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一车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81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缺气行驶轮胎-车轮组件,它在轮胎/轮辋结构的内腔中具有一个用环形金属壳体和橡胶状弹性体形成的缺气行驶支承件,其中一种有机溶剂基粘合剂涂敷在环形金属壳体与橡胶状弹性体的接触面上,由此提高环形金属壳体和橡胶状弹性体之间的粘合能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车轮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以在损伤或泄气状态下受限制地行驶的充气轮胎(在下文中称之为“缺气行驶轮胎”)的轮胎-车轮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胎-车轮组件,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提高了一种设置在轮胎/轮辋内部空腔中的由环形金属壳体和橡胶弹性件构成的缺气行驶支承件的环形金属壳体和橡胶弹性件的接触部分的接合能力。
技术介绍
需要有一种具有紧急行驶能力的缺气行驶充气轮胎,该紧急行驶能力能使该缺气行驶充气轮胎甚至是当汽车等行驶期间由于刺穿、爆裂等原因而使内压快速下降时也行驶一定距离。作为这样一种提案,例如,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10-297226和日本PCT国家公开(特表)No.2001-519279提出了用于将一种缺气行驶支承件(或一个插入件)安装在一种充气轮胎内部空腔的轮辋上的技术,因此可用于支承一刺穿的或以别的方式损伤的充气轮胎,因而能够缺气行驶。上述缺气行驶支承件具有一个环形构件,所述环形构件具有一个用作支承面的外周边。各弹性环安装到支承件的两个支腿上,以便通过弹性环将支承件支承在轮辋上。利用这种缺气行驶支承件的技术不用对常规通用充气轮胎的车轮/轮辋作任何特殊修改,并使车轮/轮辋能照原来样子使用,因此具有使常用充气轮胎的生产、加工、和安装设备能照原样利用的优点。作为一种传统方法,存在加强轮胎侧壁以使得能缺气行驶的技术,但这种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具有大轮胎剖面高度的轮胎尺寸中不能显示足够的性能。另外,对于如上所述在轮胎内腔处设置一种缺气行驶支承件的技-->术,存在一种制造该插入件的技术,但这种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因为该插入件没有柔性,所以其装配很困难。另外,还有一些提案提出利用特殊的轮辋结构或特殊轮胎结构,但存在的问题是,无论是轮胎还是车轮都没有普遍适用性,因此给使用者带来了额外负担。另一方面,利用一缺气行驶支承件的技术在普遍适用性和装配方面是优越的,但弹性环与环形构件的接触面的接合强度对缺气行驶支承件的耐久性有很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其耐久性。因此,为了提高具有一缺气行驶支承件的轮胎-车轮组件中的该缺气行驶支承件的耐久性和增加缺气行驶的距离,必须提高支承件的金属壳体表面和橡胶弹性件的接合能力及其耐久性。专利技术的公开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形成一种缺气行驶轮胎-车轮组件的一个缺气行驶支承件的环形金属壳体和橡胶弹性件之间的接合能力,从而提高缺气行驶支承件的耐久性和缺气行驶性能。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轮胎/轮辋内部空腔中具有由环形金属壳体和橡胶弹性件形成的缺气行驶支承件的缺气行驶轮胎-车轮组件,其中环形金属壳体与橡胶弹性件的接触面涂敷有机溶剂基粘合剂,从而提高环形金属壳体和橡胶弹性件之间的接合能力。附图简介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轮胎-车轮组件一个实施例主要部件沿子午线方向的剖视图;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轮胎-车轮组件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件沿子午线方向上的剖视图;图3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轮胎-车轮组件又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件沿子午线方向上的剖视图;及图4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轮胎-车轮组件的金属壳体和橡胶弹性件之间接合-->面的一个例子的视图。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按照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一种轮胎-车轮组件,所述轮胎-车轮组件具有一个由高刚度金属壳体和橡胶弹性件形成的缺气行驶支承件,该支承件的金属壳体与橡胶弹性件的接触面涂敷有机溶剂基粘合剂,以提高环形金属壳体与橡胶弹性件之间的接合能力。更优选的是,通过确保一个预定的接合面积,可以赋予缺气行驶支承件一接合强度,所述接合强度足够承受轮辋装配时或缺气行驶时的载荷。现在将通过各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图2和图3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轮胎-车轮组件(车轮)典型实施例的主要部件沿子午线方向的剖视图。例如,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缺气行驶支承件1由插入充气轮胎2的空腔3中的环形金属壳体4,5或6及橡胶弹性件7形成。这种缺气行驶支承件1具有一个外径,所述外径比空腔3的内径小,以便与充气轮胎2的空腔3内表面保持一定距离,并具有一个尺寸基本上与该充气轮胎胎圈内径相同的内径。这个缺气行驶支承件1以插入充气轮胎2内部的状态与充气轮胎2一起装配到车轮的轮辋8中,从而形成轮胎-车轮组件。当这种轮胎-车轮组件安装到一汽车等上并且充气轮胎在行驶中被刺穿时,刺穿并变瘪(漏气)的轮胎2支承在缺气行驶支承件1的外周边上,因而可实现缺气行驶。如上所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轮胎-车轮组件的缺气行驶支承件1由环形金属壳体4、5或6及橡胶弹性件7构成。环形金属壳体4、5或6在其外部形成一个连续的支承面,用于支承一个刺穿的或以别的方式损伤的轮胎;并在其内部左边和右边侧壁处形成支腿。外部支承面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例如,如图1所示的平坦形状,如图2所示与圆周方向垂直相交的水平剖面形成有向外突出的曲线部的形状(沿轮胎轴向方向的突出曲线部数量不限于如图2所示的两个,并且也可以是三个或更多或甚至一个),或者是-->如图3所示由两个或多个突出曲线部构成的形状,同时将一个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弹性弹簧9设置在凹槽部分中,以便在缺气行驶和/或具有被橡胶弹性件分开的环形金属壳体时产生一种减震能力,以使金属壳体的各侧壁直接接触轮辋,并能保持一种稳定的接合状态。即使当以这种方式形成支承面时,如果金属和橡胶弹性件之间的接合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增强,也能增加轮胎的持续缺气行驶距离。橡胶弹性件安装到环形金属壳体两个支腿的末端上(见图1或图2)或安装在两个支腿的中间(见图3),并通过在那种状态下邻靠左右轮辋而支承环形金属壳体。橡胶弹性件由橡胶构成,减轻环形金属壳体从一刺穿的或以别的方式损伤的轮胎所接收的冲击或振动,并起制止该环形金属壳体相对于轮辋滑动的作用,因而将环形金属壳体稳定地支承在轮辋上。如图4所示,形成缺气行驶支承件1的环形金属壳体5和橡胶弹性部件7具有一很强的接合强度,但优选的是应能确保一个预定的接合面积。当轮辋装配作业或缺气行驶时的载荷按轮辋半径R(英寸)定成为无量纲而接触面积为S(厘米2)时,比值S/R应至少为4.5厘米2/英寸,优选的是8至20厘米2/英寸。这里,“接合面积”意思是指在环形金属壳体的一侧处金属和橡胶弹性件之间的接合面积,也就是说,在与圆周方向垂直相交的水平横截面中环形金属壳体的端部与橡胶弹性件接触的金属壳体的前/后表面和末端处沿圆周方向一周的总接合面积。另外,在环形金属壳体5和橡胶弹性件7之间的接触面或接合面应通过沿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形成。更优选的是这二者基本上相等。至此,形成一种可以经受住在缺气行驶时沿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产生的两个力的结构。在图1,2和3中,缺气行驶支承件1、充气轮胎2和轮辋8形成为绕轮轴(未示出)的同轴式环形形状。应该注意,金属壳体的尺寸没有特别加以限制,但优选的是厚度为0.5至3.0mm,而宽度基本上等于左右轮胎胎趾之间的间隔。本专利技术的轮胎-车轮组件通过刺穿的或以别的方式损伤的轮胎支承汽-->车等的重量,因此,环形构件4、5或6由一种金属材料构成。这样一种金属的例子是铁、不锈钢、铝合金等。橡胶弹性件7可以由任何橡胶构成,只要这些橡胶能稳定地支承环形金属壳体就行。这些橡胶的例子是例如,天然橡胶(NR)、异戊二烯橡胶(IR)、各种类型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缺气行驶轮胎-车轮组件,它在轮胎/轮辋内腔中具有由环形金属壳体和橡胶弹性件形成的缺气行驶支承件,其中所述环形金属壳体和所述橡胶弹性件的接触面涂敷一种有机溶剂基粘合剂,从而提高所述环形金属壳体和所述橡胶弹性件之间的接合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8-12 235038/20021.一种缺气行驶轮胎-车轮组件,它在轮胎/轮辋内腔中具有由环形金属壳体和橡胶弹性件形成的缺气行驶支承件,其中所述环形金属壳体和所述橡胶弹性件的接触面涂敷一种有机溶剂基粘合剂,从而提高所述环形金属壳体和所述橡胶弹性件之间的接合能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缺气行驶支承件的橡胶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环形金属壳体和所述轮辋之间,并构造成支承所述环形金属壳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溶剂基粘合剂是从一由酚树脂基粘合剂和含有橡胶的酚树脂基粘合剂构成的组中选定的至少一种粘合剂。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穗高武石川泰弘小泽修末藤亮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