相连通,出风口和出灰口与所述的二级重力沉降室相连通;所述一级重力沉降室由旋风子上花板、旋风子下花板和阻尼板包围而成,所述旋风子上花板、旋风子下花板分别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阻尼板设置在远离进风口的一侧,并在所述阻尼板上开设有重力沉降粉尘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重力沉降室内设有多个旋风子,旋风子内部的空间为旋风分离室,旋风子固定连接在旋风子上花板和旋风子下花板之间,旋风子的中轴线呈竖直状态设置,旋风子的含尘气体进口位于一级重力沉降室内且含尘气体进口的中心线与旋风子上花板平行,旋风子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中心线与旋风子的中轴线重合,旋风子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和下端的排灰尘口均与二级重力沉降室相连通。 所述的旋风子上花板和旋风子下花板相互平行,旋风子上花板、旋风子下花板分别于与水平面呈30°夹角。 所述的重力沉降粉尘出口处设置有粉尘自锁装置,所述的粉尘自锁装置包括平衡挡板、转轴和配重块,平衡挡板一端伸入壳体内承接重力沉降粉尘出口处的粉尘,另一端伸出壳体外且上边设置有配重块,平衡挡板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通过平衡挡板一端的配重块的作用力使得平衡挡板构成一个以转轴为支点的杠杆机构,从而使另一端能够阻断重力沉降粉尘出口与出灰口连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技术中描述的装置通过改进重力旋风除尘装置的结构,将旋风子的结构改变,使得旋风子的含尘气体进口与旋风子上花板平行,这种情况下旋风子含尘气体进口的中心线与中轴线夹角呈锐角,在旋风子内的粉尘螺距小,摩擦小,这种连接方式下使得安装的旋风子单个的工作效率提高,从而可以使总除尘效率提高。该结构另外一优点是由于本装置采用的是多个旋风子并联,并同处一壳体内,当位于同一空间内旋风子中轴线处于竖直设置时,该空间内安装的旋风子个数会增多,从而提高总体工作效率。 其二、重力沉降粉尘出口处设置有粉尘自锁装置,通过该自锁装置上的配重块可以保证挡板上必须保留一部分粉尘起到密封,阻挡外接空气进入,可以保证外接空气无法进入除尘器内部,保证了除尘的质量。 其三、本技术将旋风子倾斜布置,将旋风子的中轴线分别垂直于旋风子上花板和旋风子下花板,同时将旋风子上花板、旋风子下花板的倾斜安装角度为30°,该结构保证了粉尘在重力作用下分离效果达到最佳,因此该结构无需提高流速来调整分离效果,间接降低了能耗。 其四,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检修,很容易清除内部的粉尘堆积现象,因此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粉尘自锁装置接管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旋风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中旋风子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出风口 ;2、重力沉降粉尘出口 ;3、粉尘自锁装置;301、配重块;302、转轴;303、平衡挡板;4、出灰口 ;5、壳体;6、旋风子下花板;7、进风口 ;8、一级重力沉降室; 9、旋风子;901、分离气体出口 ;902、排灰尘口 ;903、含尘气体进口 ;10、旋风子上花板;11、二级重力沉降室;12、阻尼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包括带有进风口 7、出风口 I的壳体5和旋风子9,在壳体5的下部设有出灰口 4,在壳体5的内部由旋风子上花板10、旋风子下花板6和阻尼板12将壳体5内的空腔分割成一级重力沉降室8和二级重力沉降室11,进风口 7与所述的一级重力沉降室8相连通,出风口 I和出灰口 4与所述的二级重力沉降室11相连通;所述一级重力沉降室8由旋风子上花板10、旋风子下花板6和阻尼板12包围而成,所述旋风子上花板10、旋风子下花板6分别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阻尼板12设置在远离进风口 7的一侧,并在所述阻尼板12上开设有重力沉降粉尘出口 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重力沉降室8内设有多个旋风子9,旋风子9内部的空间为旋风分离室,旋风子9固定连接在旋风子上花板10和旋风子下花板6之间,旋风子9的中轴线呈竖直状态设置,旋风子9的含尘气体进口 903位于一级重力沉降室8内且含尘气体进口 903的中心线与旋风子上花板10平行,旋风子9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 901中心线与旋风子9的中轴线重合,旋风子9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 901和下端的排灰尘口 902均与二级重力沉降室11相连通。 所述的旋风子上花板10和旋风子下花板6相互平行,旋风子上花板10、旋风子下花板6分别于与水平面呈30°夹角。 所述的重力沉降粉尘出口 2处设置有粉尘自锁装置3,所述的粉尘自锁装置包括平衡挡板303、转轴302和配重块301,平衡挡板303 —端伸入壳体5内承接重力沉降粉尘出口 2处的粉尘,另一端伸出壳体5外且上边设置有配重块301,平衡挡板303通过转轴302转动设置在壳体5上,通过平衡挡板303 —端的配重块301的作用力使得平衡挡板303构成一个以转轴302为支点的杠杆机构,从而使另一端能够阻断重力沉降粉尘出口 2与出灰口 4连通。 本装置中,将多个旋风子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重力除尘的高效旋风除尘器,包括带有进风口(7)、出风口(1)的壳体(5)和旋风子(9),在壳体(5)的下部设有出灰口(4),其特征在于:在壳体(5)的内部由旋风子上花板(10)、旋风子下花板(6)和阻尼板(12)将壳体(5)内的空腔分割成一级重力沉降室(8)和二级重力沉降室(11),进风口(7)与所述的一级重力沉降室(8)相连通,出风口(1)和出灰口(4)与所述的二级重力沉降室(11)相连通;所述一级重力沉降室(8)由旋风子上花板(10)、旋风子下花板(6)和阻尼板(12)包围而成,所述旋风子上花板(10)、旋风子下花板(6)分别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阻尼板(12)设置在远离进风口(7)的一侧,并在所述阻尼板(12)上开设有重力沉降粉尘出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重力沉降室(8)内设有多个旋风子(9),旋风子(9)内部的空间为旋风分离室,旋风子(9)固定连接在旋风子上花板(10)和旋风子下花板(6)之间,旋风子(9)的中轴线呈竖直状态设置,旋风子(9)的含尘气体进口(903)位于一级重力沉降室(8)内且含尘气体进口(903)的中心线与旋风子上花板(10)平行,旋风子(9)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901)中心线与旋风子(9)的中轴线重合,旋风子(9)上端的分离气体出口(901)和下端的排灰尘口(902)均与二级重力沉降室(1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霞侯洪海李妙玲仝军锋孙启鹏姚永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