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车轮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62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胎/车轮组装体,其在充气轮胎2的空洞部内,插入有由将外周侧作为支撑面同时将内周侧叉开成两股状的环状壳体4、和将前述两股状的叉开端部支撑在轮辋上的弹性环5构成的泄气行驶用支撑体3,将上述泄气行驶用支撑体3的剖面高度A设为充气轮胎2的剖面高度SH的40~47%。(*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车轮组装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车轮组装体,进而详细地说,涉及可将泄气行驶时和低压行驶时的冲击抑制得较低,并且可提高泄气行驶(漏气行驶)耐久性的轮胎/车轮组装体。
技术介绍
因市场的要求,提出了多种即便在车辆的行驶中充气轮胎被扎漏气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数百km左右的紧急行驶的技术。在所述的多个提案中,特开平10-297226号公报和特表2001-519279号公报所提出的技术,是在进行了轮辋安装的充气轮胎的空洞部内侧的轮辋上安装芯体,可通过由该芯体支撑被扎的轮胎而实现泄气行驶的技术。上述泄气行驶用芯体(支撑体),由具有在将外周侧作为支撑面的同时使内周侧叉开而成的叉腿结构的环状壳体,在该两腿部上安装有弹性环的结构构成,并经由该弹性环而被支撑在轮辋上。由于根据该泄气行驶用芯体,不用对现有的轮胎/车轮组装体添加任何特别的改造就能够直接使用,因此具有不会给市场带来混乱而可以被接受的优点。上述轮胎/车轮组装体(车轮),即便轮胎被扎也能够泄气行驶的距离,依赖于该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耐久性,而该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耐久性则是外径越大就可以延长得越长。但是,由于虽然泄气行驶用支撑体其内径与充气轮胎的胎圈(轮胎卷边)部内径相同,但外径被形成为比胎圈部内径大,因此在组装到轮辋上之前必须预先强制地插入到充气轮胎的内侧。因此,如果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外径过大,则不仅将泄气行驶用支撑体插入到轮胎内会变得困难,在泄气行驶时从路面受到的冲击也会变大,另外还有在130kPa左右的低压行驶时在越过反光装置(道路标志)等突起-->物的时候的冲击变得非常大这样的问题。因此,作为泄气行驶用支撑体,认为最好是将其剖面高度A设为充气轮胎的剖面高度SH的三分之一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泄气行驶时和低压行驶时的冲击抑制得较低,并且可提高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耐久性的轮胎/车轮组装体。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轮胎/车轮组装体,是在充气轮胎的空洞部内,插入有由将外周侧作为支撑面同时将内周侧叉开成两股状而成的环状壳体、和将前述两股状的叉开端部支撑在轮辋上的弹性环构成的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其中将前述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剖面高度A设为前述充气轮胎的剖面高度SH的40~47%。在以往的轮胎/车轮组装体中,由于将泄气行驶用支撑体向充气轮胎的内侧插入的操作性的关系,作为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剖面高度A,一般都设为轮胎的剖面高度SH的三分之一左右(30~35%)。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如上述那样将剖面高度A的下限增大设为轮胎剖面高度SH的40%或其以上,因此可提高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泄气行驶时的耐久性。另外,通过将泄气行驶作用支撑体的剖面高度A的上限限定在轮胎剖面高度SH的47%,可将130kPa左右的低压行驶时在越过反光装置等突起物的时候的冲击力抑制得较低。另外,通过该上限的规定,也可将泄气行驶时的冲击抑制得较小。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将前述环状壳体的内径端与轮辋凸缘外径端的半径方向差B设为5~15mm的范围,由此,可使向轮胎的内侧插入了上述那样的设定为剖面高度A的泄气行驶用支撑体之后的组装性变得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展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的轮胎/车轮组装体的主要部分的子午线剖面图。图2是将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组装入充气轮胎时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泄气行驶用支撑体是作为被插入到充气轮胎的空洞部的环状体而形成的。该泄气行驶用支撑体,外径以与充气轮胎的空洞部内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方式形成为比空洞部内径小,并且内径被形成为与充气轮胎的胎圈部内径大体相同的尺寸。并且,该泄气行驶用支撑体,以被插入到充气轮胎的内侧的状态与充气轮胎一起被轮辋组装到车轮上,构成轮胎/车轮组装体。当该轮胎/车轮组装体被安装在车辆上而在行驶过程中充气轮胎被扎时,由于该被扎后瘪下来的轮胎处于被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外周面支撑的状态,因此能够实现泄气行驶。上述泄气行驶用支撑体以环状壳体和弹性环为主要部分而构成。环状壳体,为了支撑被扎后的轮胎在外周侧(外径侧)上形成连续的支撑面,内周侧(内径侧)将左右的侧壁作为腿部而成为叉开两股状的形状。外周侧的支撑面,以在与其周方向正交的横断面上的形状向外径侧成凸曲面的方式形成。环状壳体外周侧的凸部的个数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或其以上的多个。但是,由于在将凸部的个数设成多个的情况下,可以使泄气行驶时支撑的载荷分散在多个凸部上,因此作为整体可提高环状壳体的耐久性。弹性环,被分别安装在在环状壳体的内径侧成为两股状的两腿部的端部上,通过触接在左右的轮辋座(轮辋缘片(リムシ一ト))上而支撑环状壳体。该弹性环由橡胶或弹性树脂构成,除了缓和环状壳体从被扎后的轮胎承受的冲击和振动之外,还进行相对于轮辋座的防滑,从而稳定支撑环状壳体。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泄气行驶用支撑体必须经由被扎的轮胎支撑车辆重量,因此环状壳体由刚性材料构成。对于该构成材料,可使用金属、树脂等。其中作为金属,可列举钢、铝等。另外,作为树脂,可以是热塑性树脂以及热硬化性树脂的任何一种。作为热塑性树脂,可列举尼龙、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苯硫醚、ABS等,另外作为热硬化性树脂,可列举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加强-->纤维设为纤维强化树脂来使用。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展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的轮胎/车轮组装体(车轮)的主要部分的轮胎宽方向剖面图(子午线剖面图)。1是车轮外周的轮辋,2是充气轮胎,3是泄气行驶用支撑体。这些轮辋1、充气轮胎2、泄气行驶用支撑体3,以图未示的车轮的旋转轴为中心,共轴地形成为环状。泄气行驶用支撑体3,包括由金属、树脂等刚性材料形成的环状壳体4和由硬质橡胶、弹性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的弹性环5。环状壳体4以在外周侧沿轮胎宽方向并列有两个由凸曲面构成的凸部4a、4a的方式形成。该环状壳体4的内周侧的两侧壁,分别作为腿部6、6叉开成两股状,并在其端部上安装有弹性环5、5。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泄气行驶用支撑体3,以被插入到充气轮胎2的内侧的状态,将弹性环5、5与胎圈部2b、2b一起同时安装在轮辋1的轮辋座1s、1s上。在上述构成中,将泄气行驶用支撑体3的剖面高度A(从内周到最大外周的半径方向高度),被形成为充气轮胎2的剖面高度SH(从胎圈部内周到胎面外周的半径方向高度)的40~47%的大小。由于泄气行驶时的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耐久性是外径越大耐久性越高,因此通过将该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剖面高度A的下限设定在轮胎剖面高度SH的40%这样的较高程度,可提高泄气行驶耐久性。但是,当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剖面高度A超过轮胎剖面高度SH的47%时,特别是在130kPa左右的低压行驶时在越过反光装置等突起部的时候发生的冲击力则变得非常高,从而乘坐舒适感变差。另外,泄气行驶时从路面受到的冲击也变大。在将如上述那样外径Dr比充气轮胎2的胎圈部2b的内径大的泄气行驶用支撑体3与充气轮胎2一起进行轮辋组装时,预先将泄气行驶用支撑体3插入到充气轮胎2的内侧然后再进行。图2是对将该泄气行驶用支撑体3插入到充气轮胎2的内侧的操作进行说明的图。如图2所示,首先将充气轮胎2以水平状态载置,并以将直径方向设-->为直立状态的方式将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车轮组装体,它是在充气轮胎的空洞部内,插入有由将外周侧作为支撑面同时将内周侧叉开成两股状的环状壳体、和将前述两股状的叉开端部支撑在轮辋上的弹性环构成的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其中将前述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剖面高度A设为前述充气轮胎的剖面高度SH的40~47%。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7-30 220693/20021.一种轮胎/车轮组装体,它是在充气轮胎的空洞部内,插入有由将外周侧作为支撑面同时将内周侧叉开成两股状的环状壳体、和将前述两股状的叉开端部支撑在轮辋上的弹性环构成的泄气行驶用支撑体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其中将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志村一浩关口巧内藤充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