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生勇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式耐扎防泄安全橡胶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89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式耐扎防泄安全橡胶轮胎,其胎体由外层的胎冠层、中层的帘布层、内层的油皮层或气密层和胎脊层一体化组成,胎体内侧的中心线位置设置一与胎体一体化结构的胎脊层。胎脊层设置在油皮层或气密层与帘布层之间,或设置在胎体内壁的油皮层或气密层面上。胎脊层由各种混炼胶制成,也可由带帘线的胶布层制成。胎脊层向胎腔内隆起,其隆起的厚度大于胎体油皮层或气密层厚度而小于胎体内腔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胎脊层来阻碍锐器对轮胎的刺扎,从而达到耐扎和不易泄气目的;胎脊层在轮胎泄气时起实芯胎作用,从而提高轮胎使用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充气式耐扎防泄安全橡胶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特别涉及各种车辆的轮胎,尤其是一种充气式耐扎防泄安全橡胶轮胎。
技术介绍
目前,在橡胶轮胎领域尚无具有耐扎性能、并且泄气后仍能像实芯轮胎般使用的充气轮胎。现有技术中,为提高轮胎耐扎防泄的性能,通常采用三种措施,一是在外胎表面中心线加一道凸筋,二是在外胎内壁加层粘胶,三是在内胎与外胎之间连接一个内垫层。第一种方法减少了轮胎与路面的抓着面,不安全。第二种方法是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用。第三种方法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内垫层总是要与外胎脱层,因此内垫层扎坏内胎的机率远高于自然扎坏率,结果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技术中,充气式橡胶轮胎在使用中容易遭扎破,由此造成泄气,影响行驶安全,现有技术中,为提高轮胎耐扎防泄的性能,通常采用三种措施,一是在外胎表面中心线加一道凸筋,二是在外胎内壁加层粘胶,三是在内胎与外胎之间连接一个内垫层。第一种方法减少了轮胎与路面的抓着面,不安全。第二种方法是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用。第三种方法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内垫层总是要与外胎脱层,因此内垫层扎坏内胎的机率远高于自然扎坏率,结果得不偿失。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式耐扎防泄安全橡胶轮胎,由胎体构成,所述的胎体由外层的胎冠层、中层的帘布层、内层的油皮层或气密层一体化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胎体(10)内侧、沿中心线位置设置有一个胎脊层(4),所述的胎脊层(4)与胎体(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胎脊层(4)向胎腔内隆起,形成一个胎脊,其隆起的厚度大于所述的胎体油皮层或气密层(3)的厚度并小于所述胎体(10)的内腔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充气式耐扎防泄安全橡胶轮胎,由胎体构成,所述的胎体由外层的胎冠层、中层的帘布层、内层的油皮层或气密层一体化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胎体(10)内侧、沿中心线位置设置有一个胎脊层(4),所述的胎脊层(4)与胎体(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胎脊层(4)向胎腔内隆起,形成一个胎脊,其隆起的厚度大于所述的胎体油皮层或气密层(3)的厚度并小于所述胎体(10)的内腔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耐扎防泄安全橡胶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10)的胎脚着合角α1在0度至20度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耐扎防泄安全橡胶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10)的第一胎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生勇
申请(专利权)人:杨生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